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外练习设计的实效性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外练习设计的实效性策略
作者:朱兆乐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2期
朱兆乐
(江苏省泗阳县穿城镇中心小学,江苏宿迁223716)
[摘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练习,是充满情趣、富有色彩的多元复合体,能让学
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并积累大量的幸福而愉快的经历。
语文课外练习设计有针对性、
层次性、趣味性、课内外一体化是提高语文课外练习实效性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练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162-02
[作者简介]朱兆乐,江苏省泗阳县穿城镇中心小学教师。
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外练习设计的实效性策略
朱兆乐
(江苏省泗阳县穿城镇中心小学,江苏宿迁223716)
[摘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练习,是充满情趣、富有色彩的多元复合体,能让学
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并积累大量的幸福而愉快的经历。
语文课外练习设计有针对性、
层次性、趣味性、课内外一体化是提高语文课外练习实效性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练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162-02
语文课外练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延伸环节,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发展个性的平台,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反馈了解学习语文学习效果以便实施因材施
教的重要参照,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
的载体。
语文教师如何设计语文课外练习,达到减负增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智均得到和谐
发展呢?笔者经过两年的探索研究实践得知运用如下策略有利于提高语文练习的实效性。
(一)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整体、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清楚,语文为什么要布置课外练习?应该如何布置语文课外练习?对于这样两个问题,我们有的语文教师没有去认真思考。
于是乎布置语文作业往往出现这
样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无事做,漫无目标,随意布置一些语文练习,至于本次练习重点是什么,自己也含糊不清,练习对课文针对性不强,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练习,除了字词训练、思
想内容训练之外,很少有体现课文特色的言语实践练习,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降低练习目标,哪些该练习,哪些不该练习,教者稀里糊涂。
要使设计的练习真正到达练习之目的。
教师在课
外练习设计前,应明白是设计整体性的练习、还是专项性的练习,应对本次练习知识的重难点、
练习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设计练习时才能突出本次课外重点内容,达到训练的目的。
否则,只能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达不到巩固所学知识要求。
做,是为了将来能
够更好地学。
因此,练习设计针对性、实效性不仅是体现在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
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进而为他们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的语
文练习题有否针对性,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如果教者能增强语文练习设计的目
标意识,把握文本特色能使设计的语文练习题具有针对性,借助课外练习,使练习与教学相互
补充,相得益彰,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享受语文练习的乐趣。
巴班斯基说过:“学习活动是一
个完整的周期,它不仅应当有动机,而且有计划的组织。
”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外练习时能做到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整体、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语文教学教师就会教得轻松自如,学生觉得学
习语文很有趣,这样就能让每一个孩子能说“语文,想说爱你也容易!”
(二)练习设计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心智得到发展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十个手指有长短。
由于受自身因素、家庭背景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老师用相同的练习标准去要求有差异
不同层次的学生,这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学困生完不成,优等生吃不饱,教师感到头疼的是布
置的语文课外练习学生不能全能完成,有时还会大动肝火。
针对这些情况,在设计某些练习时,教师心中要数,要了解学生,将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CBA三个层次,根据所学内容,把
练习也分成CBA三种层次,分别布置给CBA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适合
自己的练习中各得其乐,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
不再对练习产生反感的情绪,觉得“我能、我行、我成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练习,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如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后设计这样的练习题:
看你把课文的内容记住没有:
C.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看见(),听到()。
爸爸想起了()。
B.“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晒蔫”指(),从“晒蔫”可以看出(),请将这句话换个肯定的说法:()
A.尝试用“无字词典”解释下列词语:愁眉苦脸:;春暖花开:
这样的练习,层层递进,易到难,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
展区内”,跳跳能摘到“桃子”,既避免了某些学生负担过重,又避免了某些学生负担过轻,“吃不饱”的现象。
(三)练习设计有趣味性,让学生寓练于乐
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影响语文练习的实效性。
不能为追求分数成绩而过分的强化练习量,而
应在练习的形式上下工夫,增加语文练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形式新颖多样,让学生体验乐趣,感受成功。
要求背诵的课文,万万不可叫学生抄课文。
如教学《三顾茅庐》对要求背诵的课文
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小练笔。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好像。
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茂密的竹林,景色。
想一想,你曾到过哪些景色宜人的地方,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这样设计,既练习了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
行写作练习,学以致用。
有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课外练习,究其原因是那些单调的书写课外练习让他们丧失了兴趣,认为做练习没意思。
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把
练习设计得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争取让语文课外练习内容既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使语文练
习成为学生“要我做”变为“我想做”,感到做语文课外练习有意思。
让学生通过做课外练习
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练习,
寓语文学习于生活之中,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社会生
活中处处有语文,可以做一些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成立“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蒲公英一课》,本
文故事情节强,叙述语言优美形象,对话描写生动而富有个性,适宜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课后排练成熟后再组织表演;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布置一些
可操作性的题目,如: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又到清明节了,可以祭
扫烈士墓,可以动手搜集诗、办手抄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
生就会乐于学习,也能学得生动活泼。
(四)设计练习课内外一体化,要适量,精炼轻装
兼顾课余实践,得益于课外。
教师在练习设计时要注意提高练习与教学目标的相关度,应
该时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使设计的练习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有效一条途径。
在
教学目标指导下精心设计练习,善于定制或选择合宜的练习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练习题。
如
果教师在课堂内有效地进行练习设计与实施,那么在课外,学生就不必再去做重复的作业,重
复作业只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收效不大,教师自身负担也会较重,浪费很多的时间。
所以,课外练习内容选择趣味性强的练习,如综合性学习、广泛阅读就可以真正实现。
让学生自己能
完成,合作作业、分层作业都是课外练习的有效形式。
如我们布置的课外练习可以是背诵名篇
佳句、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阅读冲浪、读报看新闻、资料查询、观察饲养日记、编写我的
成长故事集等等。
如教学《祁黄羊》后练习可安排一个小练笔。
如果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举
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展开想象,动笔写一写。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后练习可
这样设计:你学过歌颂母爱的古诗吗?你能有感情地背一背并把它默出来吗?这些练习作业由
学生根据各自能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价出CBA等生,给予荣誉,激励
学生。
语文课外练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延伸环节,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发展个性的平台,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反馈了解学习语文学习效果以便实施因材施
教的重要参照,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
的载体。
语文教师如何设计语文课外练习,达到减负增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智均得到和谐
发展呢?笔者经过两年的探索研究实践得知运用如下策略有利于提高语文练习的实效性。
(一)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整体、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清楚,语文为什么要布置课外练习?应该如何布置语文课外练习?对于这样两个问题,我们有的语文教师没有去认真思考。
于是乎布置语文作业往往出现这
样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无事做,漫无目标,随意布置一些语文练习,至于本次练习重点是什么,自己也含糊不清,练习对课文针对性不强,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练习,除了字词训练、思
想内容训练之外,很少有体现课文特色的言语实践练习,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降低练习目标,哪些该练习,哪些不该练习,教者稀里糊涂。
要使设计的练习真正到达练习之目的。
教师在课
外练习设计前,应明白是设计整体性的练习、还是专项性的练习,应对本次练习知识的重难点、练习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设计练习时才能突出本次课外重点内容,达到训练的目
的。
否则,只能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达不到巩固所学知识要求。
做,是为了将来能
够更好地学。
因此,练习设计针对性、实效性不仅是体现在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
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进而为他们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的语
文练习题有否针对性,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如果教者能增强语文练习设计的目
标意识,把握文本特色能使设计的语文练习题具有针对性,借助课外练习,使练习与教学相互
补充,相得益彰,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享受语文练习的乐趣。
巴班斯基说过:“学习活动是一
个完整的周期,它不仅应当有动机,而且有计划的组织。
”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外练习时能做到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整体、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语文教学教师就会教得轻松自如,学生觉得学
习语文很有趣,这样就能让每一个孩子能说“语文,想说爱你也容易!”
(二)练习设计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心智得到发展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十个手指有长短。
由于受自身因素、家庭背景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老师用相同的练习标准去要求有差异
不同层次的学生,这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学困生完不成,优等生吃不饱,教师感到头疼的是布
置的语文课外练习学生不能全能完成,有时还会大动肝火。
针对这些情况,在设计某些练习时,教师心中要数,要了解学生,将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CBA三个层次,根据所学内容,把
练习也分成CBA三种层次,分别布置给CBA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适合
自己的练习中各得其乐,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
不再对练习产生反感的情绪,觉得“我能、我行、我成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练习,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如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后设计这样的练习题:
看你把课文的内容记住没有:
C.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看见(),听到()。
爸爸想起了()。
B.“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晒蔫”指(),从“晒蔫”可以看出(),请将这句话换个肯定的说法:()
A.尝试用“无字词典”解释下列词语:愁眉苦脸:;春暖花开:
这样的练习,层层递进,易到难,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
展区内”,跳跳能摘到“桃子”,既避免了某些学生负担过重,又避免了某些学生负担过轻,“吃不饱”的现象。
(三)练习设计有趣味性,让学生寓练于乐
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影响语文练习的实效性。
不能为追求分数成绩而过分的强化练习量,而
应在练习的形式上下工夫,增加语文练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形式新颖多样,让学生体验乐趣,感受成功。
要求背诵的课文,万万不可叫学生抄课文。
如教学《三顾茅庐》对要求背诵的课文
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小练笔。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好像。
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茂密的竹林,景色。
想一想,你曾到过哪些景色宜人的地方,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这样设计,既练习了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
行写作练习,学以致用。
有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课外练习,究其原因是那些单调的书写课外练习让他们丧失了兴趣,认为做练习没意思。
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把
练习设计得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争取让语文课外练习内容既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使语文练
习成为学生“要我做”变为“我想做”,感到做语文课外练习有意思。
让学生通过做课外练习
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练习,
寓语文学习于生活之中,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社会生
活中处处有语文,可以做一些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成立“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蒲公英一课》,本
文故事情节强,叙述语言优美形象,对话描写生动而富有个性,适宜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课后排练成熟后再组织表演;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布置一些
可操作性的题目,如: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又到清明节了,可以祭
扫烈士墓,可以动手搜集诗、办手抄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
生就会乐于学习,也能学得生动活泼。
(四)设计练习课内外一体化,要适量,精炼轻装
兼顾课余实践,得益于课外。
教师在练习设计时要注意提高练习与教学目标的相关度,应
该时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使设计的练习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有效一条途径。
在
教学目标指导下精心设计练习,善于定制或选择合宜的练习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练习题。
如
果教师在课堂内有效地进行练习设计与实施,那么在课外,学生就不必再去做重复的作业,重
复作业只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收效不大,教师自身负担也会较重,浪费很多的时间。
所以,课外练习内容选择趣味性强的练习,如综合性学习、广泛阅读就可以真正实现。
让学生自己能
完成,合作作业、分层作业都是课外练习的有效形式。
如我们布置的课外练习可以是背诵名篇
佳句、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阅读冲浪、读报看新闻、资料查询、观察饲养日记、编写我的
成长故事集等等。
如教学《祁黄羊》后练习可安排一个小练笔。
如果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举
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展开想象,动笔写一写。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后练习可
这样设计:你学过歌颂母爱的古诗吗?你能有感情地背一背并把它默出来吗?这些练习作业由
学生根据各自能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价出CBA等生,给予荣誉,激励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