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补充灌水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补充灌水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贾延宇;王洪斌;管秀娟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40)001
【摘要】在河南省黄褐土区,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补充灌水量(0、450、900、1350 m3/hm2)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补灌水处理土壤水分亏缺比较严重,20~40 cm是土壤含水量的低谷区,其次是40~60 cm层次;合理补灌可以改善小麦群体动态,成穗数较对照增加1.65万~69.9万穗/hm2,单株分蘖和单株成穗分别增加0.12~1.16个与0.01~0.11个;灌水对株高、穗长、穗粒数的影响以前期灌水和前后中量灌水结合的处理表现较好.与对照相比,灌水处理分别增产2.54%~13.61%,以拔节期、孕穗期分别灌900 m3/hm2和拔节期900
m3/hm2,孕穗期450 m3/hm2效果最佳.灌水时期则以拔节期900 m3/hm2与孕穗期灌水相结合最好,比对照增产11.09%,其次为拔节期灌水,比对照增产7.11%,说明在小麦中高产区,拔节期小麦的灌水量在降水偏丰年和平水年以灌900m3/hm2为宜,后期减半或等量补充.灌水利用效率并非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以拔节期灌水450 m3/hm2和拔节期灌水900 m3/hm2两处理较好,进一步说明在试验所在区域,小麦灌水以拔节期为宜.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武继承;杨永辉;贾延宇;王洪斌;管秀娟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师范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西平县土肥利用管理站,河南,西平,463900;昌乐县五图街道办事处,山东,昌乐,26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水量对垄作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林同保;宋雪雷;孟战赢;曲奕威;冯娜
2.不同微喷灌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徐袁博;李援农;银敏华;任全茂;王星;陈紫薇
3.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根系时空分布、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J], 张伟;李鲁华;吕新
4.不同灌水量对叶尔羌河灌区滴\r灌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如先古力·阿吾提;马英杰;周会军;合斯来提·买买提;刘爱林
5.不同施磷水平下灌水量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J], 王瑜;宁堂原;迟淑筠;田慎重;李增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