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治疗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治疗及护理
摘要:分析对新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效果。

方法:将
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96例患有高胆红血素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黄疸和胆红素指标,以
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改
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中针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黄疸指数,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出现几率,提高护
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护理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96例患有
高胆红血素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所有患儿均已经过高胆红素血症确诊,符合蓝光照射条件,体重在2.5kg以上,排除其他生理缺乏,无其他先天性
重大疾病,两组患儿家属签属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男20例,女28例,日龄2-
8天,平均5.14±0.84d,体重2.61-4.14kg,平均3.51±0.42kg。

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日龄3-7天,平均4.56±0.77d,体重2.72-4.31kg,平均3.44±0.39kg。

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分析,P>0.05。

二: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根据临床症状表现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患儿接受常
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药物护理
干预。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药物进行干预,同时科学指导患儿家属对其进
行基础护理干预,以此来强化患儿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

(2)定期给予患儿
抚触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保证动作轻柔,同时辅以笑容和安慰,给患儿带去
安全感。

(3)将保温箱的温度与湿度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中温度保持在30~32℃左右为宜,而光疗室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0~25℃。

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每间隔4h测量一次体温,防止由于温度过高使患儿发生哭闹或者引
起烦躁心理,或者由于温度过低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4)为了有效减缓患儿
痛苦,应该将输液治疗与光疗分开执行,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控制输液滴速,切
忌过快。

(5)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与早期干预护理过程中,如果
光疗期间发现患儿的大便次数增加,或者伴随一定程度的皮疹和稀便现象,均属
于正常反应情况,告知患儿家属不必太过惊慌。

三:观察指标
研究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同时综合评价两组
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之后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完全消失,并且总胆红
素水平恢复正常,则判定治疗效果为痊愈;如果治疗之后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得
到明显的改善,同时总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则判定治疗效果为显效;如果治疗
之后患儿的症状表现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未得到改善,甚至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判定治疗效果为无效。

四: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取得的数据信息都录入SPSS24.0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使用
x±s表示相关计量资料并使用t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
意义。

五: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临床上的儿科常见病之一,其威胁因素涉及到多个
方面,其中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以及高热等,均会导致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血清胆红素监测护理,采取针对性的
规范化临床治疗。

但是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的具体情况分析,可以发
现其治疗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有很多,对于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也会产生相应的负
面影响。

本次研究中,通过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接受早
期干预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6.78%,而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的对照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1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P<0.05)。

另一方面,通过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的对比,
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由之前的(255.36±15.52)变为了
(255.85±15.24),而对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由之前的(255.18±15.63)变
为了(137.52±7.59)。

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虽然都有个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整体上来,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比对照组要好(P<0.05)。

究其原因,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仅接受了常规临床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给予
了早期干预护理措施。

在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早期干预护理中,借助对患
儿实施的抚触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亲密感,在避免患儿哭闹
对治疗效率产生影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通过分开执行输液治疗与光疗,可以有效降低治疗期间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减少并发症和保证临床护理
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早期干预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将其用
于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其应用价值明显,并且本次
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早期干预护理的应用效果。

因此,应该在加深对早期干
预护理模式认识的基础上,将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身体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而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良好的护理也能够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强调以
患者为中心,提供整体服务,使护理的内涵得到深化,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
意度,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并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儿的
黄疽消失时间和胎粪初排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血清胆红素浓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为良好,患儿恢复健康的速度更快,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更为突出。

因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改
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根据患
儿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患儿科学的早期干预护理,有利于在保证临床治疗
有效率的同时,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
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麦玉娟,赵梅锋,袁海英,陈华庚.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
用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7,25(06):524-5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