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9《敕勒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敕勒歌
教学主题<<敕勒歌>>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

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朴质,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的勾勒出内蒙古大草原独特的壮丽景色,敕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

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审美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喜欢多媒体信息化教学。

乐于感性,乐于畅想。

三、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乐府》。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草原风光。

3、体会草原人对草原的独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
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大草原各种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课件在教学流程中设计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为主,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老师让学生在班级内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谈谈生与生之间对大草原的想象及思想感情。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
方法、手段等)
一、歌曲导入
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播放歌曲《天堂》
听歌曲,感受草原
之美,并想象草原
的辽阔壮美的画
面。

课件展示关于草原的
各种图片。

课件中出示课题。

澎湃。

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敕勒歌》。

二、简要了解《乐府》让学生齐读《乐府》有
关资料
齐读《乐府》有关
资料
课件中出示有关《乐
府》知识
三、朗读指导1、播放示范朗读文本动
画。

2、指导朗读、自由读、
跟读。

3、找三人单独朗读并给
予评价。

4、注意音调高低、音量
大小、声音的强弱、速
度的快慢。

1、认真聆听
2、大声朗读、自
由读、跟读
3、单独朗读(向
老师汇报)
课件中播放朗读录音
四、重点分析
问题设置
1、讨论诗中你
看到了什么,在哪里
看到的?
2、我们看见的
天空、草地都是什么
样子的?还能看到
什么?
3、天空、草地
是什么状态的景物
描写?草低、见牛羊
呢?
4、诗歌在写景
时采用了什么写
法?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5、“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表现了大
草原什么特点?包
含了草原牧民什么
合作学习,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探讨
达成一致意见,指
名小组代表回答
老师提出的各个
问题,给于学生评
价。

多媒体课件展示老师
提出的各个问题并出
示参考答案。

情感?
6、诗中为什么
不写人,是否真的无
人?
7、“敕勒川,
阴山下”一句有什么
作用?
8、“风吹草低
见牛羊“带给你怎样
的感觉?
五、拓展延伸比较本文与贺知章的
《咏柳》有何异同
合作探究小组讨

展示《咏柳》诗
课件出示参考答案
六、布置作业1、将《敕勒歌》改写为
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2、歌曲欣赏中结束本
课。

1、基于原诗,合
理想象,注意抒
情。

2、学生展示并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引入腾格尔的歌曲《天堂》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文本的兴趣。

2、用课件来展示有关大草原的各种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想象,进一
步让学生体会到大草原的美丽。

3、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互相交流。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先引导学
生总结理解诗歌的一般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结合图画等方法,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之后学生相互质疑,合作探究,相互解答。

这样,老师就很不费力的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