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工业园区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某同学在实验时误把电流表并联在了 L 2 两端,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两灯都不亮
B .两灯亮度不变
C .L 1亮、L 2不亮
D .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均为U ,电阻R 1>R 2。

关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合金丝,甲、乙的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的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将它们并在同一电路中,则这三根电阻丝的电阻值R 甲、R 乙、R 丙的大小及通过它们的电流I 甲、I 乙、I 丙的大小关系是( )
A .R R R ==甲乙丙,
==I I I 甲乙丙 B .R R R <<甲乙丙, I I I <<甲乙丙 C .R R R >>甲丙乙,
I I I >>甲乙丙 D .R R R >>甲乙丙,
I I I <<甲乙丙 4.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A .2011
B .2101
C .1102
D .1120
5.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可以节约居民楼里楼道灯的用电.其中“光控开关”能
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下列电路图中合理的是()
A.B.C.
D.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C.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更多
8.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9.在图所示的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柴火烧水B.弯折铁丝
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
10.关于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热值大的燃料,就能提高热机效率B.减少各种热损失,可以提高热效率C.多燃烧燃料,就能提高热机效率D.采用适当方法,热效率可以等于或大于1
11.新交通法规于2013年1月1日施行,驾驶员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A.B. C.
D.
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
A.提高了可燃物的利用率B.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能使可燃物完全燃烧D.增大了可燃物的热值
1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液体A、B。

已知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液体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B.液体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
C.液体A的体积可能小于B的体积D.液体A的质量可能等于B
14.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
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
15.如图所示的电路先闭合S1、S2,两灯均正常发光,断开S2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16.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A.龙卷风使物体受到重力变小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17.电视机的显像管工作时,其尾部高温电热丝发射出电子,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不断冲向荧光屏,刺激屏上的荧光粉发光。

这时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是()
A.由电热丝到荧光屏
B.由荧光屏到电热丝
C.没有电流
D.电流方向不能确定
18.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摩擦能发热B.烧水水变热
C.锯木材锯子发热D.钻木取火
19.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笔杆B.橡胶手套C.陶瓷碗D.不锈钢尺
2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断开开关,将小灯泡和电流表位置互换后,重新闭合开关,则()
A.小灯泡不能发光
B.小灯仍能发光
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为零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会被烧坏
22.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水袋取暖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暖瓶塞跳起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电动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3.下列的四个电路图,与边的实物图对应的是
A.B.C.D.
24.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霾粒人眼看不见,所以雾霾粒子的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水在凝固成冰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天气炎热更容易闻到垃圾堆发出的臭味,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灯L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电阻R被短接
B.灯L被短接
C.灯L的灯丝断了
D.电阻R的接线柱接触不良
26.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升高
B.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C.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D.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
27.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匀速上升,若细线突然断裂,则重物将()A.不再受力B.保持原速度一直上升
C.立即下落D.先上升后下落
2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表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对硝化棉做功,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C.迅速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迅速下压活塞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29.把两个灯泡连接到电源两极上,用电压表测得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则这两个
灯泡的连接方式()
A.一定并联B.一定串联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D.无法判断30.如图的实验或事例都揭示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使小孩臀部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的
B.乙图中,汽油机的工作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图中,压缩空气后硝化棉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丁图中,稍稍用力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现探明中国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可燃冰,已知可燃冰的热值比煤气的热值大得多,则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可燃冰和煤气,燃烧______放出的热量多.1kg的可燃冰,燃烧一半后,剩余可燃冰的热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4:1,升高的温度之比1: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_________.
33.用水冷却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___改变了鸡蛋的内能,若水的质量是0.5kg,水温降低了5℃,则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J
34.下列器材中,属于用电器的是_____(填序号) .
①洗衣机;②电铃;③发电机;④五号干电池;⑤白炽灯泡;⑥拉线开关;⑦笔记本电脑;⑧家用微波炉.
35.某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量为100L,该地点平均每平方米每秒钟太阳辐射内能为1×103J,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80℃,需要阳光照射8h,整箱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若此热水器热效率为η=35%(即热水器能将照射到玻璃吸热管上的太阳能的35%转化为水的内能),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为___________m2。

36.如图所示,是合肥市公交车上的下车按钮,乘客到站后按动该按钮,公交车内的电铃就会发出“滴”的一声响,提示司机有乘客下车。

该按钮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

37.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_伏特,家庭照明电路正常电压为__________伏特.
38.一只标有“220--20”字样的节能灯,额定功率是___W,其正常工作10h,消耗的电能是____kW•h.若它与一只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发光亮度相当,则与白炽灯相比,家庭电路中使用节能灯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节约____%电能.39.如图所示,物体M与弹簧一端相连,系在绳子末端的小球从A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在最低点B处撞击物体M后反弹,并使M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最远可以到达D点.(图中C点是弹簧原长时的末端,不计空气阻力).
(1)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2)物体M从C到D的过程中,动能大小变化是________,弹簧的弹性势能________(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
40.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做作业,如图乙所示的是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电位器与台灯的灯泡是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将电位器的b、c接入电路中.顺时针转动旋钮电位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_____,滑动变阻器调到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______)
(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1.5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A,则R的阻值为_____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4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他使用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阻值为50Ω(R1)、10Ω (R2)、20Ω (R3)的定值电阻、“15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__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条即可).
(3)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首先将R1接人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
R1两端的电压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①小明将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小明用R3替换R2接人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R3两端的电压始终无法达到1.5V。

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

请你帮他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如图所示,电阻R1=12Ω。

开关S 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开关S 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求电源电压及电阻R2的阻值。

44.某工地用燃气灶烧水,使50kg水从20℃升高到70℃,消耗了0.5kg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⑴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⑵水吸收的热量?
⑶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C
【解析】
没有连入电流表时,L1、L2串联,两灯均能亮;但误把电流表并联在灯泡L2的两端时,闭合开关S,由于电流表并联在L2两端,则L2被电流表短路,只有L1连入电路,所以L1比原来亮,L2中无电流通过,不会发光。

故选C。

2、C
【解析】
根据图中的等效电路图,利用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相关知识比较不同电路中总电阻的大小情况,并结合欧姆定律可以推测不同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情况。

【详解】
因串联电路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所以R串>R1>R1.
而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所以R串>R1>R1>R并,
根据可知,电压不变时,
所以,I3<I1<I1<I2.
故C选项正确.
3、D
【解析】
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合金丝,甲、乙的粗细相同,但甲较长,所以甲
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乙、丙的长度相同,但丙较粗,所以乙的电阻大于丙的电阻,故R R R
>>
甲乙丙
将它们并在同一电路中,所以电压相同,根据欧姆定律
U
I
R
=可判断
I I I
<<
甲乙丙
故选D。

4、A
【解析】由图可知,电阻箱的示数:
210000100110112011
R=⨯Ω+⨯Ω+⨯Ω+⨯Ω=Ω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在计算电阻箱的读数时不要忘记乘以各指针所对应的倍数,在现实生活中,水表的读数与之类似。

5、D
【解析】根据题意,声光控开关控制楼道灯,应在天黑时、有声音亮,而无声音灭,白天无论是否有声音灯不工作,则两个开关应串联,控制电灯。

A图,声控开关与灯并联,闭合时造成短路,不正确;
B图,两开关并联,控制电灯,任一开关闭合,灯都亮,不正确;
C图,光控开关与灯并联,闭合时造成短路,不正确;
D图,两开关闭合后,控制灯,只有两开关都闭合灯才会亮,故D正确。

选D。

点睛:重点是串联的特点,当开关串联时,只有所有的开关都闭合,电路接通,任一开关断开时,电路为断路。

6、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内能、热量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温度的关系分析.
解:A、说法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
B、说法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说含有;
C、说法正确;
D、说法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以是对物体做了功现内能增加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能与热量、温度的关系.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内能的改变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来实现.
7、B
【解析】
A.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在寒冬季节,达到凝固点而结冰,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将把水缸胀破,故A 错误;
B. 已知c 铜<c 铝,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t =cm
Q ,可知,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故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B 正确.C.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100g 水和50g 水都是水,其比热容相同,故C 错误;D. 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少,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
(1)水达到凝固点而结冰,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减小,体积变大,据此进行分析.(2)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公式Q =cm △t 计算,其中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t 表示物质温度的变化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就发生了改变.
8、D
【解析】
A .春天,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B .夏天,露珠晶莹,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C .秋天,白雾弥漫,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不合题意.
D .冬天,霜满枝头,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9、A
【解析】
A .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BCD .弯折铁丝、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 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

【点睛】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判断上述过程中,那一个是能的转化,哪一个是能的转移,主要是看 其在改变内能的过程中能的形式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10、B
【解析】
A.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故A错;
B. 减少燃烧燃烧热量的损失,可以提高热机效率,故B正确;
C.多燃烧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故C 错;
D.热机工作时,总要克服摩擦做功、总有部分能量散失到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一定小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所以热机效率一定小于1,故D错.故选B.【点睛】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减少热的损失,可以提高效率.
11、B
【解析】
由题意知,指示灯与S并联,但电路不会出现短路,即电路中必须串联一个保护电阻;结合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A闭合开关,指示灯亮,C不管开关是否闭合,指示灯都亮,D指示灯与R串联了,故ACD都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2、A
【解析】
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尽可能的使可燃物燃烧,提高可燃物的利用率,故A正确,BCD错误。

13、C
【解析】
A、由图可知,液体A的深度小,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由可知液体A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B的密度,故A错误;
BD、由、S A>S B,且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知:液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即F A>F B,则G A>G B,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液体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故BD错误;
C、A液体的密度大,质量大,据此条件无法判断两种液体的体积大小关系,且液体压强与体积无关,所以液体A的体积可能小于B的体积,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
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掌握和运用,注意灵活运用相应的公式是关键,要理解根据题中条件,不能确定两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但可以确定A液体的质量一定大
于B液体的质量。

14、A
【解析】
(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3)水在温度低于4℃时,密度最大,会热缩冷胀;
(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详解】
A.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B错误;
C.水在温度低于4℃时,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变小,故C错误;
D.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质量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原子核的组成、水的特点、质量的属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5、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并联电路,灯泡L1和L2并联接在一起,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电压表并接在灯泡L2和开关S2两端,先闭合S1、S2,两灯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大小为电源电压大小,电流表测的是流过灯泡L1和L2的总电流,灯泡L1和L2两端电压的大小都是电源电压大小;断开S2后,电压表并接在灯泡L1两端,电压表大小还是电源电压大小,此时没有电流流过灯泡L2,灯泡L1两端电压不变,自身电阻大小也不变,那么流过它的电流大小也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会变小;故选B.
16、C
【解析】
A、地球附近的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重力不变。

故A错误;
B、物体受到的浮力只和物体排开空气的体积及空气密度有关,这两个量没变,浮力就没变,故B错误。

C、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快,外部流速慢,造成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故C正确;
D、发生龙卷风一般在沿海地区,空气比较潮湿,不易发生摩擦静电。

故D错误;
17、B
【解析】
显像管尾部高温电热丝发射出电子,电子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所以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电流方向应是由荧光屏到电热丝,故选B。

18、B
【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两手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做功改变内能,故A 不符合题意;用火烧水时,水从火吸热,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锯木材时,是克服摩擦做功,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 不符合题意;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对木头做功,使得木头的内能增加,是做功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D
【解析】
陶瓷碗、橡胶手套、塑料笔杆,不容易导电,都属于绝缘体;钢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选:D.
【点睛】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根据生活中哪些地面用什么导体来导电,用什么绝缘体来绝缘等。

20、D
【解析】
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积水干枯是由液体变为气态,需要吸热;滴水成冰是由液体变为固态,需要放热,霜满枝头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故选D。

21、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电路中发生改变的是电压表与电流表并联了。

【详解】
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灯泡仍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不变,电路电阻
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泡仍能发光;原来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位置互换电压表测电流表两端电压,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被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为零。

故选B。

22、D
【解析】
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详解】
A. 利用热水袋取暖时,热水袋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人体获得热量,所以是内能的转移.故A错误;
B. 暖瓶塞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少,瓶塞获得了机械能,所以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 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所以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 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所以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
故选D.
23、C
【解析】
先根据实物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对照各选项即可找到答案.
【详解】
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S2分成两支,一支通过电流表、L2,另一支通过S1、L1,电流汇合回到电源负极, A. 图中电流表在干路上,与实物图不符;B. 图中两灯并联,但电流表测L1电流,与实物图不对应;C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分成两支,一支通过电流表、L2,另一支通过开关S1、L1,然后电流汇合回到电源负极,与实物图对应,故C正确。

D. 图中电流表与L1串联测量的是通过L1的电流,与实物图不一致;故选C.
24、D
【解析】
PM2.5是微小物体,是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中,不是分子,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
一切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水在凝固成冰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仍然没有停止,故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