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七)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读区域图,完成~题。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耕地、草地、林地
.耕地、林地、草地
.草地、耕地、林地
.草地、林地、耕地
.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人均耕地多
.水热条件好
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位于大兴安岭
北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和林地。
图示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因地
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解析:选东北地区的舍饲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广大农区。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
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
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回答~题。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产业
.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关于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
.只要抓好种植业就行
.牧区发展生态牧业和舍饲畜牧业
.农业区搞农产品加工经济效益差
.应加强大豆榨油、甘蔗制糖等食品加工
解析:第题,沼泽地过度开发,湿地破坏是东北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第
题,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粮、牧、企”中的“企”是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由“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过程,主要是土地资源的开发;东北地区最大优势是地广人稀。
第题,东北农业基地的开发以种植业为基础,还要在此基础上搞好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更好;东北无甘蔗,牧区要发展生态牧业和舍饲畜牧业。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题。
.图中①附近的农业带是( )
.玉米带
.乳畜带
.混合农业带
.春小麦带
.图中数字代表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
是( )
.②
.①
.④
.③
解析:第题,①地区位于东北部五大湖区,为乳畜带。
第题,松嫩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由于纬度较高,只能种植春小麦,和美国的②地区相似。
专业村是指某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互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从
而使该活动的经济总量(如产值)构成这个村经济总量的主体。
下图为河南省四类典型专业村
形成与发展因子图。
据此回答~题。
.重渡沟村发展的最优产业应是( )
.乡村旅游
.民俗文化
.方便面业
.家具制造
.专业村比传统农业村产品的商品率高,主要原因是专业村( )
.水利设施完善
.土地资源丰富
.特色产品质优
.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第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重渡沟村专业发展的因子是自然资源,在选项中只有
乡村旅游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发展的。
民俗文化主要是利用文化资源,家具制造主要是利用木材资源,而河南省林业资源主要是人工林,不是自然资源;方便面业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粮食资源。
第题,由于专业村专业化生产,生产者之间相互切磋技术,共同发展,形成专业的先进生产技术,所以专业村比传统农业村的产品有特色且产品质量优,商品率高。
一、选择题
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结合下图,回答~题。
.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
.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
.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增施有机肥,以提高玉米产量
.秸秆焚烧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延长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解析:第题,“三大黄金玉米带”的玉米种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我国东北的玉米
生产与美国相比,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偏低;商品率较高,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以国营农场为主;科技投入少,玉米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故选。
第题,秸
秆焚烧还田,会破坏土壤肥力。
故选。
近年来,我国三大谷类粮食已全部进入净进口时代,使得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加大。
下图为年~月中国稻米主要进口国及其所占比重。
据此回答~题。
.在中国的主要稻米进口国中,越南比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质量最优良.商品率最高
.总产量最大.价格优势最明显
.要降低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我们应该( )
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②通过政策手段有效调控
③发展科技,增加单产④减少粮食加工企业的数量
.①② .②③
.③④ .①④
解析:第题,在中国稻米主要进口国中,泰国稻米质量最优良,我国在粮食进口中
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因素,不是商品率高低、产量大小,而越南大米价格优势明显,故选。
第题,降低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不能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因为我国耕地面积是有限的,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粮食加工企业的数量减少,不能改变对外的依存度;而通过政策调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能有效降低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故选。
下图为我国某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
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左右
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据此完成~题。
.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缓解干旱
.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减轻次生盐碱化
.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
.河南.青海
.黑龙江.湖南
解析:第题,冬灌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遇蒸发加剧则会加重土地次生盐碱化。
第题,四个选项中,只有河南为冬小麦主产区。
下图中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图
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该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
.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
.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第题,读图可知,该农业主产区位于甘肃和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
源短缺,该农业主产区主要沿山麓地带分布,灌溉水源丰富,项正确。
第题,该区域位于甘肃和新疆,气候干旱,故山区修建梯田一般不会引发水土流失,项错误;绿洲种小麦、棉花,引水灌溉可能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项正确;过渡带植灌种草可以防止土地荒漠化,项错误;
荒漠繁育野生动物可以缓解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项错误。
二、综合题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
都属于,不同之处是。
()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
()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
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解析:两地自然条件相似,农业生产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故农业生产也有较大差别。
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比较两地的异同及其成因。
答案:()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
()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