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解题技巧
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压轴题
1.如图,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矩形区域abcd ,bc 长度为2L ,cd 长度为1.5L ,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efcd 区域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绝缘小球A 静止在磁场中f 点.abfe 区域存在沿bf 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26qB L
m
;质量为km 的不带电绝缘小球P ,以大小为qBL m 的初速度沿bf 方向运动.P 与A
发生弹性正碰,A 的电量保持不变,P 、A 均可视为质点.
(1)求碰撞后A 球的速度大小;
(2)若A 从ed 边离开磁场,求k 的最大值;
(3)若A 从ed 边中点离开磁场,求k 的可能值和A 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答案】(1)A 21k qBL v k m =⋅+(2)1(3)57k =或13
k =;32m t qB π=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P 、A 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 P 和v A ,P 碰前的速度为qBL v m
= 由动量守恒定律:P A kmv kmv mv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22P A 111222
kmv kmv mv =+ 解得:A 21k qBL v k m
=
⋅+
(2)设A 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半径为R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A A mv qv
B R
= 解得:21
k
R L k =
+ 由公式可得R 越大,k 值越大
如图1,当A 的轨迹与cd 相切时,R 为最大值,R L = 求得k 的最大值为1k =
(3)令z 点为ed 边的中点,分类讨论如下:
(I )A 球在磁场中偏转一次从z 点就离开磁场,如图2有
222()(1.5)2
L
R L R =+-
解得:56
L R = 由21k R L k =
+可得:5
7
k =
(II )由图可知A 球能从z 点离开磁场要满足2
L
R ≥
,则A 球在磁场中还可能经历一次半
圆运动后回到电场,再被电场加速后又进入磁场,最终从z 点离开.
如图3和如图4,由几何关系有:22
23()(3)22
L R R L =+-
解得:58L R =或2
L R = 由21k R L k =
+可得:511k =或13
k = 球A 在电场中克服电场力做功的最大值为222
6m q B L W m =
当511k =时,A 58qBL v m =,由于2222222
A 12521286q
B L q B L mv m m ⋅=>
当13k =时,A 2qBL v m =,由于2222222
A 1286q
B L q B L mv m m
⋅=<
综合(I )、(II )可得A 球能从z 点离开的k 的可能值为:57k =或1
3
k = A 球在磁场中运动周期为2m
T qB
π= 当13k =时,如图4,A 球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34
t T = 即32m
t qB
π=
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一个半径R =0.2m 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 =1.0T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该磁场区域的右边缘与y 坐标轴相切于原点O 点。

y 轴右侧存在一个匀强电场,方向沿y 轴正方向,电场区域宽度l =0.1m 。

现从坐标为(﹣0.2m ,﹣0.2m )的P 点发射出质量m =2.0×10﹣9kg 、带电荷量q =5.0×10﹣5C 的带正电粒子,沿y 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磁场,速度大小v 0=5.0×103m/s (粒子重力不计)。

(1)带电粒子从坐标为(0.1m ,0.05m )的点射出电场,求该电场强度;
(2)为了使该带电粒子能从坐标为(0.1m ,﹣0.05m )的点回到电场,可在紧邻电场的右侧区域内加匀强磁场,试求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1)1.0×104N/C (2)4T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解析】 【详解】
解:(1)带正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20
0v qv B m r
=
可得:r =0.20m =R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知道,带电粒子恰从O 点沿x 轴进入电场,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到达电场边缘时,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 根据类平抛规律可得:2012
l v t y a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Eq ma = 联立可得:41.010E =⨯N/C
(2)粒子飞离电场时,沿电场方向速度:30
5.010y qE l
v at m v ===⨯m/s=0v
粒子射出电场时速度:0v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B '区域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半径:r '=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
v qvB m r '='
联立可得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4mv
B qr '=
='
T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所加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3.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例如:正电子就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电子相比较,质量相等、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如图是反物质探测卫星的探测器截面示意图.MN 上方区域的平行长金属板AB 间电压大小可调,平行长金属板AB 间距为d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MN 下方区域I 、II 为两相邻的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宽度均为3d ,磁感应强度均为B ,ef 是两磁场区的分界线,PQ 是粒子收集板,可以记录粒子打在收集板的位置.通过调节平行金属板AB 间电压,经过较长时间探测器能接收到沿平行金属板射入的各种带电粒子.已知电子、正电子的比荷是b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电磁场的边缘效应.
(1)要使速度为v 的正电子匀速通过平行长金属极板AB ,求此时金属板AB 间所加电压U ;
(2)通过调节电压U 可以改变正电子通过匀强磁场区域I 和II 的运动时间,求沿平行长金属板方向进入MN 下方磁场区的正电子在匀强磁场区域I 和II 运动的最长时间t m ; (3)假如有一定速度范围的大量电子、正电子沿平行长金属板方向匀速进入MN 下方磁场区,它们既能被收集板接收又不重叠,求金属板AB 间所加电压U 的范围.
【答案】(1)Bvd (2)Bb π(3)3B 2d 2b <U <22
1458
B d b
【解析】 【详解】
(1)正电子匀速直线通过平行金属极板AB ,需满足 Bev=Ee
因为正电子的比荷是b ,有 E=
U
d
联立解得:
u Bvd =
(2)当正电子越过分界线ef 时恰好与分界线ef 相切,正电子在匀强磁场区域I 、II 运动的时间最长。

4
T t =
m t =2t
2
111
v ev B m R =
T =122R m
v Be
=ππ 联立解得:t Bb
π
=
(3)临界态1:正电子恰好越过分界线ef ,需满足 轨迹半径R 1=3d
1ev B =m 2
11
v R
1
1U ev B e
d
=⑪ 联立解得:2
2
13U d B b =
临界态2:沿A 极板射入的正电子和沿B 极板射入的电子恰好射到收集板同一点 设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R 1 有(R 2﹣
14
d )2+9d 2=22R 2Bev =m 22
2
v R
Be 2v =
2
U e d
联立解得:
2221458
B d b
U =
解得:U 的范围是:3B 2d 2
b <U <221458
B d b
4.如图,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外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P 是圆外一点,OP =3r 。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从P 点在纸面内垂直于OP 射出。

己知粒子运动轨迹经过圆心O ,不计重力。

求 (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粒子第一次在圆形区域内运动所用的时间。

【答案】(1)(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详解】
(1)找圆心,画轨迹,求半径。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①
易得:②
(2)设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为v,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进入圆形区域,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联立②③④解得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0y中,第I象限内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A(L,0)点有一粒子源,沿y轴正向发射出速率分别为υ、5υ、9υ的同种带电粒子,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B(0,L)、C(0,3L)、D(0,5L)放一个粒子接收器,B点的接收器只能吸收来自y轴右侧到达该点的粒子,C、D两点的接收器可以吸收沿任意方向到达该点的粒子.已知速率为υ的粒子恰好到达B点并被吸收,不计粒子重力.
(1)求第I 象限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
(2)计算说明速率为5v 、9v 的粒子能否到达接收器;
(3)若在第Ⅱ象限内加上垂直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磁场,使所有粒子均到达接收器,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1mv
B qL
=(2)故速率为v 5的粒子被吸收,速率为9v 的粒子不能被吸收(3)2217'(173)m B qL
=
-(或2(17317)'mv
B +=),垂直坐标平面向外
【解析】 【详解】
(1)由几何关系知,速率为v 的粒子在第Ⅰ象限内运动的半径为R L =①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2
1v qvB m R
=②
得1mv B qL
=
③ (2)由(1)中关系式可得速率为v 5、9v 的粒子在磁场中的半径分别为5L 、9L . 设粒子与y 轴的交点到O 的距离为y ,将5R L =和9R L =分别代入下式
222()R L y R -+=④
得这两种粒子在y 轴上的交点到O 的距离分别为3L 、17L ⑤ 故速率为v 5的粒子被吸收,速率为9v 的粒子不能被吸收.⑥
(3)若速度为9v 的粒子能到达D 点的接收器,则所加磁场应垂直坐标平面向外⑦ 设离子在所加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1R ,由几何关系有
15172917L L R L L
-=⑧
又221
(9)9v q vB m R ⋅=⑨
解得2217(517)mv B qL
=
-(或2(51717)mv
B +=)⑩
若粒子到达C 点的接收器,所加磁场应垂直于坐标平面向里
同理:21732917L L
R L L
-=
2
22
(9)9'v q vB m R ⋅=
解得2217'(173)m B qL
=
-(或2(17317)'mv
B +=)
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y 轴沿竖直方向.在x = L 到x =2L 之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比荷(
q
m
)为k 的带电微粒从坐标原点以一定初速度沿+x 方向抛出,进入电场和磁场后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离开电场和磁场后,带电微粒恰好沿+x 方向通过x 轴上x =3L 的位置,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带电微粒的初速度;
(3)带电微粒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
【答案】(1)g k (2)2g kB (3)222
2232(,)28g k B L L k B 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mg =qE ,又=q
k m
解得g E k
=
(2)由几何关系:2R cos θ=L ,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2
v qvB m r
= ;

cos y v v
θ=
在进入复合场之前做平抛运动:y gt =v
0L v t =
解得02g v kB
=
(3)由2
12
h gt =
其中2kBL t g = ,
则带电微粒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32O x L =; 222
'222sin 8O g k B L y h R k B g
θ=-+=-
7.如图,空间某个半径为R 的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它相邻的是一对间距为d ,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 。

一群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磁场的左侧以与极板平行的相同速度射入磁场。

不计重力,则
(1)离极板AB 距离为
2
R
的粒子能从极板上的小孔P 射入电场,求粒子的速度? (2)极板CD 上多长的区域上可能会有带电粒子击中?
(3)如果改变极板的极性而不改变板间电压,发现有粒子会再次进入磁场,并离开磁场区域。

计算这种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入射粒子的速度qBR v m
=;(2)带电粒子击中的长度为222222B R d q x mU
=3)总时间122m dBR t t t qB U π=+=+ 【解析】
【详解】
(1)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
mv qvB r
=,解得mv r qB = 根据作图可解得,能从极板上的小孔P 射入电场,r R = 所以,入射粒子的速度qBR v m
= (2)所有进入磁场的粒子都能从P 点射入电场,从最上边和最下边进入磁场的粒子将平行极板进入电场,这些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 qU a m md
== 212
d at = 解得2
2md t qU
= 沿极板运动的距离2222B R d q x vt mU
== 有带电粒子击中的长度为222222B R d q x mU
= (3)能再次进入磁场的粒子应垂直于极板进入电场,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122v dBR t a U
==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22
T t =,22R m T v qB ππ==
所以2m t qB π= 总时间122m dBR
t t t qB U π=+=+
8.如图所示的xOy 坐标系中,Y 轴右侧空间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Q 1、Q 2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L)、(0,-L),坐标为(-33
L ,0)处的C 点固定一平行于y 轴放置的绝缘弹性挡板,C 为挡板中点.带电粒子与弹性绝缘挡板碰撞前后,沿y 轴方向分速度不变,沿x 轴方向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现有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在P 点沿PQ 1方向进入磁场,α=30°,不计粒子重力.
(1)若粒子从点Q 1直接通过点Q 2,求:粒子初速度大小.
(2)若粒子从点Q 1直接通过坐标原点O ,求粒子第一次经过x 轴的交点坐标.
(3)若粒子与挡板碰撞两次并能回到P 点,求粒子初速度大小及挡板的最小长度.
【答案】(1)
233qBL m (2)(303
L ,)(3)49L 【解析】
(3)粒子初速度大小为,挡板的最小长度为
试题分析:(1)由题意画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小为R 1,由几何关系得R 1cos30°=L (1)
粒子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2) 解得:...(3) (2)由题意画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设其与x 轴交点为M ,横坐标为x M ,由几何关系知:2R 2cos30°=L (4)
x M =2R 2sin30° (5)
则M 点坐标为() (6)
(3)由题意画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丙所示,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小为R 3,
偏转一次后在y 负方向偏移量为△y 1,由几何关系得:△y 1=2R 3cos30° (7)
为保证粒子最终能回到P,粒子每次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PQ2连线平行,与挡板碰撞后,速度方向应与PQ1连线平行,每碰撞一次,粒子出进磁场在y轴上距离△y2(如图中A、E间距)可由题给条件得:
(8)
当粒子只碰二次,其几何条件是:3△y1﹣2△y2=2L (9)
解得: (10)
粒子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11)
解得: (12)
挡板的最小长度为: (13)
解得: (14)
9.同步加速器在粒子物理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其基本原理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M、N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A(不计重力)从M 板小孔飘入板间,初速度可视为零,每当A进入板间,两板的电势差变为U,粒子得到加速,当A离开N板时,两板的电荷量均立即变为零.两板外部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在磁场作用下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R远大于板间距离,A经电场多次加速,动能不断增大,为使R保持不变,磁场必须相应地变化.不计粒子加速时间及其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电磁辐射,不考虑磁场变化对粒子速度的影响及相对论效应.求
(1)A运动第1周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
(2)在A运动第n周的时间内电场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若有一个质量也为m、电荷量为+kq(k为大于1的整数)的粒子B(不计重力)与A 同时从M板小孔飘入板间,A、B初速度均可视为零,不计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均不变,下图中虚线、实线分别表示A、B的运动轨迹.在B的轨迹半径远大于板间距离的前提下,请指出哪个图能定性地反映A、B的运动轨迹,并经推导说明理由.
【答案】(1);(2);(3)A图能定性地反映A、B
运动的轨迹;
【解析】
试题分析:(1)设A经电场第1次加速后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A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联立解得:③
(2)设A经n次加速后的速度为v n,由动能定理得

设A做第n次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n,有

设在A运动第n周的时间内电场力做功为W n,则

在该段时间内电场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联立解得:⑧
(3)A图能定性地反映A、B运动的轨迹.
A经地n加速后,设其对应的磁感应强度为B n,A、B的周期分别为、,综合②⑤式并分别应用A、B的数据得
由上可知,是的k倍,所以A每绕得1周,B就绕行k周.由于电场只在A通过时存在,故B仅在与A同时进入电场时才被加速.
经n次加速后,A、B的速度分别为、,结合④式有
由题设条件并结合⑤式,对A有
设B的轨迹半径为,有
比较以上两式得
上式表明,运动过程B的轨迹半径始终不变.
由以上分析可知,两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A所示.
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平均功率
10.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真空状态下,脉冲阀P 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自a 板小孔进入a 、b 间的加速电场,从b 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 、N 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已知元电荷电量为e ,a 、b 板间距为d ,极板M 、N 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 .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 板时的初速度.
(1)当a 、b 间的电压为1U 时,在M 、N 间加上适当的电压2U ,使离子到达探测器.请导出离子的全部飞行时间与比荷K (ne K m
=)的关系式. (2)去掉偏转电压2U ,在M 、N 间区域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若进入a 、b 间所有离子质量均为m ,要使所有的离子均能通过控制区从右侧飞出,a 、b 间的加速电压1U 至少为多少?
【答案】(1)离子到达探测器的时间12111222m m t t t d L neU neU KU =+=+= (2)22min
2532eL B U m
= 【解析】 思路点拨(1)带电粒子先在电场中加速,然后经过偏转电场偏转,加速电场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以表示出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示出时间.在偏转电场中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因此可以表示出时间,这样就可以得出总时间与比荷的关系.
(2)当加上磁场时,经过找圆心、求半径以及几何关系可以求得电压.
(1)由动能定理:2112
neU mv = n 价正离子在a 、b 间的加速度11neU a md =
在a 、b 间运动的时间1112v m t d a neU =
= 在MN 间运动的时间2L t v
= 离子到达探测器的时间12111
222m m t t t d L neU neU KU =+=+=
(2)假定n 价正离子在磁场中向N 板偏转,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设轨迹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2
v nevB m R
= 离子刚好从N 板右侧边缘穿出时,由几何关系:222()2
L R L R =+- 由以上各式得:22
12532neL B U m
= 当n =1时1U 取最小值22min 2532eL B U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