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教学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教学感悟
通过参加新教材的培训,网上进行了大量的新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笔者体会到
新课程的改革和新教材的编写是成功的。
现浅谈对化学新教材(人教版)的认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
编写的,全套教材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共计8册。
一、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的特点
1.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体现选择性
(1)必修模块教科书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既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
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
(2)选修模块的内容以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主,注意到与必修模块的合理衔接。
选修模块的内容和必修模块同属于高中化学这门课程,在学科知识与教育理念上保持着
内在系统性和水平的一致性,但相互之间又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2.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教科书注意正确处理社会发展需求,知识的逻辑顺序和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
以及认知规律的关系,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各模块内容的要求与结构,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3.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科书中编入以实验
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做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
例如,探究铁盐和铝盐的净水作用,调查分析空气污染的成因,设计电池装置,上网查阅元
素周期表等。
二、新教材的教与学
1.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角色。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就是要
由原来化学知识的代言人、教学内容的传递者、知识生产线的操作工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角色转变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我们要让学生感悟化学源
于生活,生活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化学知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创造
了无数的新产品进入每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受益匪浅,但是
另一方面,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黑臭的污水、讨厌的烟尘、难以处置的废物和各种各样的毒物……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体现先进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作为技术的依托。
所以我们要研究教材与学
生生活、学生发展三者关系,全面把握学生在学习时随时伴随着的各种化学问题。
在新的课
程改革中,我们还应该转变唯升学为目的,争取让学生学到真正对自己有帮助有充实感的知识。
因此,笔者找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外,还
给学生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课程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方法,为学
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从
化学实验新教材中也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从教材中随地可看到“活动与探究”的字样,给出
活动形式,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体会原理。
课堂上限于时间、场地等的约束,很难放开手让学生去做的问题,可以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课后去
完成,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化学的作用与价值,体验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差别,培养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学而无用。
新高考试题的亮相使我们曾经困惑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都有了对照的标准,使我们对
曾经困惑的教材处理方法有了新的审视机会,使我们对曾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
了新的感悟。
三、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的不足和建议
在使用完各个模块的教材后,明显感觉到教材有许多不足。
1.主干知识元素化合物部分设计过于单薄和集中。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是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理论的重要素材。
新教材将元素化合物钠、铝、铁、硅、硫、氮压缩到化学必修1第三章和第四章,即不利于化学专业班学生学习,也
不利于非化学班学生学习和理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建议增加1个必修模块,该模块主要以元素化合物和选修2化学与技术内容为主干,既能增加学科知识的厚度,
也能增加主干知识的应用性。
2.必修部分有机内容显得过于简单,有些内容必修和选修重复太多。
必修2的有机部分
所涉及的知识点有甲烷和烷烃、乙烯和苯,乙醇和乙酸,糖类和蛋白质,煤的综合利用和石
油加工,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如乙炔、乙醛、乙酸乙酯等没有设计。
有机概念如同系物和同分
异构体仅是作了简单介绍,官能团的概念更是没有,有机反应仅仅是设计了取代、加成、氧
化和酯化,知识点和知识内容显得单薄,与当今有机化学的迅猛发展是格格不入的。
有些与
生活联系较密但与当今高新发展无关的内容,如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却显得过入重视,在化
学必修2第三章(基本营养物质)、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化
学选修1(关注营养平衡)重复出现,虽说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干知识结构是相同的,还如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内容在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化学选修1第三章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也存在同样问题。
建议增加烯烃、乙炔、乙
醛和乙酸乙酯相关内容。
3.实验处理问题: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人教版教材有些实验与学与问、思考与交流、
科学探究等栏目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掌握所学知识。
由于教材后学生实验板块被
删掉,使得有关实验是作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让教师本人感到无可是从,实验安排形
式缺乏统一性,让科组每年购买实验仪器和药品缺少参数。
以上内容仅仅是本人在使用人教新课程个模块教材时的一点感受和认识,不足之处请各
位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