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对水文地质环境变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开采对水文地质环境变化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与规模逐渐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而水文地质环境对地下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会影响地下水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矿山开采对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关注。
关键词:矿山开采;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影响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矿产品需求量越来越高。
但在矿山长期开采过程中,虽然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导致近些年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问题。
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矿山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造成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矿山开采对水文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
导致水文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地下开采工作,如果破坏了穿越区含水层,会导致带下水环境产生不可逆变的负面反应。
通过对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环境效应,需要强化矿产建设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因素,通过充分分析矿山开采工程自身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大体上可以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工程因素和自然因素。
其中:①工程因素主要包括矿山衬砌堵水方法、工程建设质量、矿山施工工艺等;②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对矿山水文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数值、降水渗透值、地下水类型、地表水分布等等。
2矿山开采引发的水文地质灾害
2.1岩溶塌陷
开采区域的岩溶塌陷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气压、水压等发生变化溶蚀空间会出现力学效应,同时开采过程中带来的震动冲击等会使上覆顶盖失稳。
继而,矿山开采会使地下水疏干,这样地下水位会有波动,岩溶竖向管道会受到潜蚀影响,进而造成竖向岩溶管道的发育,最终发生塌陷。
2.2水体疏干
很多矿山由于都处于河间地块,矿山建设十分密集,并且很多矿山都是当地地下水的排水泄口。
根据对矿山洞口出水量进行调查可知,大部分矿山洞口出水量在0L/s~50L/s之间。
地下水与矿山用水量在雨期增加,降水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流量变化,暴雨之后可能造成流量暴增。
而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开采效率,直接将地下水疏干,导致地下水位直接下降,最终造成水文地质环境恶劣变化。
2.3地下水变化
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的水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不断的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对矿山土层产生不利影响,也就是地下水变化影响矿山。
地下水变化主要有水位上升和下降2种:①水位上升。
当气温发生一些变化、降雨量不断增加、进行灌溉工作等等,都会使水位升高,从而使盐碱化问题更加严重,不仅会对矿山造成一定的危害,还有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比如崩塌,这些都会对矿山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威胁。
②水位下降。
地
下水位受到一些影响可能会发生下降,会使得矿山土的土层硬度不断增加,从而
使地质条件受到破坏,基础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形,不利于矿山开采工作的进行。
2.4损害地热资源
矿山开采区域存在大量的地热资源,在背斜两翼还有很多的地热开发区块。
背斜是特别好的储水构造和地热储能地区。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从某江与雷口
坡组地层通过,这样就会破坏原有的储能条件。
通过分析相关调查资料可以得出
静止水位是+210m,当降深在70—210m之间时,地热水钻井的出水量一般在2026.08—6023.81m3/d。
但是目前流量越来越小,流量最低不足3000m3/d,且水
头高度小于50m。
3强化矿山地区水文地质保护的措施
3.1加强矿山开采活动的全程管理
矿山开发企业必须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进行矿
山开采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结合矿山水文地质保护方案以及水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对企业采矿准入机制进行完善。
同时,在矿山实际开发当中,需要规范矿山
企业行为,要求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进行实时监督,对矿山水文地
质保护方案进行严格审批,加强矿山水文地质保护以及恢复治理工程。
此外,需
要不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恢复相关技术科研创新工作,积极引进新技术、
新方法,提高矿山环境保护、治理的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对技术行为与标准进行
统一规范。
3.2开采设计中明确突水、涌水预测
在掌握和了解地下水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合理开采设计,并明确与地
下水相关安全因素的预防和管控措施。
例如:针对涌水、突水地段,可以利用超
前钻或用物探检测的方式,判断其水位是否处于标准,并且针对检测情况做出相
应的解决措施,降低涌水、突水地段产生安全事故。
3.3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增加资金投入
提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可以有效的防止地质水文事故的发生。
一些危
险性的区域,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故,对于这些区域要进行重点排查。
必须要对开
采的矿山区域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研究,进行排查时,才可以不留死角,排查彻底。
可以指派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监测工作,实行24h值班制度,采取合适的
监测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每天对危岩体的变形情况进行定时报备。
其次,要增
加资金投入。
在采矿工作进行过程当中,如果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就应马上
采取措施规避隐患,及时疏散周围的居民,并且要给予居民一些搬迁补助,保障
居民的权益。
如果已经出现了安全事故,就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相应的部门
还应该提高矿业权的管理力度,保证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完善市场机制,保障市
场的有序性。
3.4构建矿山开采环境保护、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保证金制度就是要求矿山开采企业在事前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如果矿山开采
环境保护、恢复治理不达到最初制定的标准,则要依法扣除保证金。
这也是实现
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
对于具备矿权的责任人需要落实相关
责任,并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管理质量,根据保护、恢复治理方案对矿山开
采情况进行评定,或是惩罚、或是奖励,通过经济手段加强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
保护工作,从而有效治理矿山的水文地质环境。
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资金进行
统筹管理,实现专款专用,在监督部门指导下,切实开展矿山保护和治理工作。
3.5水文地质监测
为了降低地下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定要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工作,及时
发现因地下水因素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并且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解决。
例如:
在某采矿企业从2015年以来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设置相关工作人员针对
检测区域,或者地下水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作为重点排查的对象,并
且在工作现场布置相应的监控系统,这样可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排查模式。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项目越来越多,给水文地质环境带
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通过分析某矿山开采项目的建设情况,得出对地下水环境和
水文地质带来的影响,从而总结出矿山开采会造成水体疏干、岩溶塌陷以及地热
资源的破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侯建军.矿山资源开发中的水文地质的影响[J].世界有色金属,2017(7):208-209.
[2]舒国伍.浅谈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对采矿影响的防范措施[J].低碳世界,2015(1):121-122.
[3]万祥辉,沈蓓蓓.论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对采矿的作用及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6(24).
[4]舒国伍.浅谈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对采矿影响的防范措施[J].低碳世界,2015(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