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问题研究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是现代水利技
术发展的前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落实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建成
的关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大、建设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如果存在问题,会对后续的运营使用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就对其建设管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利管护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
1.1资金因素
资金是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最主要因素,缺少资金就会制约其建设
规模、质量、运营效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前获取的投资能力是其性质决
定的,属于投资少的建设项目。

受经济能力影响,很少有民众或社会企业为小型
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投资,再加上国家资金扶持力度不强,严重制约了小型农田水
利工程的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1.2管理因素
管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科学系统的管理能有效减少外在不利
因素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得知,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
过程中由于投资方和管理方缺乏一定的沟通,导致工程建设陷入僵局。

另外,如
果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将无法应对高难度的管理工作,不利于发现项目建设中存
在的问题,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运营效果。

1.3施工因素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是在合理施工方案的指导下,由施工单位实施的行为。

如果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人员监管不到位,都将导致
工程的施工不完善,进而影响后期的运营效果。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问题
2.1重推广轻规划,作用发挥不充分
①规划统筹不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农村发展、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重要性大大提高,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形成了“多规管控、多头投资、多方建设”的格局,但各部门各自为战,在工程布局、
标准、效益上缺乏统一性,使得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管理责任无法落实,甚至出
现工程重复建设的现象,降低了强农惠农政策的效应。

②规划理念出现偏差。


少已编制的规划贯彻“以水定产”、“节水灌溉”“智慧水利”等新规划推进不
下去,不能起到正确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甚至无法操作,未能结合当地
实际情况,盲目推广计划政策,实际建设内容与群众需求不相符,导致新建设施
闲置率高,成为摆设,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白白浪费资金,产生新的问题。

2.2工程管理缺乏控制
部分工程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初期工程方案设计不科学,预算
不充足,使得工程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在施工阶段的无效管理,不仅会导致
施工计划无法顺利实施,进而出现施工现场与图纸不符合的现象,还会导致施工
过程中材料的浪费,增加施工成本,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2.3工程监理职责不清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监理人员没有履行职责,没有体现监理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特别是监理过程中检测人员的缺乏,监理体系
的不完善,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正确评判。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的措施
3.1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经费
①明确产权归属,健全管护制度。

建立健全项目管护制度,是开展管护工作
的基本保证,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尽快办理产权归属问题,移交手续确定管护责
任单位。

较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移交给村集体或基层水利站管护,田间水利
工程可采取承包、租赁等方法交给农户分散管护,村镇要和管护人员签订目标管
理责任书,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个人;②落实管护经费,完善考核机制。

由于农业
项目收益较低,群众对于出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热情不高。

政府应出台精准补贴
和节水奖励资金政策,建立考核奖补机制,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
资金以及节水农户奖励资金[1]。

3.2完善管理机制
项目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并依托机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使施工过程及施工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

施工单位要对质量管理进行明确分工,并列入管理机制中,通过职责的确定和细化将责任具体到人,避免出现工作
扯皮的现象。

不同的部门要推荐管理负责人,并定时召开管理经验总结会议,对
质量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保证对项目建设的控制。

强化质量管理
人员的道德及法制观念,并通过奖励与惩罚双重机制的实施,构建一支高素质、
高水平的质量管理队伍。

3.3落实质量责任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项目的法人要对项目的质量负主要责任。

项目法人可通过人事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明确安全责任人,以处理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要求不同责
任人签订责任书,并承担终身责任,避免推诿现象的出现。

在确定责任后,可在
施工地设立永久责任公示牌,将单位及法人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3.4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管护宣传
①提升团队能力,优化基层水利管理站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基层水利人员多
参加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将基层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好基层人员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

同时推进农
民用水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其的资金扶持,促进协会顺利运行;②加强
管护宣传,提高管护意识[2]。

要将实物宣传与网络相结合,充分利用宣传栏、宣
传标语、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护的必要性
和先进典型经验,统一群众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参加项目工程管护的积极性。

3.5坚持以水定产,增强规划引领
①落实“以水定产”。

要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特色农业发展为主线,以项目整合为平台,重点围绕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科学编制规划[3]。

②优化顶层设计。

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管理的顶层设计,综合实地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出台相关规范、标准及管理办法,完善和制定地方相关实施办法和细则,进而指导工程高标准建设。

③加强统筹整合。

要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布局,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统筹,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要求,统筹整合资金,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

3.6把控质量检验
在施工前,可根据交工图纸进行技术交底检查,对图纸进行会审,对施工单位进行审查等,对施工材料进行把关,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中[4]。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不同技术的抽查,通过联合检查、分项评定、质量事故报告等进行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责令进行整改。

在施工后,要对项目的运营进行监测,并对项目的质量按照标准进行验收,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

结语:
基于农业生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重要的保障设施,与当地居民利益关联度较高,需要在其建设和管护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因此,应当全面优化工程质量,建立有效管理制度,推进运行管护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隰龙,张力,朱冬桥,宋谦,徐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6):221-222.DOI:10.19415/ki.1673-890x.2021.26.104.
[2]陈芝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研究[J].智能城
市,2021,7(09):167-168.DOI:10.19301/ki.zncs.2021.09.083.
[3]李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关问题分析[J].长江技术经
济,2019,3(04):59-62.DOI:10.19679/ki.cjjsjj.2019.0412.
[4]谷雯娟,曹秋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8):27+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