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于防患核反应堆被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于防患核反应堆被毁
1975年,伊拉克与法国、意大利签署“核子合作协定”,引入法、意核反应堆设备和技术,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约20公里处建立一座核反应堆,计划在1981年7月1日投入使用。
以色列对伊拉克引入核技术既担忧又愤怒,他们视此为对自己生存的最大威胁。
一方面,他们积极通过外交手段劝说法、意放弃向伊拉克提供核技术;一方面他们公开扬言通过一切手段对核反应堆进行破坏。
1981年,以色列前国防部长魏茨曼威胁伊拉克说:如果伊拉克不放弃建造核反应堆,总理情愿采取一次“冒险行动”。
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威吓嗤之以鼻,照旧我行我素。
但是,伊拉克人太麻痹了,他们对以色列的警告竟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防御,而以色列人则紧锣密鼓地制定了代号为“巴比伦行动”的偷袭计划,挑选了24名最优秀的飞行员,抽掉了14架最先进的战斗机(6架F-15,8架F-16),有曾参加过1967年、1970年和1973年三次阿以战争的一名上校飞行员任该次行动的总指挥。
1981年6月7日下午4时,以色列战机从埃齐翁机场起飞,沿沙特阿拉伯、约旦边境的起伏地作波浪式超低空飞行。
沙特的雷达敏锐地发现了以色列的机群并命令以机通报身份。
以色列的飞机涂有战时伪装颜料和约旦空军标记,飞行员以流利的阿拉伯语回答:“约旦空军。
”“例行飞行!”约旦雷达也发现了以色列的机群,但由于以机编队密集,在雷达屏幕上显示出的模糊亮点好似一架大型运输机,以色列飞行员机智地用国际民航通用美语回答:“民航机”沙特和约旦都被以机飞行员的回答所骗过,不再过问以机。
以机随后关闭了无线电。
悄悄向伊拉克飞去。
伊拉克时间18时30分,以色列机群飞临巴格达上空,发现了巴格达东南面矗立的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的四周有高炮和地对空导弹保护,但是,直到F-16进入轰炸航路,伊拉克的防空系统仍未发现以色列机群。
F-16在F-15的掩护下,精确无误地向反应堆发射了两枚电脑制导的“灵巧”炸弹,炸穿了混泥土结构的圆形屋顶,然后,将一颗又一颗炸弹投入了被炸开的缺口。
两分钟后,反应堆的圆形顶塌落,原子防护罩被摧毁,价值4亿美元的核反应堆彻底报废了。
伊拉克疏于防患,终尝苦果。
核反应堆保护部队被以色列的突袭炸昏了头,高射炮胡乱地开了一通炮,而导弹部队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以色列机群就在无一损失的情况下迅速飞离了伊拉克的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