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适用案例分析题(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案情简介:
2021年5月,某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被害人李某在下班途中,将装有现金及贵
重物品的手提包遗忘在公共场所的座椅上。

不久,被告人张某路过,见李某离开后无人看管,心生贪念,遂将手提包拿走。

张某将手提包中的部分贵重物品变卖,得款5万元,其余现金及物品未动。

李某发现手提包被盗后,立即报警。

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将张某抓获。

案件争议焦点:
1.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
2. 如果构成盗窃罪,张某应如何量刑?
一、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本案中,张某的行为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 主观方面: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有盗窃的故意。

张某在看到李某离开后
无人看管的手提包时,产生了盗窃的念头,并实施了盗窃行为,表明其具有盗窃的故意。

2. 客观方面:张某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

张某在李某离开后,未经李某同意,
秘密地将手提包拿走,属于秘密窃取的行为。

3. 客体: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财产所有权。

李某对被盗手提包中的财物享有
所有权,张某的盗窃行为侵犯了李某的财产所有权。

4. 对象:张某盗窃的对象是李某的手提包及其中的财物,属于公私财物。

综上所述,张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二、张某应如何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中,张某盗窃的财物价值5万元,属于数额较大,且未构成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严重情节。

因此,对张某的量刑应参照以下标准:
1. 基准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张某应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从轻情节:张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

3. 从重情节:张某将部分财物变卖,导致被害人损失扩大,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综上所述,对张某的量刑建议如下:
1. 基准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从轻情节:在基准刑的基础上从轻处罚。

3. 从重情节:在基准刑的基础上从重处罚。

最终,建议对张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总结:
本案中,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应依法受到刑事处罚。

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

同时,也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盗窃行为的发生。

第2篇
一、基本案情
张某某,男,28岁,个体经营者。

2020年10月某日晚,张某某在市区某酒吧饮酒后,因酒后口角与同酒吧内的赵某某发生争执。

双方互不相让,争吵升级。

张某某认为赵某某侮辱了自己,遂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赵某某腹部猛刺一刀。

赵某某受伤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张某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争议焦点
1. 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如果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其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三、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
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
1. 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本案中,张某某在酒后与赵某某发生争执,在争吵升级的过程中,张某某持刀将赵某某刺伤致死。

张某某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主观方面:张某某在争执过程中,因酒后情绪失控,产生伤害赵某某的故意。

(2)客观方面:张某某持刀将赵某某刺伤致死,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综上所述,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如果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其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2)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具有相当性;
(3)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

本案中,张某某与赵某某发生争执,争吵升级后,张某某持刀将赵某某刺伤致死。

从以下方面分析:
(1)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在争吵过程中,张某某持刀刺伤赵某某,赵某某受伤倒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2)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具有相当性:张某某持刀刺伤赵某某,其防卫行为
与不法侵害行为具有相当性。

(3)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张某某持刀刺伤赵某某,是为了制止赵某某
的不法侵害。

然而,正当防卫还要求防卫行为具有必要性。

在本案中,张某某在争执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言语侮辱,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张某某持刀刺伤赵某某,其防卫行为已超过必要限度,不属于正当防卫。

综上所述,张某某的行为虽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但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不属于正当防卫。

五、结论
1. 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张某某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

六、启示
本案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争执时,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失控而造成严重后果。

同时,在处理类似案件时,要准确把握故意伤害罪与正当防卫的界限,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