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颅内脑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颅内脑瘤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心理干预护理后SAS为(43.23±1.33)分、SDS为(38.12±2.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22±1.02)分、(50.23±1.22)分;观察组心理干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的45.45%。

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满意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内脑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忧虑、焦急、抑郁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v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selected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allocat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t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Self- anxiety Scale (SAS),self- depression scale (SDS)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43.23±1.33)and (38.12±2.11)respectively,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57.22±1.02)and (50.23±1.22).Degree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higher than that after routine nursing of the control group 45.45%.Differences in anxiety,depression and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nditions,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Intracranial tumor;Perioperative period;Effect observation;
颅内脑瘤是临床上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人类神经系统的危害极大。

患者会有头痛、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目前,颅内脑瘤的患者一般都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患有颅内脑瘤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加之手术所产生的刺激会进一步使得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症状更为明显[1]。

以往的研究表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息息相关,护理质量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而心理干预护理作为护理的一种方法之一,更是会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因此本研究就心理
干预护理在颅内脑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出详细的有利说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上采取的各项检查,所有的患者均符合颅内脑瘤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临床上的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乳头水肿或萎缩等,其中胶质瘤患者有28例,脑膜瘤患者有42例,咽管瘤患者有18例。

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治疗法方法均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通过。

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36~84岁,平均(44.4±4.1)岁,其中大脑半球肿瘤18例,鞍区肿瘤15例,小脑肿瘤7例,桥小脑角肿瘤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4~80岁,平均(41.5±3.1)岁,其中大脑半球肿瘤19例,鞍区肿瘤15例,小脑肿瘤6例,桥小脑角肿瘤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病程、既往病史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1)手术前严密监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若发现有特殊情况,因及时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并告知主治医生,对患者的体质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方案,保证患者体内的营养,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必要时给予抗生素的治疗以预防手术的感染并且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一切用具,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2)手术中确保患者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手术,并配合好医生的一切工作;(3)手术后严密监视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有无感染、有无癫痫的发作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的向医生报告,并配合救治工作,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护理指导,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2-3]。

观察组的护理方法:观察者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使用各种方法疏解患者不良心理,同时嘱咐家属耐心的陪伴患者,满足患者的各种正常的心理需求。

耐心地向患者解释颅内脑瘤的病理生理机制、影响、诱发颅内脑瘤的各种因素,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原因,治愈的方案及预防措施,从而逐步增加患者的积极心理,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在进行手术麻醉前,向患者介绍实施手术的医疗环境和人员,增加患者的亲切感,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里[4]。

(2)手术后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里安抚,告知手术的效果,帮助人们振作精神,镇定情绪,减少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的情绪;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恢复情况的反应,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医生进行反馈[5-6];对于一些情绪较为激动、言语态度较为不良的患者,要充分理解和包容,及时的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从消极不良的心理中走出来;教会患者如何应用积极的自护措施帮助其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意识,能够积极的参与各种治疗,鼓励患者积极治疗疾病[7];通过讲述或者邀请患有颅内肿瘤治疗得以康复的实际例子的现身说法,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保持治疗环境的良好,积极的鼓励患者的家属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从而更好的接受恢复与治疗[8]。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患者的满意度[9]。

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并在旁指导患者,请患者自行填写,抑郁自评和焦虑自评的分数≥50,则判断患者处于抑郁或者是焦虑状态治疗的同时向患者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嘱咐患者认真填写,填写完后仔细做好统计,满意度调查表为本院组织专家和医护人员自行编写。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评分均高于临界分值50分,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分值41分。

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小于护理前(P <0.05)。

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3.23±1.33)分和(38.12±2.11)分,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57.22±1.02)分和(53.23±1.22)分,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不满意度为0低于对照组的31.81%;基本满意以及非常满意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颅内脑瘤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偏瘫、失语、烦躁、焦虑、抑郁等,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

临床上对于颅内脑瘤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手术治疗会使颅内脑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患者因其对手术和自身疾病的恐惧心理会加重自身的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症状,常常导致其交感神经功能加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机体的代谢等不利因素,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健康的恢复[10]。

而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护理方式,能够改变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益得到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式[11]。

随着手术技术和治疗手段的提高,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颅内脑瘤这一疾病的特殊性,对于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2]。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交流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一种有利于康复的心里状态,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不仅能增加患者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而且能够及时的掌握患者的健康状态,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13-14]。

本研究表明,对于颅内脑瘤患者围手术期间实施不同的护理工作,进行了心理干预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较一般护理有明显的下降,且心理干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不同的患者心里状态是不同的,因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切不可按部就班;对于一些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更要密切的掌握其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状态,及时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工作,努力的改善其不良症状,切不可放弃治疗和护理工作[15]。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减轻颅内脑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4013-4017.
[2] 王晶,牟淑玲.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4):120-121.
[3] 吕丽娟,黎春红.116例脑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350-351.
[4] 郑志惠,邓秋容,徐朝艳,等.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1576-1577.
[5] 邹冬梅.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校医,2011,25(7):539.
[6] 张蓉.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34.
[7] 石薇,宋敏,赵琦.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270-271.
[8] 龚钰.颅内肿瘤术后精神症状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38-1439.
[9] 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89-491.
[10] 赵青兰,齐树伦,唐飞,等.恶性颅内肿瘤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5-6.
[11] 肖维.55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2(16):2469-2470.
[12] 彭丽丽,林丽丽.动机性访谈对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术前心身状况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77-278.
[13] 邵萍.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26(13):110-112.
[14] 黎艳,杜芸,青燕,等.颅内肿瘤围手术期低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49-250.
[15] 高益琴,李丽.儿童颅内肿瘤放射治疗的副反应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8):738-7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