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大豆火龙秧子发生和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等多种条件都可以导致这种病害 豆的块土壤内线虫数量逐年增多,危 强,发病率可显著减少;早施追肥与叶
的发生,大豆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消灭, 害逐年加重,大豆产量也越来越低。合 面肥,对增强植株抗病也有明显效果。
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了解大豆 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采 取有效措施防治可避免大豆减产。
Binghaifangzhi 病害防治
初探大豆“火龙秧子”发生和防治方法
蔡雪萍 夏丽芳
大豆孢囊线虫病即大豆根线虫病, 化率最高,幼虫发育适温 "(%&.,低于 入无病田。
又称月夜病、萎黄线虫病,俗称!火龙秧 "'以下,幼虫便会停止活动;最适湿
/+"+*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控制
子!,是大豆全株性病害,也是大豆的主 度为 0'%.'$,土壤过湿氧气不足,易使 大豆胞囊线虫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大
和流行的主要因素。胞囊线虫病的发生 力生理小种的出现。
与土壤温湿度、类型、质地、耕作制度等
/+"+& 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种子
因素有关。
检验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重要一
&+" 土壤温湿度
环。认真做好种子的检验工作,严防与
成虫产卵适温 &*%&.,以 &/孵 杜绝带病种子通过机械作业等传播传
始发黄,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花芽簇 有限,胞囊线虫主要通过耕翻播种、中
生,叶片变黄,节间慢慢缩短,不能结荚 耕培土、收割等农业机械作业将病区土
或结荚很少,荚小子粒不饱满,田间常 壤传染入无病区。
见成片植株变黄萎缩,严重的地块呈大
*+* 远距离传播:通过田间水 流
面积枯黄,好像火烧状,因而又被称作 (灌、排水)、借风携带和大风对土壤风
减产 ('$)'$,甚至绝产,有的地区可 地等有利于线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线 限越长,防治效果越显著,每年线虫数
以导致连续多年不能种植大豆,危害严 虫病发病重且发生早,大豆减产幅度 量平均下降 &'$&,$,大豆增产 "+,
重。由于大豆孢囊线虫致病力不同,有 大。
&+' 倍。
不同的生理小种,黑龙江大豆主产地区
瘤,须根增多,须根上有许多针头大小, 的土粒、土块;大型机械跨区远距离进 白色或米黄色小点,大小约 '+, -- 左 行种、管、收机械作业也是远距离传播
右,是线虫的包囊,这是鉴别胞囊线虫 病的重要特征,胞囊一旦撑破根皮,根 液外渗,会导致次生土传根病加重或造 成根腐。孢囊内的卵在土壤中越冬,孢
的重要途径之一。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 /+"+" 选播抗病品种。选用抗孢囊
硼钼微肥或大豆黄萎叶喷剂田间防治。 第一次按 ,'' 倍喷,隔 ,―( 天喷第二 次,按 "''' 倍喷施。可促进病株恢复生 长。
(作者单位:"0/'*,黑龙江省建设
农场)
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存活多 线虫病大豆品种,是防治此病最经济、
" 主要症状 大豆孢囊线虫病在大豆整个生长
理轮作的地块线虫危害程度减轻。 * 传播途径 *+" 大豆胞囊线虫的寄主很广,一
种定居型内寄生线虫,寄生豆科、玄参 科 "(' 余种植物,以卵、胚胎卵和少量
当令灌水,减轻泥土干旱程度,增加泥 土湿度,可减轻孢囊线虫危害。
/+& 生物防治 利用线虫的天敌昆虫防线虫、真菌 防线虫和细菌防线虫来控制虫口的数
要病害之一,传染扩散较快,大豆种植 线虫死亡。
豆与禾本科作物实行 *2/ 年轮作,防止
区普遍发生,尤以东北三省发生严重,
&+& 土壤类型通气良好的轻壤土、 重迎茬,可基本消灭这一病害,发病较
一般使大豆减产 "#$%&'$,严重时可 砂壤土、草甸土、盐碱土、老熟瘠薄地坡 重的地块要实行 , 年以上轮作。轮作年
好。
/+* 化学防治。用大豆种衣剂包衣 处理,药种比为 ":(,,包衣后播种;用 甲基异柳磷水溶性颗粒剂,每亩 *''% /''4 有效成分,播种随开沟施入,药同
“火龙秧子”。重病的苗株生长停止,叶 蚀引起沙、尘飞扬等传播;混入未腐熟 种肥一同下地,预防效果较好;用种子 片干枯、脱落,最后导致死亡。拔出病株 堆肥或黏附在种子上携带远距离传播, 量 &$的大豆根保剂拌种或 *,$的甲基 可见根系不发达,根瘤极少或根本不结 譬如泥花脸豆、种子中混有含线虫胞囊 硫环磷按种子量的 '+,$拌种;苗期喷
发育期都可能发生。主要为害根部,由 线虫寄生大豆根部直接侵害引起细菌 侵染,被害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在大豆 幼苗期,生长变得迟缓,子叶和真叶开
幼虫在胞囊内于土壤中越冬,有的胞囊 粘附于种子或农具上越冬,成为翌年初 侵染源。
*+& 田间耕作:由于自身蠕动距离
量,对抑制线虫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很大
的作用。用豆丰 " 号生防颗粒剂每公顷 (,%",' 千克与种肥混施或大豆保根菌 剂高剂量 ",''%&&,'-3 拌种,防效更
年,干旱年份,偏盐碱地发病严重。 & 发病条件 孢囊线虫喜温、好氧,胞囊角质层
厚,对低温、干旱抵抗能力强,耐碱、耐
有效的防病方法,特别是孢囊线虫重发
生区,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线虫危害所 造成的大豆减产。如抗线 " 号、抗线 * 号、嫩丰 ",、嫩丰 "/ 等,应选择抗病与
湿及抗微生物侵染,最长可在土壤中存 耐病品种、普通品种轮换种植,或多种 活 "' 年以上,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发病 抗性基因品种轮换种植,有效避免强毒
&+* 耕作制度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
/+"+/ 增施有机肥、当令灌水,提高
主要分布 " 号、* 号小种,该病寄主范 布在 '%&'1- 耕层土壤中,呈垂直分 抗病性。增施底肥和种肥等有机肥,促
围广,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多,气温、 布,&'%*'1- 土层中很少,多年连作大 进大豆植株发育良好,植株抗病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