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观念,促进评价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教师观念,促进评价改革
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要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质量观、评价观入手,一年来我们进行了许多探索。

今天我主要从引领教师学习反思、引导教师操作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汇报。

一、以学习反思引领教师教育质量观、评价观转变。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使教师掌握了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明确了评价的方向。

近年来,我校提出了“魅力教育”的品牌创建构想并付诸实施。

简单的说,“魅力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素质提升,是追求绿色质量,彰显生命活力,展现独特办学魅力的教育。

我们制定了实施“魅力教育”的六大行动策略:铸魅力德育,设魅力课程,建魅力课堂,塑魅力教师,育魅力学生,创魅力校园。

我们这里所说的魅力学生,不仅仅是成绩突出的学生,更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情感丰富、兴趣广泛的学生。

我们用这样的办学理念来引导教师,转变教师教育质量观、评价观。

我们还经常组织教师聆听专家有关评价改革方面的讲座。

如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的讲座《从中高考改革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北师大副校长董奇的讲座《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益》、全国优秀教师高金英老师的讲座《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等等,(这是我校教师集体学习专家讲座的
照片,这幅照片是我校教师在听完高金英老师的报告后和高金英老师的合影)从而引导教师了解了评价的基本原则——“客观、公正、公平,以激励学生发展为目的”。

反思是促进教师评价观转变的重要途径。

我们倡导教师积极撰写学习体会,鼓励教师发表博文,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是否符合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相关要求。

二、用操作实践促进教师教育质量观、评价观转变。

教师教育质量观、评价观要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转变,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实施。

(一)知能测试。

在学期初或学期末我们都要对学生在品德发展水平中指标考察要点的认知情况、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展开知识与能力的考试,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与学业水平。

它向教师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实施中小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而绝不是淡化教育质量。

(二)问卷调查。

有些指标不适合开展知能测试,我们就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如学业负担状况这一纬度中的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这些指标,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

(三)行为观察。

行为观察是相对最客观公正的一种评价办法。

它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促进教师评价
观念转变。

比如行为习惯这一指标,通过设立文明监督岗来观察和记录学生课余时间的行为表现,实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幅照片中的同学就是我们学校的文明监督员。

)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广播操、手语操比赛,开展班级合唱、个人风采展示活动。

(这幅照片是学生在进行手语操表演。

这幅照片是班级班歌展示。

)通过行为观察,实现对学生在品德发展、审美修养的评价。

学业发展水平这一纬度部分内容,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之后进行评价。

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记录,不仅使评价结果有据可依,而且评价更客观、准确。

以上行为观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着教师教育质量观评价观。

(四)多方评议。

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

其次是学生小组成员设立学生评价小组对该生进行评价。

再次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教师评价小组对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我们还邀请家长到校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样,多维度的评价,促进了教师教育观、质量观转变。

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关键在教师教育质量观、评价观的转变。

以上是我校在转变教师观念的一些做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