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XX区XXX小学 XXX
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做到心中有计划,教学有章法,奋斗有目标,特制定本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这些大部分聪明好学,上进心强。

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较认真,能比较有兴趣的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本学期,主要是在课堂内开展教学,以儿童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操作、探索、调查、游戏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虽然通过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心集体,热爱学校,但是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坚持性短,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育、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讨的兴趣。

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整册教材的编写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实效性。

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严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教科书内容在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同时,力求反映现代社会对公民素养的要求。

全册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
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这四个单元既有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又有掌握自然规律和生活中所需基本生活常识的体验、探索、调查的实践机会。

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1.尊重孩子的生活和需求,构建有学习主题的教材体系。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就是强调要加强品德教育的生活性和活动性,本教材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生活时间和空间发展为线索,选取儿童生活必须的、感兴趣的、真实的、对儿童发展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活动,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所选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引导儿童到真实世界中去体验、感受、领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教材以儿童生活为主线,精心结合课程标准的三轴四面,打破学科界限,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结合季节和假期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

单元中的题目相互关联,每个题目中的活动也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和连续性,突出了单元内容结构的严谨性。

2.注重主题活动和游戏中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题活动和游戏是教与学的载体,所以这本教材特别注重幼儿活动的设计。

教科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各种活动的过程,旨在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对话功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去体验和感受,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同时,主题活动和游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实践和体验中提高。

这种设计将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单元内主题构建模式多样化。

单元主题构建形式灵活多样,有效体现了教材中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统一。

每个主题的呈现方式是由主题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有的是以经验为基础,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和提高;有的侧重于问题解决,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和初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侧重于探究,通过对某一问题的调查和采访,收集信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

这本书有学生参与的空间。

学生不再是课本的旁
观者,而是参与者和对话者。

4.注重活动中的个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评价不仅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更是课程的内容资源。

教科书引导学生学会鼓励、尊重、欣赏,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进一步促进他们发展。

教科书中的评价是即建立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的,强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加强人文性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做小主人,热爱自己的班级。

2.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做一个感恩的孩子。

4.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动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

5.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良好行为习惯。

同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6.让孩子爱祖国,爱家乡,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

2.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3.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4.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教学难点
1.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好孩子。

3.培养学生做一个,爱学习、爱家人、爱祖国、乐于奉献的人。

五、教学方法
搜集调查、讨论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拟,实践活动,游戏与欣赏,讲授与故事等形式。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

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机动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七、校本研修专题
研修专题:情境教学中促进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
研修措施
1.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既教又学,既学又研,加强教研专题研修。

2.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锤炼技能、丰富经验、增强能力、提高品质。

3.不断反思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形成符合新课程理
念要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4.同伴互助合作,探讨交流、经验共享,多多参与教学沙龙、专题讨论、网络教研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四季,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观察并能说出冬天的特征。

2.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其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3.观察冬天的信息,感受冬天的季节特质,体验、发现冬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材分析:《美丽的冬天》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课围绕“冬天的美”让学生感受冬季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冬天在哪里”、“不一样的的冬天”和“冬天真好玩”等内容。

以感受冬天的乐趣,体会冬天的美好为主要内容,了解生活中的冬天的事物变化,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有基本的认识,从而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妙,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是从幼儿园到正规学校教育的过渡期,很多习惯需要养成,教师利用学生的较大可塑性,正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在对任教班级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后,发现学生对于“冬天”已具备一定的认知:他们知道冬天气温很冷、需要穿很厚的衣服,树木会变得光秃秃,有时会下雪,雪天可以堆雪人。

当然,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冬天的认识还是比较浮于表面。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其更系统更细致地观察冬天,探究冬天带给人和自然的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季节特质,体验、发现冬天的美。

教学难点:养成爱观察、交流、讨论的好习惯,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雪孩子》视频,观后说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生举手回答:冬天。

2.小组讨论一年有几个季节,教师课件出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出示四季图片)师生共同小结:一年有四季。

二、活动探究——“冬天在哪里”
活动一:欣赏儿歌
1.欣赏儿歌:“冬天在哪里,我去问河流,河流不回答,停下来不走;冬天在哪里,我去问青蛙,青蛙不见影;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妈妈……”
2.教师提问:聪明的你们知道冬天在哪里吗?并引导学生寻找冬天的足迹,感受冬天的特征。

3.预冬天在冰冻的河流里,在青蛙甜甜的梦里,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在我们厚厚的棉衣里……
4.师小结:冬天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我们的眼睛里。

活动二:不一样的冬天
1.祖国各地的冬天都一样吗?观察欣赏能体现南北方冬天特征的图片,借此理解课本诗歌的内容。

通过对比,小组交流:你更喜欢哪里的冬天,为什么?
2.生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交流。

3.师小结:北方下雪南方不下雪的原因,天津的地域特点——四季分明。

4.冬天在雪姑娘的打扮下,变得非常美丽,你们知道冬雪的作用吗?
5.课件出示有关冬雪的谚语了解冬雪能冻死地里的害虫,有助于来年农作物的生长。

活动三:冬天真好玩
1.谈话引入:冬天如此奇妙,我们可以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2.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相关插图。

3.说话练习:图上的小朋友玩得如此尽兴,你们平时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动呢?快和小朋友们一起说一说(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4.我们在玩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课件提醒注意事项)
5.中国有句老话:“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可见冬天运动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来跟着大屏幕学习《健康歌》吧。

6.动手画一画《我心目中的冬天》。

并将作品上台展示,品一品说的作品最精彩。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冬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克服困难,和冬天做朋友,锻炼好身体,保护好自己,平安快乐过冬天!
颂扬祖国,升华感情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诵读了爱国诗歌,听了爱国的故事,明白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这时,我想爱国的情怀应该激荡在每个同学的心中,老师的心中不禁唱起了一首歌,请同学们起立我们共同唱响这首歌。

(播放视频,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