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整合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还有“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习作:我想对您说”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主要的语文要素是“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这几篇课文都运用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如:《慈母情深》中对母亲工作环境的场景描写,对母亲工作状态的细节描写蕴含着母亲对家的爱、对孩子的爱,也蕴含着儿子对母亲的爱。
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以读为主,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描写场景和细节的句子,感受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说和评,让学生在交际和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让孩子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众意识。
“习作”部分则给学生提供了与家长交流,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杋会,力求做到情感真实,贴近生活,同时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
“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交流、背诵等多种形式,感受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的作用,感受父母的真情,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教学目标:
1、认字33个,掌握多音字龟,会写生字40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
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通过分析描写母亲的细腻的语言文字,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4.通过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和善良,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
崇敬。
5.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
感激、崇敬之情。
第一模块单元预习达标
【教学内容】单元预习展示
教学目标
1.学生自学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过程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魄、抑、颓、纫、碌、酷、暑、噪、聋、褐、惫、耽、兜、皱、龟、忍、械、罐、权、蚕、掀、恍、惚、馋、腐、屑、糊、迪、袍、绸、嫁、陪、毕、撤、煮、兼、嘲、枕
2、难写的字
脊:注意上部不是“火”字。
龟:注意上面的笔画与“兔”上边的笔画不同。
酸:左右结构,左部是“酉”不是“西”,不要忘写短横。
蚕:上下结构,上部的撇、捺要盖住下部。
暑:上部的“日”要写扁。
3、多音字
龟
[ guī ]
爬行动物。
背腹有甲。
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
在水中或
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
有的龟甲可供药用。
[ jūn ]
同“皲”。
[ qiū ]
1.〔龟兹〕
2.古地名。
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
后并入安西都护府。
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
4.古西域国名。
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 zhèng ]
1.用力摆脱束缚:~脱锁链。
2.用劳动换取:~工资。
[ zhēng ]
〔挣扎〕尽力支撑或坚持
4、词语积累
广播、辞退、挣钱、压抑、颓败、忙碌、阴暗、酷暑、噪声、瘦弱、褐色、口罩、疲惫、耽误、衣兜、龟裂、忍心、机械、罐头、权利、渔船、报考、彩排、抽象、启迪、丝绸、出嫁陪嫁、毕业、寄宿、撒娇、路费、轮换、领略、意境、嘲笑、精致、豆腐脑、震耳欲聋、恍恍惚惚、万花筒、缝纫机、失瑰落魄
三、自读课文
《慈母情深》课文先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然后写家里太穷,“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母亲工作很艰辛、劳累。
再写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象地给钱让“我”买书,“我”却用钱给母亲买了罐头。
最后,写母亲又给“我”钱买书,“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父爱之舟》回忆的场景有:父母夜里喂蚕、卖茧;花钱住旅店,教训深刻;赶庙会;读初小时,父亲背“我”去上学;父亲送“我”去鹅山高小上学;父亲送“我”
去报考无锡师范;父亲送“我”去无锡师范上学。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主要写作者在八九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
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的作家,揭示了父母对自已的两种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四、与课文有关的古诗积累
《游子吟》
第二模块精品引读
18、慈母情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主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
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
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二、交流主要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课的主要内容。
2.指生逐课交流,其余生补充。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2)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
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
三、学习《慈母情深》
1.请同学们自由读5~29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出示课件12)
板书:瘦弱疲惫贫穷辛苦善良……
2.在这部分中,关于母亲的哪些镜头让你印象最深?
3.罗列句子,对比感悟:(出示课件13)
⑴“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①你的脑海中有这样一幅画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
②外表极其瘦弱的母亲内心也瘦弱吗?她是怎样做的?从哪儿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的坚强呢?
引出对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
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③哪个词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
④母亲为什么要“立刻”?“立刻”带给作者的又是什么?
⑤对比对这两句话,小结:
瘦弱但坚强。
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出示课件14)
①再带着感受读这句话。
②如果你是梁晓声,面对这样一位眼神疲惫的母亲,你读懂些什么?
③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极度需要休息的母亲却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吗?
二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母亲这样的“立刻”是一天吗?是一个月吗?
4.(出示课件16)⑶“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①从哪个词最能体会母亲的辛苦?(龟裂)
②怎样的手才叫“龟裂”的手?母亲的手为什么龟裂?
③尽管手已龟裂,但母亲还在任劳任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三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再读这句话,你还读懂些什么?“皱皱的毛票”说明了什么?
⑤读,小结:
贫苦不吝啬。
5.再读这些句子,母亲的伟大形象是通过什么表现的?
(1)自由读。
(2)交流:
板书:动作、神态、语言……
(3)再读,再感受。
6.触景写情(出示课件17)
(1).拿出笔,写下作者的感动:
我拿着母亲给我的钱,鼻子一酸,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攥着钱跑了出去,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2)母亲的希望是什么?你觉得那个劝她的女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板书
学习19《父爱之舟》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
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
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总结,汇报:
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3.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
(出示课件12)
板书:第一个场景
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生总结、汇报
“心疼极了”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父亲动心了”说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贫苦的情况下,还打算为孩子换房间,体现出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3)
“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4.品读第二个场景。
(出示课件14)
(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
详细描写庙会的盛况,尤其详细描写各种小吃,表达出当时“我”想吃的愿望。
“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做万花筒”更能体现出父亲的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出示课件16)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非常爱父亲。
板书:第二个场景
5.品读第三个场景。
(出示课件17)
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总结,汇报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温暖。
板书:第三个场景
6.品读第四个场景。
(出示课件18)
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书:第四个场景
7.品读第五个场景。
(出示课件19)
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
生总结,汇报
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板书:第五个场景
8.感受写法。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出示课件20)
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9.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从父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深沉的父爱。
从儿子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爱和感激。
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互相的?写下来吧。
第三模块单元自读提高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五、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1.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一看题目就知道吧,看看题目,你觉得有意思在哪儿呢?(指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反义词,这两个都是极端的断言,以及引用语言做课题加引号。
)
2.通过题目,我们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概括内容,初步感知。
1. 反复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思辨,感悟内涵。
1.抓住母亲的语言,走进母亲心理,感受母亲之温柔之爱。
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练习朗读。
1)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
老师就是作者,谁来当母亲来夸夸,看谁最像“我”的母亲?指名读——齐读。
还会怎么来夸赞自己的儿子。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巴迪,心情如何?(积累相关描写高兴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在学生练读的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点拨,从而走进人物内心。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是母亲,你真觉得巴迪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吗?那为什么要这样说?
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这样一位母亲,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用什么词语或者句子来形容?
2.请同学们找出父亲批评“我”的句子,来读读。
1) 写父亲对“我”的评价,批评“我”在哪儿?
父亲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读出父亲的语气。
交流父亲心理。
那你觉得还要不要感谢父亲呢?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理由。
2)生再汇报。
文中有四处理由,师都让学生自由找,谈感受。
3)师:当巴迪拿着国际大奖去给父母亲看时,他们又会怎么说呢?根据上下文思考一下,谁最像我的父母亲。
3.师小结。
其实,我明白,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都是父母对“我”深沉的爱。
板书:爱
4.对于父母的爱,作者在文中也有文字可见,找出来读一读。
1)“歧途”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思考一下。
2)你认为在文中“引入歧途”指什么?(自由读――齐读)
5.书面练习,概括提升
师:学了课文,谈谈你对父爱、母爱的理解。
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择一题写一写呢?(课件出示填空)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母爱像(),它()。
“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父爱像(),它()。
(四)深度开掘,提升主题。
1.我们的成功还应该感谢谁:(自己自己的谨慎)
2.如果不谨慎,我被“精彩极了”刮倒了,会怎样?
3.如果不谨慎,我被“糟糕透了”刮倒了,会怎样?
第四模块分块推进,纵横练习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
3与人交流时能尊重和理解对方,能认真、有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重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人交流时能
尊重、理解对●难点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父母的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多媒体课件导入,激发交际兴趣
课件出示下列事例
李刚的考试成绩不稳,总是忽高忽低。
这次,李刚没考好,爸爸狠狠地训斥了李刚。
训斥完了,爸爸又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这种情况吗?你觉得李刚的爸爸爱李刚吗?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的爱呢?下面我们针对这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板书:父母之爱)
二、阅读事例,说说自已的见解。
教师课件出示另外两个事例
王小雅的妈妈每天都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
有一次,妈妈连续几
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已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2.学生自由阅读
3.你怎样看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教师课件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
交际要求:(1)认真倾听;(2)表达清楚;(3)文明有礼;(4)大胆发言。
4小组交流。
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评说事例,提出自已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
5.全班交流。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表见解。
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点
拨启发,引导学生
对三个事例谈看法、见解,表达要清晰,要文明有礼,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充分交流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
解。
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对别人提出的问
题要积极回应。
如果觉得别人的见解有道理,可以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
最后展示支持率
较高的见解
事例1: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当。
李刚考试成绩不稳,最需要的是安慰、鼓励,寻找失
败的原因。
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而不是简单
粗暴地训斥。
事例2:王小雅妈妈的包办,使王小雅养成了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王小雅的妈妈应该
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事例3:陈敏的爸爸是一个好爸爸,他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把陈敏当成朋友。
需要
注意的是:一定要完成作业后才能下象棋、看电影、爬山等。
三、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
1.师:假如生活中你遇到了这样的经历,你会怎么做?
2.教师扮演李刚的爸爸,找一位同学扮演李刚。
(爸爸训斥李刚)
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语气要委婉等
找一名学生扮演王小雅的妈妈,指名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第二个事例劝说王小雅的妈妈。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四、走进生活,体会父母之爱,诉说心语。
1.古今中外,有无数人赞美过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
那么,在生活
中,你的父母又是怎样爱你的呢?你能把父母爱你的一些生活片段讲述出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吗?2.教师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表现出父母之爱。
3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
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作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
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心语。
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抚养大,尽管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儿女的回报,但是儿女
的爱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
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呢?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父
母说吗?
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父母之爱是那样深沉而感人。
为了儿女
父母们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不知起过多少早,贪过多少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
啊!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游子吟》吧!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习作:我想对您说
教学目标
确定说的对象和想要说的话,学习用书信的形式与父母进行交
2能够做到叙述有条理,语句连贯,注意用具体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
3.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已的看法和感受
4.写完后能认真修改自已的作文,可以读给别人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重点
学会选用典型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
难点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已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教师指导习作,赏析范文。
2.学生选择素材,酝酿真情实感,真情诉说,真情交流。
一、多媒体课件导入,激发交际兴趣。
1.播放动画《当你还很小的时候》,并朗诵。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教你梳头发,教你做人的道理
2.他们指谁?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想到了些什么?
3.生自由发言,初步感受父母的爱。
4.教师引导过渡: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的爱。
面对着爸爸和妈妈,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可是,有些话说不出口,有些话不方便说,那怎么办?依我说,把你想说
的写成一封信是个不错的选择。
(教师板书:我想对您说)
二、出示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中的习作内容以及写作要求。
2.学生读内容,明确任务和要求。
多媒体课件出示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习作任务,既直观形象,又灵活机动,还可。
以重复使用,时时提醒、指导学生的写作习作指导。
(1)“对谁说”这个问题好解决,只有两个选择,即爸爸或妈妈。
关键是“说什么”。
可以说父母是如何爱我们的;说自已内心的苦闷和烦恼;说对父母的建议或劝诫;说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不论说什么,都要真实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板书:写真事吐真情)
(2)选材训练。
小调查:平时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同学有多少?教师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模拟练习:提出一个话题,模拟与父母诉说,如:爸爸,,我真的很伤心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向爸爸诉说。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诉说引导:说事情,讲具体。
(教师板书:说事情,讲具体)
(3)阅读引路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篇范文,分析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情,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的,以此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2.构思(如何安排材料):有条理,有中心。
(教师板书)
(1)凡是生活中令你有所感触的事情都可以向父母倾诉,可以是以前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刚刚发生的事。
在叙事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按照顺序并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写具体、写详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阅读引路: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篇范文,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写作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构思。
(3)列提纲,巧构思。
①以“感恩”为主题,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②以“沟通”为主题,从孝敬父母和为父母着想两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③以“诉说烦恼”为主题,将成长中、学习中的困惑和烦恼告诉父母,寻找解决方式。
(4)交流修改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作文该写什么,怎么写,并且列出了提纲,为下步的写作做好了铺垫,为了让同学们的作文更具体生动,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选择素材,争取使文章的材料更丰富,更贴近生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个性习作,彰显自我。
2.引导交流,赏析修改。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构思酝酿,草拟习作。
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教师随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并加以指导、解决。
二、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课件出示几位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说说你最欣赏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和
你对这篇习作的修改意见。
重点看看这篇文章的材料是不是来自生活,是否真实;文章有
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
2.教师随机指导讲评,以激励为主
3.学生互评,修改习作。
三、范文赏析
经过写作前的认真观察和积累,以及精心的组织和认真的写作,我们的这篇作文写完了。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对说明文又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能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语法也准确、生动,内容富有一定的条理。
希望同学们继续培养自
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把生活变成自己习作的源头活水。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应该没想到我会给你们写信吧?其实我给你们写信,是想对你们说一些我的心里话,希望你们今后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妈妈,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希望您不要再过分地溺爱我,因为我需要磨炼。
长期以来,每次上学前,您都帮我把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我几乎没有自已收拾过书包。
有一次,您出差到外地去了,我便自已收拾书包去上学。
到了学校整理学习用品时,我才发现自己的一本数学练习册落在了家里,顿时,我懊恼不已。
妈妈,希望您能适当地放开您的双手,让我有机会锻炼自已,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我的成长。
爸爸,您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让我很敬佩。
但是,每当您“吧嗒吧嗒”地抽烟时,您考虑过我和妈妈的感受吗?香烟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您抽烟不仅危害着自己的健康,还在损害他人的健康。
您知道吗?为了让您戒烟,我和妈妈煞费苦心,我们把家里所有的烟都藏起来了,可您还是会在外边买。
爸爸,您就听听我和妈妈的劝告吧!爸爸,戒烟!为了您自已,也为了我和妈妈的健康,戒烟吧!爸爸妈妈,以上就是我想对你们说的心里话,希望你们能够接纳。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儿子:吴漾
5月18日
四、小结。
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
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
回家后,请把它读给父母听。
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认真改一改,并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文章巧妙的结尾方法
3.学习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4.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5.积累有关勤俭的名句。
重点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难点1.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