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住院患者干预性心理护理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肿瘤;心理应激状态;干预性心理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初次确诊肿瘤的患者其心理状况
在临床上出现症状,肿瘤均已经接近 中晚期,这意味着失去最佳的治疗时间, 死亡率增加。高死亡率和对肿瘤知识的缺 乏更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一经确诊肿 瘤,病人在短期内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的演 变,从否认、愤怒、绝望,到积极需求治疗, 其恐惧和丧失感一直伴随着整个病程,并 出现躯体化障碍。由应激状态诱发的躯体 化症状与肿瘤引起躯体症状叠加和交互影 响,加上病人强烈的心理暗示,则会迅速 加快肿瘤扩散,症状加重。并且患者家庭 成员中也会出现群体性的心因性应激反应, 会与患者产生交互性影响,不利于医院对 患者的康复性治疗。
1.2 肿瘤患者病程各阶段入院治疗的心理状 况
肿瘤患者个性特点、肿瘤性质、病程 长短和住院的次数,影响肿瘤患者的心理 状况。肿瘤患者有其一定的心理共性,这 对医院提供一定模式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 理护理提供了条件。肿瘤患者的个性特点 和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困 扰和精神病性症状,决定着在心理护理时 提供的主要技术。刚入院的肿瘤患者由于 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表现为否认,随之 恐惧和焦虑逐渐加,情绪起伏大易激惹, 这个阶段主要的干预以支持、陪伴、共情 为主;随着病程时间延长,患者从以恐惧 为主的情绪状态转为以抑郁为主,加上肿 瘤本身是一类消耗性疾病和放化疗对其它
的影响,病人体质和心理承受力下降,表 现为明显的抑郁,这个阶段除支持性的心 理干预以为,认知治疗尤为重要;在肿 个阶段的心理干预是以行为治疗和人本治 疗为主。
1.3 心理危机干预项目实施后的心理状况
不论从实践效果和实证研究,对癌症 病人的心理干预的效果都非常明显。干预 效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明显改善病人的躯体症状,对疾 病的住院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为经过心理 危机干预性护理前的效果。由于焦虑和抑 郁情绪对人心理能力的消耗,严重的应激 症状会加速疾病的恶化,但通过心理危机 干预和专业的心理治疗下,病人对生活对 人生的态度明显变得积极,对治疗的信心 有很大提升。
2 结果
如表 1 所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ist 90,SCL--90) 对
60 例肿瘤入院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测评。 Symptom Checkist 90 是由 Derogatis,L.R. 在 Hopkin ′ s 症 状 清 单(HSCL 1973) 的 基 础上编制的,此表包括比较广泛的精神病 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 关系、生活习惯等。评定时间通常是评定 一周以来的症状。评定方法分为五级,从 1—5 级,0= 从无,1= 轻度,2= 中度,3= 相当重,4= 严重。包括 9 个因子,每一个 因子反映出病人某种症状的痛苦程度,也 可以通过因子分了解病人症状的分布特点。 9 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 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 精神病性。SCL—90 除了自评外,也可以 作为医院评定病人症状的一种方法。参考 值:总分超过 160 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 43 项,或任一因子分≥ 2 分。
护理经验
肿瘤住院患者干预性心理护理的作用分析
白荣平 1 滕 善 2 1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4 2 大同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所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8
【摘 要】被确诊为肿瘤是严重的生活事件,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障碍,部分因严重的抑郁情绪而选择 自杀。在患者入院治疗时,特别是选择放疗和化疗治疗肿瘤,其情绪波动大,适应不良,躯体症状严重,所以有效的心理 危机干预和干预性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行实证性研究,在对肿瘤科 60 名中晚期肿瘤患者,在常 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干预性心理护理,并对护理和治疗前后进行对照研究。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病人躯体症状、人 际关系,情绪状态、精神病性等 9 个因子进行分类测评,结果显示,在三个月的病程中,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情绪的稳 定性、社会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干预性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心理护理技术的专业性,是否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进 行,是否纳入医院特别是护理专业的日常管理,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等。这样能保证干预性心理护理的实施和效果的评价。
2019.07
22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护理经验
表 1:研究样本在干预性心理护理实施前后阳性项目数比较
组别 干预组(n=30) 对照组(n=30)
经 过 引 入 心 理 护 理, 增 加 系 统 的 心 理危机干预项目,3 个月后,对跟踪研究 的病人进行危机干预性心理护理前后对 照(表 2)研究发现,SCL—90 总分在危 机干预性心理护理前的 42.26±30.25 下降 到 25.05±26.72(P<0.01),各因子分也都 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抑郁、焦虑、恐怖、 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下降(P<0.05—
(1)病人的情绪明显稳定,在干预前, 癌症病人的情绪极不稳定,应激症状明显, 在进行连续三周的干预性护理,病人的情 绪趋于稳定,各项心理机能评定趋于正常。
(2)病人治疗的主动性和理性都在提 高。在入院前,病人是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特别是对于放化疗的病人既想治疗,又担 心治疗负作用的危害。而经过心理危机干 预和病人在治疗中对治疗的认识,逐渐能 理性判断治疗效果,并且能积极的配合治 疗。
总 体 分 析,SCL—90 总 分 在 42.26±30.25(P<0.05), 除 强 迫 症 状 和 敌 对因子,各因子分均值皆有明显程度的升 高。SCL—90 总分与生活事件总分、人格 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对应方式相关分 析,发现有消极的应对方式,如悲观消极, 听天由命等。而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如积极 锻炼,配合治疗、心理帮助等呈现显著负 相关(P<0.05—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