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摘要:概念设计可以为建筑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提供新的思维,同时也为建筑
设计中奇特建筑奠定了基础。
目前概念设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主流,其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引言
概念设计是结构设计的核心,是保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筑结构设计师
通过利用结构概念设计对结构的全部性能整体的把握,科学合理地判断计算分析
结果,确保工程符合既定的目标。
如今,概念设计对现今的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
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设计师将概念设计合理地融入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当中,在有效衡量设计师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稳
定性和坚固性,从而确保了高质量的高层建筑。
1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顾明思义,概念设计即以建筑工程师主观思想、判断力为前提,通过对前期
方案、体系布置等环节的合理设定,对建筑结构设计予以优化,在彰显设计方案
科学性和合理性特点的同时,最大限度上体现整体化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
用价值。
因此,以局部至整体的建筑结构设计格局,使其概念设计的作用尤为明显,具体可从以下两点进行阐述:(1)概念设计将用户需求作为建筑结构设计
的关键点,通过对用户多角度、多层次需求的综合分析,以目标实现为前提,完
成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在此过程中,因建筑项目设计的价值取决于用户认可度,
而概念设计正是以该种思想为准绳,将多元化建筑设计需求予以整合,最终实现
双赢的目的,但是,概念设计不仅将用户需求作为设计标准,而是以建筑设计“领路人”的角度,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体现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
(2)传统
建筑结构存在明显不足,如设计过程繁琐、设计方案前后矛盾等,尤其在计算机
系统全面应用的背景下,通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缩减设计人员工
作量,还可提升建筑设计效率。
但是,随着相关设计软件的大面积应用,其缺陷
也随之凸显,如设计人员过于依赖设计软件,对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产生忽视。
而概念设计可有效弥补传统建筑设计模式所带来的不足,要求设计人员在充分解
析设计内涵、设计本质的同时,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价值体现。
2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概念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优选原则
对于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其优选原则主要以结构体系优化、
结构布置优化两点入手。
前者应对建筑构件特性进行熟练掌握,并以建筑环境和
建筑荷载为依据,对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选择,再经细致判断分析的方式,对建筑
结构设计环节内在关联予以融合,以此在构建结构单元的基础上,以平面和线型、交叉与叠合的形式,完成建筑结构体系构建与优化工作。
后者应以建筑性能需求、意向表达为前提,对建筑水平、支承系统与基础系统予以优化设计,而建筑荷载力、地质条件和变形量、支承作法等指标对比分析,是对概念设计方案优越性、
合理性与科学性特征的确定。
2.2 空间、延性、强柱弱梁原则
空间原则:常规角度下,建筑物作为空间结构,需在结构设计中,遵循结构
空间合理性原则,如以在修复建筑结构自身科学性与安全性的同时,对其空间结
构予以优化。
延性原则:建筑延性应以延性系数的层面体现,即建筑结构变形量、屈服量
对比值,若比值越大,证明建筑延性越佳。
除此之外,建筑构件和建筑整体结构
间有着相互影响的特点,如建筑构件延性良好,其整体结构也具有较强的延性。
强柱弱梁原则:利用对建筑结构强柱弱梁设计理念的控制,可在强地震环境下,保证建筑结构安全与稳定,因此,可在建筑结构梁处布设框架塑性绞线。
3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完善计算理论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理论计算有其缺陷性与不可计算性,按照现行设计理论所
得的结果只存在控制度还达不到精确。
其中建筑设计的结构计算分析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荷载要依照结构的布置。
第二步,计算模型要确定好,进行计算构
件的内力与组合需要的结构体系要合理。
第三步,控制截面选择截面设计、验算
构件,加强建筑结构的刚度、强度与稳定性。
通过计算分析所得到的并非精确结果。
只是在当前设计结构规范理得到的控制。
只是尽可能的接近,但还达不到精
确的状态。
目前,在荷载确定时只对次要因素进行了忽略及简化。
要不然具不能
运用现有的计算手段来取得结果,如此简化所得结果的误差是必然的。
计算理论
运用的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例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内力计算主要是由
于弹性理论进行计算的方法,截面设计是塑性理论极限状态的一种设计方法,这
些矛盾使得计算结果和建筑结构实际的受力有很大的差别,要想弥补这种计算理
论缺陷,对那些无法计算的建筑结构的构件进行设计,需要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
做到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由于计算机的结果高度精密,设计师们常常会
对建筑结构的性能产生误解,因此,一定要提高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培养,才可
以真实客观的理解建筑结构的性能。
3.2灵活运用概念设计
在21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及,我国高层建筑工程逐渐开
始施工建设,那时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十分依赖计算程序的分析,并不重视建筑
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和概念设计相关的内容。
我们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师并没有亲自
体验结构分析的优势,尤其对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其繁重性就从这些技术
创新中体现出来,由于我国的结构工程师的警觉性缺失,使其运用的人工计算与
运用概念处理复杂的结构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把计算分析的“控制解”理解成了“精确解”。
我们在进行概念设计的时候,优秀的设计师才可以设计出具
备创新性能的、科学合理,并成本低的建筑项目。
在这个设计阶段是不能完全依
赖于计算机来完成,结构工程师只有依靠了所掌握的概念理论去加以灵活的运用,才能得到实现。
一般认为,概念设计做得好的结构工程师,随着他的不懈追求,
其结构概念将随他的年龄与实践的增长而越来越丰富,其设计作品也更加完美。
3.3抗震概念设计
运概念设计思想的运用拓宽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力性
是传统的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中所关注的,因此,混凝土的等级变高,配筋量变大,以致其造价也越来越高。
建筑结构的设计师们,往往只重视低于最
大的配筋率,进而导致肥梁、胖柱、深基础的情况时常发生。
目前我国在建筑结
构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研究是很不错的,隔震消能主要是在将柔性的隔震层设
置在基础层与主体层之间,并安设消能支撑的设备,在建筑物的上方设施反摆装置,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建筑物的顶部位移和其位移的方向相反,阻尼作用加大,使得建筑物振动速度降低,减少建筑物位移,进而降低地震作用效应。
其合理科
学的设计使得地震作用效应降低达60%,有效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这项研究
在国内外已经被应用。
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思想被越来越多设计师们所接受,在建筑结构设
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概念设计不仅仅可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
还可以有效激发出设计师们建筑设计水平,建筑结构设计师们将专业知识与实际
经验结合起来,对建筑结构工程项目进行简单估算,并对整个建筑结构设计进行
优化,做出经济合理、明确荷载传递的路径、简捷的设计方案,进而满足建筑工
程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密.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主要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04):132-133.
[2]余德胜.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05):43+48.
[3]段耀美.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0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