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除萌处理对杉木迹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除萌处理对杉木迹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肖世栋
【摘要】[目的]调查不同除萌处理对杉木迹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幼林内的除萌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方法]调查不同除萌处理(二次除萌、一次除萌、不除萌)对闽西地区山地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马尾松树高、胸径、枝下高的影响。
[结果]在二次除萌、一次除萌和不除萌处理下,马尾松树高、胸径和枝下高产生了极显著差异;二次除萌处理有利于马尾松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发育;一次除萌有利于马尾松枝下高生长发育。
[结论]在杉木采伐迹地营造其他树种人工林有利于林地的发展,但是要加强杉木伐桩萌发条的处理。
%Objec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sprouts removal treatments on the growth of Pinus massoniana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utover land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sprouts removal technology in P.massoniana young forest.[ Method]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prouts removal treatments on the growth of P.massoniana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utover land in western Fujian. [Result] Under the treatments of second sprouts removal, first sprouts removal and no sprouts removal, ther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lant height,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increment under branch height.The second sprouts removal treatment was helpful to the growth of plant height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of
P.massoniana.The first sprouts removal treatment was helpful to increment under branch height.[ Conclusion] Planting other tree plantations in
nceolata cutover land is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land.But
the germina-tion condition of P.massoniana stump should be strengthened.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27
【总页数】2页(P175-176)
【关键词】杉木迹地;除萌处理;马尾松;生长
【作者】肖世栋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尤溪36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8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南方地区有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杉木采伐后其树桩处理极不容易,杉木根系强大,易生不定根,萌芽更新能力亦强,可重新生出强壮萌蘖,对新造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土壤温度是影响杉木伐桩上休眠芽初始萌发期的直接主导因素,而光照仅是间接因素[1];初春采伐杉木,其伐桩最易萌发[2];大径级伐桩上的萌条生长最好,萌发条生长速度高于小径伐桩,低伐桩更有利于杉木萌发条生长[3]。
国内外
学者针对杉木伐桩萌发条管理提出了很多建议[4-6]。
笔者以福建省尤溪县八字桥
乡洪田村八丘洋山场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
为研究地,采取不同除萌方式处理马尾松林中的杉木伐桩萌发条,调查不同除萌处理对杉木采伐迹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可为马尾松幼林内的除萌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八字桥乡地处尤溪县西部边陲,与大田县、沙县毗邻,是闽江支流尤溪河的发源地
之一。
全乡平均海拨600多m,年平均气温16 ℃,无霜期240 d,属亚热带东
南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美,有文笔峰、柳塘库区等风景旅游资源,是福建省“环
境优美乡镇”。
全乡林地面积6 230.80 hm2,森林覆盖率达81.1%,主要造林树种为杉木、马尾松和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在2007年秋冬季皆伐的八丘洋山场人工第一代杉木林采伐山场,对采伐后的迹地进行全面清理,砍除灌木丛,集中烧毁枯枝落叶。
对山地进行带状整地,按照2
m×3 m的行间距挖穴种植1年生马尾松实生苗,在造林前3年进行常规化抚育管理。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同坡向同坡位相同立地条件分别设立A、B、C共3个区组,每个区组里分别设置3个20 m×30 m的林地,分别对A、B、C这3个区组内林地采取一次除萌、二次除萌和不除萌处理。
处理①二次除萌:第1次除萌于2009年4月进行,对杉木伐桩进行彻底除萌,不保留杉木萌发条,第2次除萌于2011年4月进行,不保留任何杉木萌发条。
处理②一次除萌:于2011年4月进行,
不保留任何杉木萌发条。
处理③不除萌:不进行任何处理。
2014年6月,对3种除萌处理下3个区组内的马尾松树高、胸径、枝下高进行测量。
3.1 马尾松树高由表1可知,二次除萌处理马尾松树高平均为6.03 m,一次除萌处理树高为5.13 m,不除萌处理树高为
4.33 m。
二次除萌处理马尾松树高最高,比一次除萌处理高0.90 m,比不除萌处理高1.70 m,除萌次数越多,越有利于马尾松树高增长,不除萌处理条件下,杉木伐桩萌发条比马尾松实生苗长得更快。
对树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杉木的不同除萌强度,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呈极显著差异。
3.2 马尾松胸径由表1可知,二次除萌马尾松胸径生长最快,平均为8.20 cm,其次为一次除萌处理(6.10 cm),长势最差的是不除萌处理(
4.73 cm)。
除萌处理下,马尾松生长快速,主要是马尾松为阳性树种,杉木萌发条减少,马尾松种间竞争减
少,不除萌区组,已形成马尾松、杉木混交林,林分结构复杂,林分中树木密度过大,造成部分马尾松长势极差,林相不好。
对胸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杉木的不同除萌强度,马尾松幼林的胸径呈极显著差异。
3.3 马尾松枝下高枝下高指树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枝下高越高,树形越好,
用材树种出材率越高。
在3种除萌处理下,枝下高最高的是一次除萌处理(1.63 m),其次为二次除萌处理(1.47 m),最差的是不除萌处理(0.47 m),这与一次除萌条件下,杉木萌发条形成灌木丛,而马尾松郁闭形成乔木层有一定的关系,不除萌处理下,马尾松长势差,树形矮,导致其枝下高矮。
对枝下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杉木的不同除萌强度,马尾松幼林的枝下高呈极显著差异。
(1)采取二次、一次及不除萌3种强度处理杉木萌芽,对马尾松幼林树高、胸径和
枝下高产生极显著差异。
二次除萌处理有利于马尾松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发育,而不除萌处理会使整个林分有利于杉木萌发条的生长,形成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不利于马尾松造林,一次除萌处理下,马尾松枝下高最高,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树形。
(2)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特别是闽西北山地地区的杉木采伐迹地自然萌芽或者补
植杉木实生苗都不利于林分的可持续发展。
在杉木采伐迹地营造其他树种人工林,有利于林地的发展,但是要加强杉木伐桩萌发条的处理。
除萌工作要以“除早, 除小, 除了”为原则,时间上的把握对整个除萌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萌发条
长出的5月份进行除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了防止杉木伐桩萌发,尽量不给伐
桩培土,让伐桩干枯;保留高的伐桩,伐桩越高,越容易干枯,不利于萌发条生长。
【相关文献】
[1] 高健,叶镜中.光照和土温对杉木伐桩休眠芽初始萌发的作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
18(3):51-54.
[2] 丁国华,叶镜中.采伐季节对杉木伐桩休眠芽萌发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9(2):51-54.
[3] 高健,刘令峰,叶镜中.伐桩粗度和高度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
报,1995,22(2):145-149.
[4] 王国华,王素云.浅述杉木萌芽更新管理要点[J].现代园艺,2011(13):44.
[5] 林武星,叶功富,黄金瑞,等.杉木萌芽更新原理及技术述评[J].福建林业科技,1996,23(2):19-23.
[6] 季冬林.杉木林萌芽更新经营技术[J].林业实用通讯,20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