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阡中坝钴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第 2 期
西部探矿工程
0~5.0m
矿体底板:南华系上统南沱组(Nh3n):灰色、青灰色
含矿岩系特征
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Z1d)
块状冰碛砾岩。
底 部 灰 黑 色 含 钴 锰 白 云 岩 中 ,含 矿 岩 系 厚 约 1.0~
总体而言,矿区钴锰矿体厚度变化与含矿系陡山
沱组(Z1d)底部含钴锰白云岩厚度有一定相关性,一般
组;寒武系牛蹄塘组、金顶山组、高台组、石冷水组、娄
山关组;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湄潭组、宝塔组;志
留系石牛栏组;二叠系梁山组、栖霞组。
1.2
2.1
矿区地质
地层
矿区地表出露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地
层。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南华系中统铁丝坳组(Nh2t):灰色、浅灰色条带状
砂质板岩夹灰色粉砂岩,矿区未见底。
伏端。
质勘查局一总队)开展矿产调查工作时发现了中坝钴
石阡断层:走向北北东,长数十公里,石阡以北倾
锰矿点。1973 年,选定该矿点做找矿评价工作,进行了
向北西西,倾角 45°~75°,石阡以南倾向南东东,倾角
1∶5 千地质简测,对地表含矿层进行了初步的工程揭露
70°左右,断裂破碎带宽 20~150m。
0~3.2m
位高,锰也随之变高(图 2)。
0~1.2m
3.2
矿体规模、
形态、
产状
矿区只做了地表工程控制,共圈定 3 个钴锰矿矿
控制,矿体呈透镜状,倾向 65°~85°,倾角 12°~32°,地表
体,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含钴锰白云岩中,产状与地层
6.8m,其岩性剖面特征如下:
矿体顶板: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Z1d)灰黑色炭质
页岩
白云岩厚度大时不仅矿体厚度大,而且矿石品位相对
较高,而白云岩变薄时往往钴锰矿体厚度随之变薄,品
④深灰、黑色薄—中厚层含钴锰粘土岩,其中含黄
铁矿颗粒,
水平层理较发育。
③灰黑色含钴锰白云岩。
位相对降低;钴、锰两者的品位呈正相关关系,钴的品
页岩,含云母碎片,该层底部有细粒黄铁矿分布,局部
体为一倾向北东东的单斜,倾角 14°~40°。矿区南北两
见海绿石团块;上部为黄灰及灰绿色页岩和粉砂质页
端分别被北东向的甘溪断层和干河坝断层错切。
岩。厚约 24m。
寒武系第二统明心寺组(∈2m):南西段,斜贯
体,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含钴锰白云岩中有时夹有含钴锰质粘土岩夹层,矿体地表常风化
为钴锰土。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风化—沉积改造型钴锰矿床。
关键词:
石阡中坝;钴锰矿;地质特征;成因
中图分类号:P61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0)02-0140-04
石阡县中坝钴锰矿床位于石阡县城南约 9km,中
与评价,提交钴矿石远景资源量 73358.4t,钴金属量
红石断层:走向北东,长数十公里,在红石至花桥
26.45t[2]。由于锰无连续见矿工程,原资料未圈定锰矿
倾向南东,倾角 45°~70°,在花桥西南倾向北西,倾角
体。通过对前人工作成果和找矿实践的分析,总结本
80°左右。
区矿床地质特征,对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为本区
男(汉族),
贵州清镇人,
工程师,
现从事地质找矿勘查工作及技术管理工作。
2020 年第 2 期
141
西部探矿工程
质岩夹硅质页岩。厚约 80m。
寒武系纽芬兰统牛蹄塘组(∈1n):下部为灰色、浅灰
与其他层位为断层接触。
2.2
构造
色致密薄层含磷块岩结核硅质岩;中部为灰黑色炭质
矿区位于佛顶山背斜北东倾伏端,矿区范围内总
????????????????????????????????????????????????????????????????????????????????????????????????????????????????????????????????????????????????????????????????????????????????????????????????????????????????????????????????????????????????????????????上接第142页由于见锰矿的工程均为单工程无连续见锰矿工程出现原资料未圈出锰矿体
6.8m,局部含 1~2 层浅灰色细粒白云质灰岩或灰白色
(图 1)。区域上主要褶皱、断层如下:
佛顶山背斜:背斜轴向北东,两翼地层倾角 7°~
* 收稿日期:2019-07-03
薄层钙质粘土岩;为该区含矿层位。全层厚约 65m。
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y):灰黑色致密薄层状硅
第一作者简介:刘江(1987-),
矿区北西,走向 70°,倾向北西,倾角约 72°,长约 10km,
部,下部为灰色钙质页岩夹薄层状泥质石灰岩;中部为
断距约 100m,破碎带宽约 5m,该断层使矿区地层(包
深灰色细粒中厚层石灰岩。未见顶。
括含矿岩系)向北延伸段被错断。
奥陶系中统湄潭组(O2m):灰绿、黄绿色页岩、砂质
页岩为主夹泥质灰岩及薄层砂岩,仅出露于矿区北部,
南华系上统南沱组(Nh3n):灰色、青灰色块状冰碛
砾岩,底部为含砾绢云母板岩。厚 5~36m。
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Z1d):以黑色炭质页岩为
区域构造
主,顶部夹灰色细粒薄层状白云岩,含星点状黄铁矿;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铜仁开阔复式褶皱变形区中段
底部为灰色、浅灰色薄层细粒含钴锰白云岩,厚 1.0~
北缘,该区以北北东向的宽缓褶皱和断裂发育为特征
干河坝正断层:该断层实际为石阡断层南段,斜贯
矿区南东部,走向约 40°,倾向南东,倾角 70°,破碎带宽
142
②灰、浅灰色薄—中厚层含钴锰粘土岩,发育水平
数米不等,断距数十米至百余米。该断层使矿区地层
(包括含矿岩系)向南延伸段被错断。
3
0~4.5m
层理。
①灰黑色厚层块状含钴锰白云岩。
矿体特征
3.1
郭栗断层:走向北东,与红石枢纽断层大致平行,
进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长数十公里,为正断层,倾向北西,倾角 60°~80°。
1
2
区域地质
1.1
区域地层
区域范围内出露青白口系、南华系、震旦系、寒武
系、奥陶系、志留系及二叠系地层,缺失泥盆系、石炭系
[2]
地层 。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青白口系番召组、清水江
组;南华系铁丝坳组、南沱组;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
140
2020 年第 2 期
西部探矿工程
贵州石阡中坝钴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刘 江*,苏翠兰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
贵州 清镇 551400)

要:贵州石阡中坝钴锰矿床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Z1d)底部灰黑色含钴锰
白云岩中,矿区工作程度低,仅对地表含矿层进行了初步的工程揭露与评价,共圈定 3 个钴锰矿矿
55°,核部为白口系浅变质碎屑岩,翼部为白口系浅变质
坝镇以南约 3km 的那祥村。该矿床于 1958 年大炼钢铁
杂色碎屑岩、黑色炭质板岩。该背斜北西、南东翼分别
期间,曾被当地村民认为是铁矿,并进行开采。1972
被红石断层、石阡断层破坏。矿区位于该背斜北东倾
年,贵州冶金地质一队(现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