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范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师类)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
.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教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数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教育学、心理学。
七、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观摩与见习、教育教学实习、毕业论文
八、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科技方法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教育研究方法、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有效教学专题。
九、毕业学分要求
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学分,其中理论学分(理论必修学分,理论选修学分),实践学分(含个综合教育学分)。
十、全学程教学时间安排
全学程教学时间安排
十一、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一)必修课总计学分
、普通教育学分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分
历史与民族理论政策教程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分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学分()自然科学学分
大学物理学分
实验物理学分()英语学分
21621A 大学英语(一)学分21622A 大学英语(二)学分21623A 大学英语(三)学分21624A 大学英语(四)学分()计算机信息技术学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分
程序设计基础 ()学分
信息检索与利用学分()体育学分
体育与健康(一)学分
体育与健康(二)学分
体育与健康(三)学分
体育与健康(四)学分()经济管理学分
管理学基础学分、专业教育学分
()学科基础学分
数学分析(Ⅰ)学分
高等代数(Ⅰ)学分
解析几何学分
数学分析(Ⅱ)学分
高等代数(Ⅱ)学分
数学分析(Ⅲ)学分()专业基础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概论学分
近世代数学分
微分方程学分
复变函数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分
微分几何学分
实变函数学分
心理学学分
教育学学分()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学分
初等数学研究学分
金融数学学分
数学实验学分
基础拓扑学学分
教师职业道德学分
数学学科教学论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教学观摩与见习学分
教育教学实习学分
毕业论文学分、综合教育学分
入学教育学分
军事训练学分
军事与国防教育学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分
公益劳动学分
形势与政策教育学分
社会志愿者工作学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分
创业意识教育学分
毕业教育与鉴定学分
(二)选修课总计学分
、自然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人文社会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专业综合教育类
专业基础拓展课
初等数论学分
竞赛数学学分
数学课件设计与制作学分
组合数学学分
数值分析学分
图论学分
线性规划学分
数学建模学分
矩阵论学分
数学史学分
教师教育类课
教师语言与行为艺术学分
教育哲学学分
教师仪态仪表专题学分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学分
教育研究方法学分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学分
中学生心理辅导学分
班级管理专题学分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学分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分
有效教学专题学分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分
教师专业发展学分
、网络学习课程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综合教育类
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计划(一)必修课总计学分
(二)选修课总计学分
、自然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学生自行选择。
、人文社会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学生自行选择。
、网络学习课程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学生自行选择。
、综合教育类
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21621A 大学英语(一) 必修大学计算机基础() 必修
体育与健康(一) 必修
管理学基础必修
数学分析(Ⅰ)必修
高等代数(Ⅰ)必修
解析几何必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概论必修
入学教育周学分必修
军事训练周学分必修
军事与国防教育必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学期开设
公益劳动学分必修,学期
社会志愿者工作学分必修,学期
小计周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
学时学时
说明历史与民族理论政策教程必修21622A 大学英语(二) 必修程序设计基础 () 必修
体育与健康(二) 必修
数学分析(Ⅱ)必修
高等代数(Ⅱ)必修
心理学必修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修,学期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学分
小计 () ()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
大学物理必修21623A 大学英语(三) 必修信息检索与利用必修
体育与健康(三) 必修
数学分析(Ⅲ)必修
近世代数必修
教育学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学分
小计 () ()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周必修
实验物理必修21624A 大学英语(四) 必修体育与健康(四) 必修
微分方程必修
复变函数必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
教师职业道德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学分
小计 () 周()
第三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必修微分几何必修
实变函数必修
数学学科教学论必修
现代教育技术必修
初等数学研究必修
教学观摩与见习周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 学分
小计 () 周()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创业意识教育必修教育教学实习周必修小计周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金融数学必修
数学实验必修
基础拓扑学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 学分
小计 () ()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毕业教育与鉴定必修毕业论文周必修小计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辅修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及相关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具备在学校从事教育、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分要求及结业要求
学生在修读该辅修专业期间必须获得学分,方可获得石河子大学颁发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辅修结业证书。
课程计划
培养方案制订人:倪科社培养方案审核人:孔蜀祥培养方案批准人:王维新
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物理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掌握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
.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教育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物理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
七、主要专业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综合物理实验、综合物理实验,综合物理实验、综合物理实验、综合物理实验、综合物理实验
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九、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创新设计实验、研究型实验
十、毕业学分要求
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学分,其中理论学分(理论必修学分,理论选修学分),实践学分(含个综合教育学分)。
十一、全学程教学时间安排
十二、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一)必修课总计学分
、普通教育学分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分
历史与民族理论政策教程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分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学分()英语学分
21621A 大学英语(一) 学分21622A 大学英语(二) 学分21623A 大学英语(三) 学分21624A 大学英语(四) 学分()计算机信息技术学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分
程序设计基础语言学分
信息检索与利用学分()体育学分
体育与健康(一) 学分
体育与健康(二) 学分
体育与健康(三) 学分
体育与健康(四) 学分、专业教育学分
()学科基础学分
高等数学学分
高等数学学分
高等数学学分
数学物理方法学分()专业基础学分
物理学专业概论学分
力学学分
热学学分
电磁学学分
光学学分
理论力学学分
电工学基础学分
电动力学学分
原子物理学学分
量子力学学分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分
基础物理实验学分
综合物理实验(力热电磁) 学分
综合物理实验(力热电磁) 学分
综合物理实验(光电类) 学分
电工基础实验学分()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学分
教育学学分
心理学学分
教师职业道德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学分
物理学科教学论学分
模拟电路基础学分
数字线路基础学分
固体物理学学分
综合物理实验(电子) 学分
综合物理实验(模电) 学分
综合物理实验(近代物理) 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教学观摩与见习学分
教育教学实习学分
毕业论文学分、综合教育学分
入学教育学分
军事训练学分
军事与国防教育学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分
公益劳动学分
形势与政策教育学分
社会志愿者工作学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分
创业意识教育学分
毕业教育与鉴定学分
(二)选修课总计学分
、自然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人文社会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专业综合教育类
学科知识拓展模块
理论力学专题学分
量子力学专题学分
电动力学专题学分
当代物理前沿学分
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学分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学分
电磁学专题学分
非线性光学基础学分
计算机算法学分
计算物理学分交叉学科模块
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学分
激光器件与技术学分
数据分析初步学分
等离子体初步学分
半导体物理学分
医学影像物理学学分
生物物理导论学分
实用科学计算软件学分
创新设计实验学分
研究型实验学分教师教育模块
物理学史学分
概率与统计学分
教师语言与行为艺术学分
教育哲学学分
教师仪表仪态专题学分
中学生心理辅导学分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学分
教育研究方法学分
有效教学专题学分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学分
班级管理专题学分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学分
中学生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分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分
教师专业发展学分
修读要求:本专业设置三个专业选修模块,建议教师教育模块至少修读学分。
、网络学习课程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综合教育类
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物理学专业课程计划(一)必修课总计学分
(二)选修课总计学分
、自然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人文社会科学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专业综合教育类
、网络学习课程类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综合教育类
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物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21621A 大学英语(一) 必修大学计算机基础() 必修
体育与健康(一) 必修
高等数学必修
物理学专业概论必修
力学必修
基础物理实验必修
军事训练周学分必修
军事与国防教育必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
公益劳动学分必修学期开设
社会志愿者工作学分必修学期开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学期开设
入学教育周学分必修
小计周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历史与民族理论政策教程必修21622A 大学英语(二) 必修程序设计基础语言必修
体育与健康(二) 必修
高等数学必修
热学必修
电磁学必修
心理学必修
形势与政策教育学分必修学期开设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学分
小计 ( ) ()
第二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
学时学时
说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21623A 大学英语(三) 必修信息检索与利用必修
体育与健康(三) 必修
高等数学必修
光学必修
电工学基础必修
综合物理实验(力热电磁) 必修
综合物理实验(力热电磁) 必修
电工基础实验必修
教育学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学分
小计 () ()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周学分必修第四学期暑假21624A 大学英语(四) 必修体育与健康(四) 必修
数学物理方法必修
理论力学必修
综合物理实验(光电类) 必修
教师职业道德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学分
小计 () 周()
第三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必修现代教育技术必修
物理学科教学论必修
电动力学必修
原子物理学必修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必修
教学观摩与见习周学分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 学分
小计 () 周 ()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创业意识教育学分必修教育教学实习周学分必修小计周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量子力学必修
模拟电路基础必修
数字线路基础必修
固体物理学必修
综合物理实验(电子) 必修
综合物理实验(模电) 必修
综合物理实验(近代物理) 必修
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学分
小计 () ()
夏季学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说明
毕业教育与鉴定学分必修毕业论文周学分必修小计
物理学专业专业辅修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知识面较宽,具备学习新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初步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和常用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分要求及结业要求
学生在修读该辅修专业期间必须获得学分,方可获得石河子大学颁发的物理学专业辅修结业证书。
课程计划
培养方案制订人:海宾培养方案审核人:孔蜀祥蔡文伯培养方案批准人:王维新
地理科学专业(师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兼具自然、人文和技术等学科特点。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科学的基本能力和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以及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技能。
通过课程模块集成,努力体现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及其相互作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数学、物理、经济、生物、历史等的基本素养;
.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于团队合作;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地理学教育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地质与地貌学、地图与测量学、地球概论、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气象学与气候学、综
合自然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计量地理学、世界经济地理。
七、主要专业实验
测量学实习、应用课程设计、遥感应用课程设计、专题地图编制、计量地理学实习。
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质地貌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地理实习、人文地理实习)、地理教育教学实习、毕业论文。
九、创新能力培养环节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环节包括实施导师制并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并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等。
十、毕业学分要求
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学分,其中理论学分(理论必修学分,理论选修学分),实践学分(含个综合教育学分)。
十一、全学程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