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算]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个人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算]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
发现公务员考试有好多高中的知识,但是高考已在N年前,实在记不住了,在点资料大家一起复习哈.
排列、组合问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不大,但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机敏性和综合性,在“倡导创新体系,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该类试题是最好的体现,由于有些问题比较抽象,且题型繁多,解法独特,再加上限制条件,容易产生错误。
本文就排列、组合问题的常见题型的求解方法加以归纳,供大家参考。
1、特殊元素——优先法:
对于含有限定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应先考虑特殊元素,再考虑其它元素。
例1,用0、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多少个?
[解析]因组成的三位数为偶数,末尾的数字必须是偶数,又0不能排在首位,故0是其中的特殊元素应优先安排。
①当0排在末尾时,有个;②当0不排在末尾时,有个,根据分类记数原理,其中偶数共有个。
例2,1名老师和4名获奖学生排成一排照相留念,若老师不排在两端,则共有不同的排法多少种。
[解析]优先考虑对特殊元素(老师)的排法,因老师不排在两端,故可在中间三个位置上来排,有种。
剩下的位置由4名学生全排列,有种。
因此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2、相邻问题——捆绑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相邻的元素“捆绑”在一起看作一个元素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然后再对这几个元素进行全排列。
例3,5名学生和3名老师站成一排照相,3名老师必须站在一起的不同排法共有种。
[解析]将3名老师捆绑起来看成一个元素,与5名学生排列,有种排法;而3名老师之间又有种排法,故满足条件的排法共有种。
例4,计划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一幅水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连在一起,并且水彩画不放在两端,那么不同的陈列方式有多少种?
[解析]把每种画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又水彩画较特殊,应优先安排。
水彩画放中间,油画和国画放两端有种排法。
再考虑油画和国画本身可全排列,故排列方法共有种。
3、不相邻问题——插空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余下的元素进行排列,然后在这些元素形成的空隙中将不相邻的元素进行排列。
例5,有10个学生,其中4人中任意两个不能站在一起,有多少种排列次序?
[解析]先将其余6人进行排列,有种;再把不相邻的4人分别排在前6人形成的7个空隙中,有种。
所以共有种排列次序。
例6,有4名男生,3名女生站成一排,任何两名女生彼此不相邻,有多少不同的排法?
[解析]由于要求女生不相邻,应先排男生,有种;然后在男生形成的5个空隙中分别安排3名女生,有种,所以共有种。
4、正难问题——排除法:
对某些排列组合问题,当从正面入手情况复杂,不易解决时,可考虑从反面入手,将其等价转换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来处理。
例7,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4人参加某个座谈会,若这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140种
B、120种
C、35种
D、34种
[解析]先不考虑附加条件,从7名学生中选出4名共有种选法,其中不符合条件的是选出的4人都是男生,即种。
所以符合条件的选法是种,故选D。
例8,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的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
A、150种
B、147种
C、144种
D、141种
[解析]首先只要考虑从10个点中任取4个点的取法,有种,然后再取掉“共面”的情况:其中一个面内的6个点中任意4点都共面,任取4点有种;又每条棱与相对棱的中点共有6种;各棱的中点中4点共面的有3种。
故10个点中4点不共面的取法,共有种。
故选D项。
5,多元问题——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
对于约束条件较多的排列组合问题,可能的情况也较多,可根据结果要求,按元素性质进行分类,按时间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做到分类标准明确、分布层次清楚,不重不漏的原则。
例9,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
要求相邻地区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
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多少种?
[解析]区域1与其它4个区域相邻,而其它器每个区域都与3个区域相邻,因此可以涂3种或4种颜色。
①涂3种颜色有种方法;②涂4种颜色有种方法。
因此共有24+48=72种不同的着色方法。
例10,平面上4条平行直线与另5条平行直线互相垂直,则它们构成的矩形共有个
[解析]按构成矩形的过程可分为如下两步:第一步,先在4条平行直线中取两条,有种;
第二步,再在5条平行线中取两条,有种,这样取出的4条直线构成一个矩形。
根据乘法原理,构成的矩形共有个。
6,定序问题——除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排列,然后用总排列数除以这几个数的全排列数。
例11,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小于十位数的共有
A、210种
B、300种
C、464种
D、600种
[解析]若不考虑附加条件,组成的六位数共有个,而其中个位数与十位数的种排法中只有一种符合要求,故符合要求的六位数共有个,故选B项。
若将题干中条件改为“个位数小于十位数且千位小于百位”则应为种。
7,大小排列问题——字典法:
对于数的大小顺序排列问题,可以采用“查字典”的方法,逐位依次确定。
例12,在由数字1、2、3、4、5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5位数中,大于23145且小于43512的数共有
A、56种
B、57种
C、58种
D、60种
[解析]从高位向低位依次考虑,分3类:
①当首位是2时,若千位是4、5,则有个;若千位是3,百位是4、5,则有个;若千位是3,百位是1,则只有一个数即23154,故当首位是2时,共有12+4+1=17个。
②当首位是3时,有个。
③当首位是4时,若千位是1、2,则有个;若千位是3,百位是1、2,则有个;若千位是3,百位是5,则只有一个数即43512,故当首位是4时,共有12+4+1=17个数。
因此满足题意的数共有17+24+17=58个。
故选C项。
例13,用0、1、2、3、4五个数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若按从小到大排列,3204是第几个数?
[解析] 从高位向低位依次考虑,分3类:
①当千位是1、2时,有个。
②当千位是3时,若百位排0、1,有个;若百位排2时,比3204小的仅有3201一个。
故比4304小的四位数共有48+12+1=61个,所以3204是第62个。
8,名额分配问题——隔板法:
对某些复杂的排列问题,可通过构造相应的模型来处理。
例14,某校准备组建一个18人的足球队,这18人由高一年级10个班的学生组成,每个班级至少一人,名额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解析]处理次类问题一般构造一个隔板模型。
取18枚棋子排成一列,在相邻的每两枚棋子形成的17个空隙中选取9个插入隔板,将18个棋子分隔成10个部分,第i(1≤i≤10)个部分的棋子数对应第i个班级学生的名额,因此分配方案的种数与隔板的插入种数相等,即为种。
例15,某校准备组建一个18人的足球队,这18人由高一年级10个班的学生组成,其中有些班级可能选不上,每班人数都在18人以上,名额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解析]同样是名额分配问题,但与前面问题有所不同,由于名额可空,即同一空隙中可插多个隔板,前面模型不再适用,应另建模型。
取18枚棋子排成一列需要18个位置,分10部分需要9个隔板,每个隔板占用一个位置,共需18+9=27个位置。
现在在这27个位置上安排9个隔板,把27个位置分成10部分。
当两个隔板相邻时,表示这两个位置之间没有棋子,即此班没有名额。
因此,分配方案的种数与隔板的插入种数相等,即为种。
9,混合问题——先选后排法:
对于排列、组合的混合问题,可采取先选取元素,再进行排列的策略。
例16,某校高二年级共有6个班,现从外地转入4名学生,要安排到该年级的2个班且每班安排2人,则不同的安排方案种数为
A、B、C、D、
[解析]先将4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属平均分组),有= 种分法;再将这两组学生安排到该年级6个班中的两个班有种。
所以不同的安排方法有,故选B项。
10,复杂问题——转换法:
对于有些较为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若不能用以上方法解决,可以采取等价转换的方法,转化为其它问题然后解决。
例17,从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任取三个点作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56
B、52
C、48
D、40
[解析]首先考虑到任意一个矩形可得到四个直角三角形,于是问题转化为先求出所有可能的矩形。
分为两类:⑴表面上的矩形有6个;⑵对角面有6个,因此所有可能的矩形有6+6=12个,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共有4 12=48个。
故选C项。
例18,一个口袋内有4个不同的红球,6个不同的白球,从中任取4个球,若取一个红球记2分,取一个白球记1分,从中任取5个球,使总分不小于7的取法有多少种?
[解析]设红球取x个,白球取5-x个,依题设有2x+(5-x)≥7。
其中x∈N, 且。
解得2、3、4,对应3、2、1。
故取法种数为=186种。
温馨提示-专业文档供参考,请仔细阅读后下载,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