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PPT
合集下载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环境与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93d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d.png)
31
小结: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了解环境的分类,掌握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几 个基本概念,如公害、公害病、二次污染、生 物富集等;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了解 其评价四步骤。
32
3
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是否受过人类干扰
➢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自
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
环境。
大多数对人类健康是必需的
清洁的空气、水、土壤、食物、适量 的太阳辐射等。
部分有害
地质原因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氟、砷中毒、碘缺乏等;
某些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等给
人类带来巨大影响。
4
➢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由于人 类活动(生产、集居、战争等)而改变了的自然 环境。 某些次生环境有利于人类:植树造林、水利工 程等 许多次生环境人不利于人类生存及健康:工业 三废、农药等 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更是极端的表现。
5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人类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 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包括人类的社会制度及 其与之对应的政、经、法、宗、艺、哲、文、 卫等机构的总和。
13
生物环境中,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行转移
➢食物链(food chain,FC):生物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
以摄食和被摄食的关系逐级传递物质和能量,彼此呈相互 依存的链状关系,称食物链。生物富集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生物富集 (biological enrichment,BE) :又称生物浓
缩,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低的污染物并 逐渐积累,使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 过程。
小结: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了解环境的分类,掌握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几 个基本概念,如公害、公害病、二次污染、生 物富集等;理解并掌握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了解 其评价四步骤。
32
3
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是否受过人类干扰
➢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自
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
环境。
大多数对人类健康是必需的
清洁的空气、水、土壤、食物、适量 的太阳辐射等。
部分有害
地质原因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氟、砷中毒、碘缺乏等;
某些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等给
人类带来巨大影响。
4
➢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由于人 类活动(生产、集居、战争等)而改变了的自然 环境。 某些次生环境有利于人类:植树造林、水利工 程等 许多次生环境人不利于人类生存及健康:工业 三废、农药等 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更是极端的表现。
5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人类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 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包括人类的社会制度及 其与之对应的政、经、法、宗、艺、哲、文、 卫等机构的总和。
13
生物环境中,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行转移
➢食物链(food chain,FC):生物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
以摄食和被摄食的关系逐级传递物质和能量,彼此呈相互 依存的链状关系,称食物链。生物富集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生物富集 (biological enrichment,BE) :又称生物浓
缩,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低的污染物并 逐渐积累,使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 过程。
《预防医学》 生活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
![《预防医学》 生活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25844d1ed9ad51f01df23a.png)
ppt课件 43
19:46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
ppt课件
22
19:46
重点提示
•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增 加,超过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对人类生 存和健康造成直接、间接甚至潜在的危害,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农业生产中燃料的 燃烧和生产过程的排放,另外交通运输中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及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的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ppt课件 30
19:46
汞及甲基汞污染
• 来源:汞矿的开采冶炼、氯碱、化工、仪 表、电子、颜料等工业企业排出的废水及 含汞农药的使用 • 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形成甲基汞)
• 危害:慢性甲基汞中毒 —水俣病
ppt课件
31
19:46
水俣病
• 日本雄本县水俣湾地区发生的当地居民长期食用 该湾中含甲基汞甚高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一种公害 病。 • 甲基汞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开始时肢体末端 或口唇周围麻木刺痛感,随后可出现手部感觉障 碍、运动障碍、无力、震颤等,以及语言障碍、 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下降、共济性运动失调, 严重时可致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甲 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
ppt课件 41
19:46
饮用水的消毒
• 目的:杀灭病原微生物,保证饮用水在流 行病学上的安全性,杜绝介水传染病的发 生和流行 • 方法: • 物理消毒:煮沸、紫外线、超声波 • 化学消毒:液氯、二氧化氯、臭氧、过氧 化物
ppt课件 42
19:46
氯化消毒
• 氯化消毒是指应用液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 消毒。 • 供饮用水消毒的氯制剂主要有液氯、漂白 粉〔Ca(OCl)Cl〕、漂白粉精〔Ca(OCl)2〕 和有机氯制剂等。 • 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 为有效氯,为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19:46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
ppt课件
22
19:46
重点提示
•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增 加,超过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对人类生 存和健康造成直接、间接甚至潜在的危害,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农业生产中燃料的 燃烧和生产过程的排放,另外交通运输中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及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的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ppt课件 30
19:46
汞及甲基汞污染
• 来源:汞矿的开采冶炼、氯碱、化工、仪 表、电子、颜料等工业企业排出的废水及 含汞农药的使用 • 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形成甲基汞)
• 危害:慢性甲基汞中毒 —水俣病
ppt课件
31
19:46
水俣病
• 日本雄本县水俣湾地区发生的当地居民长期食用 该湾中含甲基汞甚高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一种公害 病。 • 甲基汞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开始时肢体末端 或口唇周围麻木刺痛感,随后可出现手部感觉障 碍、运动障碍、无力、震颤等,以及语言障碍、 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下降、共济性运动失调, 严重时可致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甲 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
ppt课件 41
19:46
饮用水的消毒
• 目的:杀灭病原微生物,保证饮用水在流 行病学上的安全性,杜绝介水传染病的发 生和流行 • 方法: • 物理消毒:煮沸、紫外线、超声波 • 化学消毒:液氯、二氧化氯、臭氧、过氧 化物
ppt课件 42
19:46
氯化消毒
• 氯化消毒是指应用液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 消毒。 • 供饮用水消毒的氯制剂主要有液氯、漂白 粉〔Ca(OCl)Cl〕、漂白粉精〔Ca(OCl)2〕 和有机氯制剂等。 • 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 为有效氯,为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环境卫生(预防医学)课件
![环境卫生(预防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667d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9.png)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水、土壤、放射性物质等,这些因素对 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空气污染可以导致呼吸系统 疾病,水污染可以引起肠道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环境卫生的历史与现状
要点一
环境卫生的历史
环境卫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加以考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各 国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环境 卫生的管理和治理。
验室研究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环境因素与健康问题的关联。
02
风险评估准则
环境卫生风险评估需要依据科学、公正、透明和负责任的原则进行,同
时要遵守国际标准和指南。
03
风险评估流程
环境卫生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和风
险特征描述等步骤。
环境卫生与健康案例分析
空气污染案例
空气污染是常见的环境卫生问题,长期接触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通过对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流 行病学调查,可以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我国制定了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等。
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 数据,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
03 水环境卫生
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 处理பைடு நூலகம்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 质恶化,威胁人类及动物的健康
要点二
环境卫生的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 境卫生问题。虽然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空 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对 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着不良影响。同时,随着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加剧,环境卫生面临着更 加严峻的挑战。
环境卫生的历史与现状
要点一
环境卫生的历史
环境卫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加以考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各 国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环境 卫生的管理和治理。
验室研究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环境因素与健康问题的关联。
02
风险评估准则
环境卫生风险评估需要依据科学、公正、透明和负责任的原则进行,同
时要遵守国际标准和指南。
03
风险评估流程
环境卫生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和风
险特征描述等步骤。
环境卫生与健康案例分析
空气污染案例
空气污染是常见的环境卫生问题,长期接触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通过对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流 行病学调查,可以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我国制定了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等。
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 数据,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
03 水环境卫生
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 处理பைடு நூலகம்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 质恶化,威胁人类及动物的健康
要点二
环境卫生的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 境卫生问题。虽然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空 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对 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着不良影响。同时,随着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加剧,环境卫生面临着更 加严峻的挑战。
环境卫生(预防医学)课件
![环境卫生(预防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a9a7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3.png)
精细化发展
环境卫生和预防医学需要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不 断提高和改进,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和发展。
信息化发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 现环境卫生和预防医学数据的快速收集、处理和 分析,提高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
02
环境卫生监测与评价
环境卫生监测
空气监测
对空气中的微粒、有害气体、 微生物等进行监测,以评估空 气质量,预防空气污染对健康
环境卫生在健康促进中的实践与应用
环境卫生实践的领域
包括水、空气、土壤、生物等环境因素的 监测与评估;危险废物、化学品、放射性 物质等有害物品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环境 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等。
VS
实践案例
例如,通过对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环境 因素的监测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 染源,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开展有害物品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其对环 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深入开展环境 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为制定有效的环 境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等。
加强环境卫生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
包括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因素的监测,以及预警系统的建立和 运行。
加强监测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共享,促进数据的应用和开发。
完善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
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法律法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的影响。
水质监测
对水源、自来水、游泳池水等水 质进行监测,以保障用水安全, 预防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土壤监测
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 等进行监测,以评估土壤质量,预 防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概论课件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79cd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9.png)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生服务与管理
06
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立法手段限制环境污染,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推广清洁能源
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定期评估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强化环境监测与评估
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生态保护与修复
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开展环境与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加强城市和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
组织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预防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研究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探索病因和发病机制,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和公共卫生策略,以及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主要任务
降低人群疾病发生风险,控制疾病流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目标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强调个体和社会共同参与,注重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住宅卫生与健康
04
公共卫生与健康
食品的卫生安全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食品的储存、加工、烹饪和销售等环节。
食品卫生安全
食品污染是食品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包括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等。
食品污染与控制
合理的食品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总结词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个人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外出等。
06
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立法手段限制环境污染,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推广清洁能源
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定期评估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强化环境监测与评估
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生态保护与修复
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开展环境与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加强城市和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
组织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预防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研究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探索病因和发病机制,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和公共卫生策略,以及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主要任务
降低人群疾病发生风险,控制疾病流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目标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强调个体和社会共同参与,注重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住宅卫生与健康
04
公共卫生与健康
食品的卫生安全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食品的储存、加工、烹饪和销售等环节。
食品卫生安全
食品污染是食品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包括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等。
食品污染与控制
合理的食品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总结词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个人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外出等。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a6ad14f7ec4afe04a1dfbf.png)
ppt课件
7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 等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体系,它由各种非物质因素组成。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85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环境污染及其相关概念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 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 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
2.效应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
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
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35版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 生 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 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 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45版
环境的组成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有利作用 有害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ppt课件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 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 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 响的空气状况。
来源
光化学烟雾 (photochemical smog)
生活环境 职业环境 交通运输
环境与健康(预防医学课件)
![环境与健康(预防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05042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c.png)
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环
境因素。严格地说,原生环境只见于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荒漠、冻土、
海洋深处等。
图2-1-2
原生环境常常存在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是,原生环境也可能给人 类健康带来危害,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称为地方病)。图2-1-3
原生环境中的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界物质急剧运动形成的环境变迁所造 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如:地震、台风、洪涝、干 旱、海啸、滑坡、自然火灾、火山爆发、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 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图2-1-4
学习内容
一、直接危害 图2-2-2
1. 急性中毒:这类事件是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 使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引起。世界上曾经发生过多起大气污染的急 性中毒事件,按其生成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类:
(1)烟雾事件 ① 煤烟型烟雾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图2-2-3 ② 光化学烟雾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图2-2-4
学习内容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病原体可随人畜粪便、污水及其他污物进入水体,导致介水传染病的
传播和流行。常见介水传染病:细菌性的有伤寒、霍乱、痢疾等;病毒 性的有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寄生虫性的有血吸虫病、贾第鞭毛 虫等。
图2-2-10 图2-2-11 图2-2-12
图2-2-10
图2-2-11
互动学习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工业“三废”、污水灌溉和农药、除草剂、化肥等的使用以及矿业的发展, 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和空气。重金属污染、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如今已 相当严重,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极大,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 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PPT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64c8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d.png)
30人死亡,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高
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2)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
伦敦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
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
2、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
温室效应 形成酸雨 破坏臭氧层
*
*
松花江水污染
3.土壤中有害物质来源
按来源分: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 污染方式: 气型污染 大气污染物沉降 水型污染 工业、农业污水 “镉中毒” 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
*
(一)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
*
第一节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环境( environment ) :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WHO) 。
*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由各种物质因素所组成。
*
环境污染
*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水质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
1、大气污染直接危害
急性中毒: 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二氧化硫、烟尘)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
名称
时间、地点
污染物
后果
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2)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
伦敦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
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
2、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
温室效应 形成酸雨 破坏臭氧层
*
*
松花江水污染
3.土壤中有害物质来源
按来源分: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 污染方式: 气型污染 大气污染物沉降 水型污染 工业、农业污水 “镉中毒” 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
*
(一)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
*
第一节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环境( environment ) :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WHO) 。
*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由各种物质因素所组成。
*
环境污染
*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水质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
1、大气污染直接危害
急性中毒: 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二氧化硫、烟尘)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
名称
时间、地点
污染物
后果
《预防医学》 环境与健康概论 PPT课件
![《预防医学》 环境与健康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48f94dbe1e650e52ea995d.png)
五、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
医学
41
19:46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
• • • • 广泛性 长期性 复杂性 多样性
医学
42
19:46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
• • • • 急性危害: 慢性危害 远期危害 间接效应
医学
43
19:46
急性危害
• 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进入人体所引 起的,通常表现为快速、剧烈、呈明显中 毒症状。 • 煤烟型烟雾事件 • 光化学烟雾事件 • 生产事故
医学
12
19:46
水
• 水在地球上占总面积的70%,但大部分为海 水,淡水只占2.35%,其中可利用的仅占 0.2%。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水量 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4。
医学
13
19:46
土壤
• 土壤是由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相共存而形 成的结构。其化学组成包括:矿物质、有 机质、微生物、空气和水。
医学
7
19:46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产者 主要指绿色植物,凡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的植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藻类均属于生产者,还有 那些能利用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微生物,它们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供应者。 • ②消费者 主要指食草和食肉的动物和人。 • ③分解者 是指各种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还包括一些 微型动物,如鞭毛虫、土壤线虫等,它们将动植物尸体分 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回归到环境,重新供植物利用,这种 作用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④无生命物质 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有 机物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如空气、水、土壤和各种矿物质等, 这些无生命物质为各种生物有机体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PPT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138e858bd63186bdebbc12.png)
6
室外进入 建筑和装
饰材料
人类活动
燃料燃烧 家用电器
7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1. 燃料燃烧 ——SO2、颗粒物、CO、CO2、NOX ——烹调油烟: 200余种成分,致突变物为不饱和
脂肪酸(UFA)的高温氧化和聚合反应而成 妇女肺癌中50%与此来源的污染物有关 2. 人类活动 ——呼气、大小便、汗液 ——烟草烟雾:含有3800多种成分
——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 ——变态反应: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 ——致癌作用:苯引起白血病 ——神经衰弱、肝功能异常或障碍
12
2. CO
用煤炉或煤气灶烹饪或室内吸烟时浓度高 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有密切关系 CO水平与HbCO呈正相关,HbCO促进心肌缺
氧
13
3. 氡及其子体
克汀病:呆、小、聋、哑、瘫 亚克汀病:轻微的精神发育障碍
20
正常儿童,亚 临床克汀病儿 童与地方性克 汀病儿童
地方性甲状腺肿, 正常人和地方性 克汀病病人
21
严重性---“傻子村”
在严重碘缺乏地区,整个村庄选不出一位 合格的会计和拖拉机手,甚至无兵可征, 全村被称为“傻子村” “一代肿(甲肿)、二 代傻(克汀病)、三代断根芽(人口逐渐 减少)”来形容“傻子村” 智力缺陷儿童生活 不能自理,成为父母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4
2.居室卫生规模
1)居室容积: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是评价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 浓度不应超过0.07%
2) 居室净高:规范净高为2.8米 3) 居住面积:8~10㎡
5
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室内:居室、室内公共场所及室内办公场所 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密切: 75%以上时间在室内 污染物种类日趋频繁 建筑物密闭性强,不易排出
室外进入 建筑和装
饰材料
人类活动
燃料燃烧 家用电器
7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1. 燃料燃烧 ——SO2、颗粒物、CO、CO2、NOX ——烹调油烟: 200余种成分,致突变物为不饱和
脂肪酸(UFA)的高温氧化和聚合反应而成 妇女肺癌中50%与此来源的污染物有关 2. 人类活动 ——呼气、大小便、汗液 ——烟草烟雾:含有3800多种成分
——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 ——变态反应: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 ——致癌作用:苯引起白血病 ——神经衰弱、肝功能异常或障碍
12
2. CO
用煤炉或煤气灶烹饪或室内吸烟时浓度高 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有密切关系 CO水平与HbCO呈正相关,HbCO促进心肌缺
氧
13
3. 氡及其子体
克汀病:呆、小、聋、哑、瘫 亚克汀病:轻微的精神发育障碍
20
正常儿童,亚 临床克汀病儿 童与地方性克 汀病儿童
地方性甲状腺肿, 正常人和地方性 克汀病病人
21
严重性---“傻子村”
在严重碘缺乏地区,整个村庄选不出一位 合格的会计和拖拉机手,甚至无兵可征, 全村被称为“傻子村” “一代肿(甲肿)、二 代傻(克汀病)、三代断根芽(人口逐渐 减少)”来形容“傻子村” 智力缺陷儿童生活 不能自理,成为父母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4
2.居室卫生规模
1)居室容积: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是评价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 浓度不应超过0.07%
2) 居室净高:规范净高为2.8米 3) 居住面积:8~10㎡
5
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室内:居室、室内公共场所及室内办公场所 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密切: 75%以上时间在室内 污染物种类日趋频繁 建筑物密闭性强,不易排出
预防医学PPT:生活环境和健康-大气课件
![预防医学PPT:生活环境和健康-大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ddf9d927d3240c8547ef61.png)
过量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烧伤;可使体温调 节发生障碍,引起热射病和日射病;可引起眼晶状 体混浊,发生白内障。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3)可视线(visible light)
可视线的波长为400~760nm,可作用于视觉器官 产生视觉。视觉分析器对不同波长可视线的色觉是 不同的,因而呈现出紫、蓝、绿、橙、红等不同颜 色。可视线通过视觉器官改变人体的紧张及觉醒状 态,使机体的代谢、脉搏、体温、睡眠和觉醒等生 理现象发生节律性变化。
适宜的照度可预防眼睛疲劳和近视,提高情绪 和劳动效率。光线微弱可使视觉器官过度紧张而易 引起疲劳。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 空气离子化
空气分子 中性
外界因素
+ 空气正离子
-
此过程称为空气离 子化或称空气电离
空气负离子
空气离子的形成是阴、阳离子成对出现的。一部分离子相互 中和,又成为中性气体分子;一部分离子可把周围10~15个中性气 体分子吸附到一起,形成质量较轻、直径较大的离子,称为轻离 子(n+ / n-);一部分轻离子与空气中的灰尘、烟雾等结合,形成 重离子(N+ / N¯)。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空气的化学组成 自然状态下为无色、无臭、无味混合气体,一般情 况下,各组成部分几乎是恒定的。 主要成分:氮(78.10%)
氧(20.93%) 氢(0.93%) 二氧化碳(0.03%) 微量惰性气体 水蒸气、尘埃、微生物等夹杂物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波 长 在 760nm~1mm 的 电 磁 波 是 红 外 线 (infrared ray),其短波(760~1400nm)部 分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3)可视线(visible light)
可视线的波长为400~760nm,可作用于视觉器官 产生视觉。视觉分析器对不同波长可视线的色觉是 不同的,因而呈现出紫、蓝、绿、橙、红等不同颜 色。可视线通过视觉器官改变人体的紧张及觉醒状 态,使机体的代谢、脉搏、体温、睡眠和觉醒等生 理现象发生节律性变化。
适宜的照度可预防眼睛疲劳和近视,提高情绪 和劳动效率。光线微弱可使视觉器官过度紧张而易 引起疲劳。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 空气离子化
空气分子 中性
外界因素
+ 空气正离子
-
此过程称为空气离 子化或称空气电离
空气负离子
空气离子的形成是阴、阳离子成对出现的。一部分离子相互 中和,又成为中性气体分子;一部分离子可把周围10~15个中性气 体分子吸附到一起,形成质量较轻、直径较大的离子,称为轻离 子(n+ / n-);一部分轻离子与空气中的灰尘、烟雾等结合,形成 重离子(N+ / N¯)。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空气的化学组成 自然状态下为无色、无臭、无味混合气体,一般情 况下,各组成部分几乎是恒定的。 主要成分:氮(78.10%)
氧(20.93%) 氢(0.93%) 二氧化碳(0.03%) 微量惰性气体 水蒸气、尘埃、微生物等夹杂物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波 长 在 760nm~1mm 的 电 磁 波 是 红 外 线 (infrared ray),其短波(760~1400nm)部 分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
预防医学课件-环境卫生
![预防医学课件-环境卫生](https://img.taocdn.com/s3/m/b7b8313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f.png)
• pollutant source:
•
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
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
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一次污染物(或原生污染物)
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 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SO2、CO 二次污染物(或次生污染物)
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 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 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0
Cooking fume(烹调油烟) 我国室内污染的一个特色
•
Cooking
at
250℃ high oil temperature
can
produce a series of complex pollutants.
• More than 200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cooking smoking.
被动吸烟引起危害的原因
可能与主流烟气是吸烟者用力吸烟时烟 叶燃烧温度高、有机物分解较充分,以 及烟草燃烧产物通过烟体和烟嘴滤棒的 过滤吸附有关。
侧流烟气是在烟叶自行熏染时产生的, 燃烧温度偏低、燃烧不完全产物较多并 直接排入环境中。因此测流烟气的危害 比主流烟气的危害更大。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占大城市空气污染物 的比例(%)
Pb
美国
69
上海
85
北京
63
CO
CO2
CH
70
33
35
80
96
56
73
22
some serious productive accidents
• in Dec.3. 1984, Bhopal pesticide factory exploded, 45t extremely toxic compound(methyl isocyanate异氰酸甲 酯) leaked and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预防医学》第2章生活环境与健康课件PPT
![《预防医学》第2章生活环境与健康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c374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c.png)
气自净能力。
水质改善
水源保护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 护,防止污染,确保水
质安全。
污水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 生活和工业废水进行有 效处理,减少污染物排
放。
水质监测
宣传教育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 期对水源、供水系统进 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提高公众对水质问题的 关注度,倡导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03
辐射源监测
建立辐射源监测体系,实 时监测辐射剂量和分布情 况。
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核设施、医疗设备等 高辐射场所的安全管理,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宣传教育
普及辐射防护知识,提高 公众对辐射风险的认知和 自我保护意识。
04
CHAPTER
生活环境与慢性病预防
慢性病概述
慢性病定义
慢性病是指长期存在、不 易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传染病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 节性、免疫性等特征。
传染病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 细菌性、病毒性、立克次体性、支 原体性等。
生活环境与传染病的关系
生活环境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空气污染与呼吸道传染病
生活环境中的卫生条件、人口密度、居住 拥挤程度等因素均可影降低 呼吸道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侵入和传 播。
疫苗接种
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传 染病的传播。
健康教育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THANKS
谢谢
生。
噪声控制
噪声源调查
调查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如交通、工业、 建筑施工等。
水质改善
水源保护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 护,防止污染,确保水
质安全。
污水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 生活和工业废水进行有 效处理,减少污染物排
放。
水质监测
宣传教育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 期对水源、供水系统进 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提高公众对水质问题的 关注度,倡导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03
辐射源监测
建立辐射源监测体系,实 时监测辐射剂量和分布情 况。
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核设施、医疗设备等 高辐射场所的安全管理,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宣传教育
普及辐射防护知识,提高 公众对辐射风险的认知和 自我保护意识。
04
CHAPTER
生活环境与慢性病预防
慢性病概述
慢性病定义
慢性病是指长期存在、不 易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传染病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 节性、免疫性等特征。
传染病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 细菌性、病毒性、立克次体性、支 原体性等。
生活环境与传染病的关系
生活环境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空气污染与呼吸道传染病
生活环境中的卫生条件、人口密度、居住 拥挤程度等因素均可影降低 呼吸道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侵入和传 播。
疫苗接种
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传 染病的传播。
健康教育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THANKS
谢谢
生。
噪声控制
噪声源调查
调查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如交通、工业、 建筑施工等。
预防医学PPT-社区环境与健康课件
![预防医学PPT-社区环境与健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883afd581b6bd97e19ea52.png)
5. 非特異性疾病多發
大氣污染對健康的間接危害 1 .溫室效 應
4 3 %折回宇宙空間
CO2吸收地球釋放出的紅 外線
43%到達地表
地表吸收太陽輻 射,溫度升高
地表釋放 出紅外線
2.形成酸雨
pH值小於5. 6的酸性降水。 危 害:
1. 酸霧刺激呼吸道並發生慢性炎症 2. 水體酸化,水生生物生長受到影響
環境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危害
環境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危害
• 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可通過多種方式在空 氣
、土壤、水呾生物四類環境介質中遷移 呾 轉化
• 污染源排 放汞
污染土壤
污染大氣
• 昇華變成 汞蒸汽
• 通過水循 環
污染水體
甲基汞
• 微生物作 用下
• 水生生物 吸收
生物放大
環境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危害
一、環境有害因素接觸途徑
呈現某一生物學效應並達到 一定程度的個體在群體中所 占比例的關係,一般以百分 率表示。
機體因素
1.健康狀況
2. 生理狀況 3. 遺傳因素 4. 營養條件
相加作用 (additive joint action)
多種環境有害物質
產生的生物學效應之和 。
多種環境 有害因素的
聯合作用
拮抗作用(antagonism) 環境中兩種或兩種以上 的化學物進入機體後, 其 聯合毒性低於任何一 種化 學物單獨作用的毒 性。
1.生活爐灶和烹調油煙 2.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及物
品 3.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 4.室內人員的活動
1.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有害 物質 2.工業生產中燃料的燃燒 是 重要的大氣污染來源
環境污染來源
水污染的來源
按其性質一般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呾生物性污染 物。
大氣污染對健康的間接危害 1 .溫室效 應
4 3 %折回宇宙空間
CO2吸收地球釋放出的紅 外線
43%到達地表
地表吸收太陽輻 射,溫度升高
地表釋放 出紅外線
2.形成酸雨
pH值小於5. 6的酸性降水。 危 害:
1. 酸霧刺激呼吸道並發生慢性炎症 2. 水體酸化,水生生物生長受到影響
環境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危害
環境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危害
• 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可通過多種方式在空 氣
、土壤、水呾生物四類環境介質中遷移 呾 轉化
• 污染源排 放汞
污染土壤
污染大氣
• 昇華變成 汞蒸汽
• 通過水循 環
污染水體
甲基汞
• 微生物作 用下
• 水生生物 吸收
生物放大
環境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危害
一、環境有害因素接觸途徑
呈現某一生物學效應並達到 一定程度的個體在群體中所 占比例的關係,一般以百分 率表示。
機體因素
1.健康狀況
2. 生理狀況 3. 遺傳因素 4. 營養條件
相加作用 (additive joint action)
多種環境有害物質
產生的生物學效應之和 。
多種環境 有害因素的
聯合作用
拮抗作用(antagonism) 環境中兩種或兩種以上 的化學物進入機體後, 其 聯合毒性低於任何一 種化 學物單獨作用的毒 性。
1.生活爐灶和烹調油煙 2.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及物
品 3.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 4.室內人員的活動
1.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有害 物質 2.工業生產中燃料的燃燒 是 重要的大氣污染來源
環境污染來源
水污染的來源
按其性質一般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呾生物性污染 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5
九 寨 沟 风 光
自然风光
大家好
6
(一)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al):在人为活动(生产、 集居、战争等)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大家好
7
次生环境
大家好
8
大气污染
大家好
9
大家好
10
(二) 社会环境
又称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人类在 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过 程中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体系, 它由各种非物质因素组成。
大家好
17
环境污染
大家好
18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大气污染
水质污染
大家好
土壤污染
19
1、大气污染直接危害
急性中毒: 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二氧化硫、烟尘)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大家好
20
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1)
21
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2)
22
煤烟型烟雾事件: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 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
大家好
40
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1)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人 土壤 人
(2)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
动物 土壤 人
(3)引起破伤风和肉毒中毒
土壤 人
大家好
41
土壤污染的来源
(2)化学性污染: 农药污染 重金属污染
大家好
42
大家好
43
第三节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大家好
44
一、概述Βιβλιοθήκη 大家好47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病)
严重碘缺乏造成的,以智力 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 综合征。
呆、小、聋、哑、瘫
大家好
48
地方性氟中毒
生活在高氟环境中的居民通过饮水、摄 食或空气接触,摄入体内过量的氟而引 起的一种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分型:饮水型、饮茶型、燃煤型
大家好
大家好
14
松花江水污染
大家好
15
3.土壤中有害物质来源
按来源分: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 污染方式:
气型污染 大气污染物沉降 水型污染 工业、农业污水 “镉中毒” 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大家好
16
(一)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 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 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 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 响,称为环境污染。
1.地方病的特点:
明显的地区性;
与地质环境中的某种元素有关。
2.流行特征:
有明显地区性;迁入发病;迁出康复; 减少致病因子后该病减少或消失。
大家好
45
碘缺乏病
碘缺乏或过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 致一组疾病的总称。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 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大家好
46
地方性甲状腺肿
第一节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大家好
1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环境( environment ) :是指在 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 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 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 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 期作用(WHO) 。
大家好
2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客 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 由各种物质因素所组成。
49
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
1.氟斑牙:牙齿釉质不全或 松网样改变
大家好
50
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
2.氟骨症: 骨和关节疼痛 肢体变形 神经症状
治疗原则:减少氟的摄入,促进氟排出
大家好
51
结束
大家好
52
36
(三)水质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水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可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大家好
37
(三)水质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2.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慢性甲基汞中毒:是构成地球元素
之一,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汞的形 式存在于岩石中。
大家好
38
水 俣 病
大家好
39
(三)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是指在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 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危害 人畜健康的现象。
引起白内障
引起皮肤癌
免疫系统 功能抑制
大家好
33
(二)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大家好
34
(三)水质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数量超过 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 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 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 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
大家好
35
大家好
大家好
11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人为有害因素 1.空气中有害物质 (1)工业生产 煤炭、石油燃烧产物 (2)交通运输:汽车尾气 (3)生活炉灶:木材、秸秆、煤 (4)建筑材料:“氡”引起肺癌,潜伏期15-40
年,可致白血病;甲醛
大家好
12
大家好
13
2.水中有害物质
(1)工业废水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 纺织印染、造纸等 农业污水:含有化肥、农药、粪便 生活污水:“赤潮” 含大量有机物,水质富营养化
大气圈
水圈
土壤岩石圈
生物圈
大家好
3
(一)自然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al):天然 形成的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 少的自然环境。
有利因素—大多数对人类健康是必需 的:清洁的空气、水、土壤、食物、 适量的太阳辐射等。
不利因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大家好
4
原生环境
经历了60年,德国的这座石像 已经彻底被酸雨毁坏了.
大家好
29
酸雨的间接危害
大家好
30
温室效应形成原因
大量燃料燃烧 森林砍伐
温室气体: CO2、 CH4、CFCS、N2O
CFCS O3 CO2
大家好
CH2 CO2
CO2
31
包围着地球的臭氧层
氯氟烃 (CFCS) 氮氧化物
大家好
32
臭氧空洞的危害
伦敦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
23
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24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25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26
2、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
温室效应 形成酸雨 破坏臭氧层
大家好
27
Diagram of Acid Rain
大家好
28
酸雨的间接危害
呼吸道刺激,发生炎症; 土壤酸化,加速重金属的溶解; 水体酸化,水生生物生长受影响; 杀害野生生物:树林、植物、谷物、动物 腐蚀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