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和生长的基本规律。

2.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必要条件。

2.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图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或种过的植物,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特点和需求。

2.发现问题:学生们发现不同种植物的不同需求,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认识到比较相同和不同的意义。

二、学习活动: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讲述图片中的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是因为每个人对植物生长的认知都有一些观点。

而生长过程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按照一定方式记录你所讲述的植物生长过程,并根据你所说的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分类整理。

3.在学生整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的必要条件,如光线、水分、温度等,并让学生自行思考合适的生长环境。

4.引导学生合作,根据自己的想法建设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在建造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们的监管,确保他们创建出的环境符合实验要求。

5.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环境,使学生们一起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并且加深他们对植物的了解。

三、总结:
1.通过对课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必要条件,并且知道了创造生长环境的必要性。

2.通过创造生长环境,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达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3.还应该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发现、研究、分享和惊奇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