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野寨中学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寨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化学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N 14Na 23S 32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它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
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
2.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①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取氨水时氨气溶于水的导管;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
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8N A
B. 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 N A
C.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4.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 ==== 2HO—+H2↑+Cl2↑
B.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
C.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Ca2++HCO3—+OH—= CaCO3↓+H2O
D.Al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Al3++3H2O Al(OH)3+3H+
5.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仍无色的溶液中:CO32-、K+、ClO-、AlO2-
C.在c(H+)/c(OH-)= 1×1012的溶液中:NH4+、Ca2+、C1-、K+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SO42-
6.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CaCl2及C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2∶1
B.等质量的O2与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C.分别用H2O2、KMnO4分解制O2,当制得等质量O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2
D.10mL 0.3mol·L-1NaCl与30mL0.1mol·L-1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3
7.标准状态下,在四个干躁的烧瓶中分别充入:①纯净的氨气,②混有1/3体积空气的氯化氢气体,③纯净的NO2气体,④混有少量O2的NO2气体。
然后各做喷泉实验。
实验后,三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鉴别氯化铝和氯化镁溶液: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C.除去苯中的苯酚:向溶液中加入浓溴水,过滤
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在溴乙烷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再滴加硝酸银溶
9.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下列反应后能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的是()
A.向BaCl2与氯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向BaCl2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C.向Ba(NO3)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D.向NaHCO3与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NH3气体
11.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
①O3 + 2KI + H2O == 2KOH + I2 + O2②SiO2 + 2C == Si + 2CO
③SiO2 + 3C == SiC + 2CO ④4HCl + MnO2 == MnCl2 + Cl2↑ + 2H2O
A.仅有②B.仅有②④C.仅有②③④D.全都是
12.将3.72g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672mL混合气体。
将该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 B.4∶2∶1 C.1∶1∶1 D.2∶1∶1
13.下列有关化学事实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澄清透明的淀粉溶液和饱和食盐水
B .煮沸3MgCO 悬浊液,得到2Mg(OH)沉淀,说明32Ksp(MgCO )<Ksp[Mg(OH)]
C .电解3AlCl 水溶液,阴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说明3Al(OH)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D .气体甲通入溶液乙,溶液乙颜色褪去,说明气体甲一定具有漂白性
14.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B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C .在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D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于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会 造成所测盐酸浓度偏低的是 ( )
A .所用烧碱已部分潮解
B .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
C .向容量瓶中一次性转移氢氧化钠溶液
D .定容后,溶液液面最高点与刻度线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16.将足量的CO 2不断通入KOH 、Ba(OH)2、KAlO 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 2 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
2)
2)
2)
17.(6分)高温下,向1mol 赤热的硫化亚铜中通入足量的水蒸气,生成2mol 氢气,同时还生成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3)每生成1 mol H2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_______mol。
18.(4分)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给出物质的计量数不能改变)
(1)1 +6H+═ 2Fe3++ 3
(2)1 + 1Ca2+ + 2 ═ 1 CaCO3↓ + 1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19. (12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
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
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灼烧、、称量。
(4)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
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③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6)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 左右的铁。
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
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
FeSO 4·7H 2O 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服需用含 mg FeSO 4·7H 2O 的片剂。
20. (14分)某无色溶液X ,由Na +、Ag +、Ba 2+、Al 3+、Fe 3+、AlO 2—、CO 32—、SO 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气体A 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气体B 的成分是 。
(2)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方程式 。
(3)写出步骤②形成白色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 。
(4)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X 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只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后续实验就可以确 定该离子是否存在,该方法是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21、(6分)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3AsH 、24H SO 、3KBrO 、24K SO 、34H AsO 、2H O 和一种未知物质X 。
(1)、已知3KBrO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2)、已知0.2mol 3 KBrO 在反应中得到1mol 电子生成X ,则X 的化学式为: 。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
a .氧化性:334KBrO >H AsO
b .氧化性:343H AsO >KBrO
c .还原性:3AsH >X
d .还原性:3X>AsH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
22.(4分)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发生反应。
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2 g。
求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
23.(6分)将标准状况下4.48 L的CO2通入适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生成盐的质量为19.0 g。
(1)若要使生成的盐的质量变为25.2 g,应继续向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O2g。
(2)向生成的19.0 g的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某物质,充分反应后,减压低温蒸发得到纯净的21.2 g Na2CO3固体。
则:
①若只能加入0.05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或。
②若只能加入0.10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或。
化学试卷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7.(6分)(1)
(2) (3)
18.(4分)(1)1 +6H+═ 2Fe3++ 3
(2)1 + 1Ca2+ + 2 ═ 1 CaCO3↓ + 1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19. (12分)
(1)(1分)
(2)(2分)
(3)(各1分,共2分)
(4)(2分)
(5)①(1分)②(1分)③ (1分)
(6)(2分)mg
20、(14分)⑴(各1分,共2分)
⑵(4分)
⑶(2分)
⑷(4分),
(2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21、(6分)(1)(2)(3)(2分)
(4)(2分)
22.(4分)
23.(6分)(1)(2分)g
(2)①(2分)或
②(2分)或
野寨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化学答案
1.B 2.A 3.B 4.D 5.C 6.C 7.B
8.A
9.B
10.C
11.D
12.D
13.A
14.A
15.D
16.C
17.(1)Cu 2S +2H 2O 2Cu +2H 2↑+SO 2↑ (2)SO 2 (3)3
18.(1)Fe 2O 3 、H 2O (2)CO 2 、 OH -
、 H 2O 19. (共12分)
(1)将Fe 2+全部氧化为Fe 3+(1分)
(2)Fe 3++3OH —→Fe (OH )3↓(或Fe 3++3NH 3·H 2O→Fe (OH )3+3NH 4+)(2分) (3)洗涤、冷却(各1分,共2分) (4)0.07a (2分)
(5)①250mL 容量瓶(1分)②b (1分)③ b(1分) (6)69.5mg (2分)
20. (14分)⑴ CO 2 , NH 3(各1分,共2分)
⑵ CO 32- + 2H + ===H 2O + CO 2 ↑, AlO 2- + 4H + === Al 3+ + 2H 2O (4分) ⑶ Al 3+ +3HCO 3- === Al(OH)3 ↓+ 3CO 2 ↑ (2分) ⑷ CO 32- , AlO 2- ,Na + , SO 42- (4分)
向所得沉淀乙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若沉淀不完全溶解,则证明含有SO 42-.(2分)
21、(6分)(1)AsH 3 (2)Br 2 (3)a c (4) 22.(1)若残余8g 气体是O 2,则混合气体质量组成为m (H 2)=2g m (O 2)=24g (2)若残余8g 气体是H 2,则混合气体质量组成为m (H 2)=10g m (O 2)=16g 23.(1)4.4 (2)①Na 2O ,Na 2O 2 ②Na ,NaOH (填NaH 也可给分)
解析:4.48 L 标准状况下的CO 2与NaOH 反应若恰好生成Na 2CO 3,则应为21.2 g ,若恰好生成NaHCO 3,则应为16.8 g ,而19.0 g 介于二者之间,故19.0 g 盐应为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不难计算出Na 2CO 3为0.1 mol ,NaHCO 3为0.1 mol 。
(1)Na 2CO 3 + H 2O + CO 2=2NaHCO 3 △m (增重) 1 mol 44 g 62 g
0.1 mol 4.4 g 25.2 g -19.0 g
显然需通入4.4 g CO 2恰好使0.1 mol Na 2CO 3全变为NaHCO 3,刚好符合题给要求。
(2)依题意23233
0.1 mol Na CO 19.0 g 0.2 mol Na CO 0.1 mol NaHCO ⎧−−−−→⎨
⎩某种物质
即要将0.1 mol NaHCO 3变为0.1 mol Na 2CO 3,“某种物质”需满足3个条件:a.显碱性或能生成碱,b.需加入Na 元素,c.不能带来其它杂质。
而①中据Na 守恒0.05 mol 物质中需有0.1 mol Na ,故符合条件的只有Na 2O 或Na 2O 2,②中据Na 守恒0.1 mol 物质中需有0.1 mol Na ,故符合条件的可有Na 、NaOH 、Na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