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成武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成武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后答案栏内)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B.馒头上长出的“白毛”
C.雨后出现的彩虹D.弹钢琴的机器人
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是()
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环境的刺激能够作出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3.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这说明了生物的()
A.遗传现象B.适应现象C.生长现象D.变异现象
4.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D.人类的大量捕杀
6.生物圈的范围是()
A.海平面以上20千米
B.全部在岩石圈
C.海平面以上20千米和海平面以下20千米之间
D.海平面以下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7.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当地的有关环境污染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来了解当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A.调查法B.观察法
C.实验法D.模拟法与实验法相结合
8.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

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A.发现并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9.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以下几组对照设置不合理的是()
A.光照与黑暗B.潮湿与干燥
C.光照与潮湿D.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
10.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移动玻片标本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大光圈D.调节细准焦螺旋
1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完整的13.下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4.一台目镜是12×,物镜是40×的显微镜,其物像放大倍数是
A.42 B.50
C.240 D.480
15.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11084米)里有鱼虾类生存,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
A.没有二氧化碳 B.温度太低
C.没有阳光 D.没有无机盐
16.光学显微镜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17.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18.用显微镜观物像时,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是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19.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q B.b C. d D.p
20.在研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
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以上选择题答案栏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注明外,每处1分,共30分)
21.(8分)请将左右两侧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蜻蜓点水、母鸡生蛋A.应激性
②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③吃话梅时分泌唾液B.生长
④花朵受昆虫刺激而收拢
⑤小狗长成大狗C.繁殖
⑥小麦结出种子
⑦植物光合作用D.新陈代谢
⑧动物呼吸作用
22.(5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词中提到的生物有。

(2)它们的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3)既能生活在岩石圈又能生活在水圈里的生物是。

(4)青蛙的数量日趋减少,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对此,你的建议是。

23.(5分)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曲颈瓶”实验示意图。

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进行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
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
都是()
A.瓶子B.微生物C.肉汤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24.(6分)右图是显微镜和小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请回答:
(1)[8]的结构名称是,其作用
是。

(2)具有放大物像作用的结构是[ ]
和[ ] 。

(3)若使物像甲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调整后,观察到物像乙,要使物像乙更加清晰,应调节[ ] 。

20.(5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实验中,选择鼠妇做实验。

取一个厚实的纸盒,一侧盖上纸板(阴暗),一侧盖上玻璃板(明亮),在两侧的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填写下表,统计10次。

(1)实验的变量是。

(2)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其作用是。

(3)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

(4)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结论: 。

(5)该兴趣小组还可以探究非生物因素中的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分)
高考一轮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