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纺纱与环锭纺新技术—转杯纺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去粗纱和络筒工序)
⑥对原料的要求低 ⑦适纺中、低支纱
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
转杯纺的原料
转杯纺纱
①天然纤维:棉、亚麻 ②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莫代尔、天丝 ③合成纤维(短纤维):涤纶、腈纶、维纶等 ④棉纺厂再用棉:精梳落棉、清花落棉、梳棉落棉
各种短纤维原料
适纺纱支范围
国内:10~36英支,国际:6~50英支
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
4 新型纺纱与新型纱线 4.1 转杯纺特点
转杯纺纱机是什么? 转杯纺纱机
转杯纺纱
牵伸、加捻、 卷绕成形…..
制成筒子
并条机加
工好的熟条 转杯纺纱机,可以等同环锭纺的粗纱、细纱、络筒的工作
环锭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特点:
①加捻和卷绕不分 (同时由锭子、钢领、钢丝圈完成) ②成纱结构紧密,强度较高。 ③适纺不同线密度的纱线(细纱机牵伸范围大). 存在的问题: ①受钢丝圈和纱线张力的制约 ②气圈稳定性的影响。 ③产量很难大幅度提高。
纺纱器 纺纱器
纺纱器元件
纺纱器
分梳辊 转杯
转杯纺纱机工艺
转杯纺纱机工艺
1、喂入条子定量
根据所纺原料品种、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以及纺纱线密 度来决定。
2、转杯规格和速度
转杯规格:转杯直径、转杯形式、凝聚槽形状
(1)转杯直径:28mm~66mm (2)转杯速度:40000~150000r/min ▪速度高时配置小直径转杯,速度低时配置大直径转杯。 ▪纤维长度长时,采用大直径转杯,纤维长度短时,采用小直 径转杯。
①喂给喇叭口作用:使棉条在进入握持机构之前受到必要的 整理和压缩。
②喂给罗拉、喂给板作用:握持并积极向前输送纤维条。
纺纱器的重要组成--分梳辊
作用:将纤维条分梳成单纤维。 要求:在分梳时尽可能减小纤维损伤
与弯钩纤维的形成。 结构:采用铝合金或铁胎,表面包有
金属针布。 直径:60mm; 65mm 转速:5000~9000转/min.
转杯纺成纱质量特点
④纱线的弹性好,伸长大,耐磨性 较好。
⑤纱线的捻度比环锭纱多15%~ 30%。
⑥纱线的蓬松度比环锭纱高10%~ 15%
⑦纱线的染色性比环锭纱好。
思考题
转杯纺纱机工艺
1、转杯纺和环锭纺相比有何特点? 2、说明转杯纺纱工艺流程?适用的原料?可纺纱支范围? 3、说明转杯纺成纱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说明转杯纺纺纱器的主要组成和作用。 5、转杯纺纱机主要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6、说明转杯纺主要有哪些工艺设计参数?
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的特点
转杯纺纱
•产量高 •卷装大
•流程短 (条子喂入,筒子输出) •自动化程度高
新型纺纱与环锭纺纱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加捻与卷绕分开
转杯纺的特点
转杯纺纱
①自由端纺纱
T
②加捻卷绕分开。 ③产量高。(3~4倍于环锭细纱机) 喂入端 自由端 加捻器
输出端
④卷装大。
(每支筒纱重3~5kg)
⑤工序短。
转杯纺纱
牵伸、加捻、 卷绕成形…..
制成筒子
并条机加
工好的熟条 转杯纺纱机,可以等同环锭纺的粗纱、细纱、络筒的工作
给棉罗拉
转杯纺的工作原理
输出纱线
T
转杯
喂入端 自由端 加捻器
转杯纺纱 输出端
➢分梳辊将纤维条分梳成单纤维 ➢转杯高速回转给纱条加上捻度
给棉板
分梳辊
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
转杯纺纱机工作流程
隔离盘
纺纱器
①隔离盘的作用:引导纤维流走向转杯凝聚槽,也引 导气流经扇形缺口通往转杯的排气孔排出。
隔离盘
假捻盘
纺纱器
②假捻盘:假捻作用,增加AB段纱条的捻度,减少断头
假捻盘
B A
假捻盘
❖假捻盘规格
①陶瓷式:光滑 型、沟槽型、螺 旋型、压花型。
②钢制:光滑型、 沟槽型
3、分梳辊
作用:将纤维条分梳成单纤维。 要求:在分梳时尽可能减小纤维损伤
与弯钩纤维的形成。 结构:采用铝合金或铁胎,表面包有
金属针布。 直径:60mm; 65mm 转速:5000~9000转/min.
转杯纺纱机工艺
3、分梳辊的选用
▪锯齿规格
转杯纺纱机工艺
①工作角:锯齿工作角大,纤维易于脱离锯齿,削弱分梳能力, 影响分梳质量。相反,工作角小,纤维易于被锯齿握持而增加 分梳作用。
纺纱器的重要组成பைடு நூலகம்
(1)喂入部分 (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
(2)分梳部分(分梳辊) (3)气流与纤维输送(输送通道) (4)纺纱杯(自排风、抽气式) (5)隔离盘和假捻盘
转杯纺纱
纺纱器
纺纱器的重要组成 立达R20纺纱器结构
转杯
输送通道 分梳辊
给棉罗拉
纺纱器
纺纱器的重要组成--喂给部分
纺纱器
组成:喂给喇叭口、喂给罗拉、喂给板
设计捻系数:450
(1)转杯速度和引纱速度
转杯参数:直径40mm,转速70000r/min
设计捻度(捻/10cm)= 捻系数 =
450
=75捻/10cm
Nt
36
Tt(捻/10cm)=
转 杯 速 度 (r / min) 10 引 纱 速 度 (m / min)
引纱速度(m/min)=转杯转速/(设计捻度(捻/10cm)×10) =70000/750=93.3m/min
4、转杯纺工艺计算
转杯纺纱机工艺
(2)条子定量、牵伸倍数、喂给罗拉转速
①实际牵伸倍数=(条子定量(g/5m)*200)/纱线特数
=18*200/36=100 ②机械牵伸倍数=实际牵伸倍数/牵伸系数
= 100/1.02=98
引纱罗拉线速度
机械牵伸倍数= 喂给罗拉线速度
③喂给罗拉线速度=引纱线速度/机械牵伸倍数 =93.3/98=0.952m/min
②齿形:既加强分梳而又不绕锯齿,采用负角弧背。
➢分梳辊的选用 OK 37 : α=1000,再生纤维 OK 40:α=650 ,棉和棉占主要成分的混纺原料 OK 61 :α=750 ,混纺原料、合成纤维 OK 74 : α=650 ,棉、再生纤维的粗支纱
4、转杯纺工艺计算
转杯纺纱机工艺
例:36tex机织纯棉转杯纺纱
力将气流从排气孔排出。设备成本低、动力消耗少, 纺杯转速在5~7万转/分。
抽气式转杯
转杯无排气孔,利用风机从纺纱杯内集体吸风, 转杯轻、薄、负荷小,,也有利于采用圆盘式间接轴 承、空气轴承等,更适宜于高速。此外还具有排杂效 率高、杯内尘杂积聚少,负压稳定且易控制的特点。 纺杯转速在6~12万转/分。
气流与纤维输送
纺纱器
作用:依靠气流使纤维伸直、定向地通过输送管,输 送到纺纱杯。
输送通道
纺纱器的重要组成
磁性 转杯 轴承
分梳 辊罩 的一 体化 结构
纺纱器
一 体 化 纤 维 通 道
纺 纱 器 一 体 结 构
纺纱器元件
转杯纺纱
分梳辊 转杯
纺纱杯的两种类型及特点
①自排风式 转杯开有排气孔,转杯高速回转时产生的离心
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
4 新型纺纱与新型纱线
4.3 转杯纺纱机工艺
转杯纺纱机是什么? 转杯纺纱机
转杯纺纱
牵伸、加捻、 卷绕成形…..
制成筒子
并条机加
工好的熟条 转杯纺纱机,可以等同环锭纺的粗纱、细纱、络筒的工作
转杯纺纱机机构---纺纱器
纺纱器的重要组成
(1)喂入部分 (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
(2)分梳部分(分梳辊) (3)气流与纤维输送(输送通道) (4)纺纱杯(自排风、抽气式) (5)隔离盘和假捻盘
纺纱器
分梳辊的选用
▪锯齿规格
纺纱器
①工作角:锯齿工作角大,纤维易于脱离锯齿,削弱分梳能力, 影响分梳质量。相反,工作角小,纤维易于被锯齿握持而增加 分梳作用。
②齿形:既加强分梳而又不绕锯齿,采用负角弧背。
➢分梳辊的选用 OK 37 : α=1000,再生纤维 OK 40:α=650 ,棉和棉占主要成分的混纺原料 OK 61 :α=750 ,混纺原料、合成纤维 OK 74 : α=650 ,棉、再生纤维的粗支纱
转杯纺纱
喂给罗拉和喂给板牵引条子缓慢进入纺纱器。 分梳辊将喂入棉条分离成单纤维。 输送通道将纤维流送入转杯。 纺杯高速回转产生的吸气,使单纤维凝聚在纺杯凝聚槽中, 聚集成圆周纤维环。 纺杯高速回转产生加捻作用 凝聚槽内的须条连续地被剥取,加捻成纱。 卷绕机构将纱线绕成筒子
转杯纺纱机机构---纺纱器
转杯纺成纱结构
①由纱芯和外包纤维组成 ②内层纱芯比较紧密,外层包缠 纤维结构松散。 ③圆锥形和圆柱形螺旋线纤维 (占24%)比环锭纱(占77%)少, 而弯钩、对折、打圈、缠绕纤维 (占76%)比环锭纱多得多。
纺纱器
转杯纺成纱质量特点
①纱线强力比环锭纱低10%~20%, 但成纱强度差异小。
②成纱条干比环锭纱均匀。 ③纱疵少,只有环锭纱得1/3~1/4。
转杯纺总体上对原料要求低(尤其是对长度要求低)
转杯纺工艺流程 2
开松
1
小棉束
除杂 混合
开清棉
均匀
梳棉
分梳 除杂 均匀 成条
筒子纱
生条
4 转杯 牵伸 纺纱 加捻 机 卷绕
成形
转杯纺纱
3
1~2道并条
熟条
并合 牵伸 混合 均匀 成条
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
4 新型纺纱与新型纱线
4.2 转杯纺的工作原理
转杯纺纱机是什么? 转杯纺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