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品读史记的心得体会(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品读史记的心得体会
中国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寒假里,我读了史记,仿佛看到了野心未泯的庞涓,乐于助人的信陵君,百步穿杨的李广……
《史记》中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喜爱。
那是项羽的故事。
项羽他十分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自以为可以取代秦始皇,而且他总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死在了东城。
他还不知道他错在哪儿,仍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天意,并不是自己用兵的失误。
但项羽身上有一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他在东城决战的时候,宁可死在战场上,也绝不当逃兵溜回江东。
李清照曾经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读完《史记》,我懂了许多,从信陵君的故事中让我懂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同伴,就必须乐于助人,待人温和,当朋友有危险的时候会为同伴出谋划
策。
从项羽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有好几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碰到了一些拦路虎,我并没有绞尽脑汁去思考,而是当个可耻的逃兵,直接跳过去了,甚至可能我连题目也没读清。
读了项羽的故事后,我回想起来,真愧疚呀!
《史记》中有许多爱国的伟人,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一样。
我们既不能像屈原那样国亡就投江自尽,也不能像子贡那样凭着三寸不烂金舌影响七国的发展然后以此拯救鲁国,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譬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餐巾纸,建议随身携带手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但
如果大家都做到的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国家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还拓展了我的课外知识,更让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可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年品读史记的心得体会(2)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史书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2023年我有幸品读了《史记》,让我对其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首先,通过品读《史记》让我对于古代历史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史记》以“纪传体”写成,以纪事和传记的形式介绍了从夏朝到西汉的历史,囊括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通过这本史书,我了解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人民生活等众多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其次,品读《史记》让我对于古代人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人物包括了众多的君主、政治家、军事家、文人等等,其中不乏一些被后世尊称为“圣贤”的人物。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了解,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勇气。
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历史并不是由个别英雄所创造的,而是众多人的努力和智慧的结晶。
另外,品读《史记》也让我认识到了古代智慧和思想的深远。
《史记》中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平,更多的是通过这些事件和人物来阐述一些思想和智慧。
例如,《史记》中有关
“德教”的篇章,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观点,强调了君主的德行对于国家命运的影响。
《史记》还记载了一些治国理政的思想,如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李斯的法家思想等等。
通过这些记载,我深刻感受到古代智慧和思想的博大精深。
同时,品读《史记》也让我对于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历史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不断前行的源泉。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国家的底蕴,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规律,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
《史记》所提供的历史素材和历史视角,正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宝贵资源。
然而,品读《史记》也让我意识到了史书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史记》是司马迁个人的著作,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体系的渗入。
史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注重的是故事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会以个人的立场和观点来衡量历史事件和人物。
因此,在阅读史书时,我们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辨析,不能一味地盲从。
综上所述,2023年我品读《史记》的心得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更全面了解古代历史,深入认识历史人物和思想,领悟到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明白了史书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通过阅读《史记》,我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历史的宝贵资源。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继续致力于学习历史,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