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金文豪
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索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阐述了高校国防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并针对当前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学;综合素质
在普通高校进行国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良好学风、校风形成,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文件指导军事理论教学。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置相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2001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2002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制定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理论基础,给学校国防教育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和促进力。

各普通高校也积极创建和完善有关规定,把军事理论课的建设与加强国防建设和培养合格人才结合起来列入到学校学科发展建设中去,使得高校的军训和军事理论教育逐步地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教学。

然而从当前一些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现状与预期的目标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对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国防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国防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项重要工程。

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是指军事理论课与军事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其中军事理论课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等内容,现在军事理论教学已经成为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

在高校中开展军事理论课教育,一方面军事科学思维的创造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方面能极大地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成熟、政治成熟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前瞻性措施,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事理论课是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的在普通高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有些高校开展得相当出色,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做得很好,有些高校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军事理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对军事理论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时间难以保证,高校军事理论课程面临着课时被压缩、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学科建设滞后、缺乏管理机构,资料器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管理不够,有些高校存在简单地开展一些军事理论教学敷衍了事,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存在着简单化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3 加强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有些高校的领导认为开设军事理论课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入力、物力,更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缺乏实际支持,忽视教学条件建设,严重影响了军事理论课的深入发展。

另外军事理论课教师由于对军事理论缺乏深层次的理解,用敷衍的态度讲授课程,思想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导致学生不重视军事理论课。

因此上级军政机关和学校有关部门,必须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军事理论教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只有加大对高校军事理论课程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领导者真正从现实意义上重视起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上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军事理论课程学科地位,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3.2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以及机构的精简,一些高校把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合并到保卫处、学生处或体育教学部等行政单位,使军事教研室在高校军事课中难以发挥其自身的职能,学科边缘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军事理论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就要有相应的教研室归属。

只有理顺武装部、军事教研室的关系,才能发挥教研的职能;只有两部门的领导加强了对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宏观控制、检查督促、考核讲评,才能真正把军事理论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因此建立和完善名副其实的军事理论课实施机构是各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在学术思想、思维方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创新能力、治学态度上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要。

因此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军事教师队伍,是保证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目前国内专门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很少,而且对军事理论的学习钻研不够,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为图方便,通常是点点鼠标,照本宣科,顺序演示,讲解平淡无奇的陈旧知识,不顾学生的反应,缺乏互动交流。

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军事理论课的兴趣,甚至产生反感。

因此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国防教育意识,要积极从事适应军事理论教学需要的具体研究,使自己具备较商的军事理论研究素质。

3.2创新教学方法
军事理论教学如何与时俱进,运用新的教育手段,构建一个信息量大、形象直观、互动的现代化信息平台,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时事性、知识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多且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手段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中对现代军事科学技术,高技术战争、战史、战例的分析和讲授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增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军事理论课内容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努力做到重点突出,观点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另外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军事理论教学的平台,拓宽军事理论课的教学途径,增强教学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石杨,蒋文静.大学生主体视角下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初探[J].衡水学院学报,2013,15(1):79-81.
[2]冯增其.对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0):153-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