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分类及设备管理共24页
医院医疗设备分类及设备管理

• 急救设备为心脏除颤起搏设备、人工呼吸机、超声雾化器等。 • 其它治疗设备如高压氧舱、玻璃体切割器等
(三)辅助设备类
• 包括消毒灭菌设备、制冷设备、中心吸引及供氧系统、空 调设备、制药机械设备、血库设备、医用数据处理设备、 医用录像摄影设备等。
• 实验室诊断设备此类设备较多主要集中在检验科,可细分为以下三种: (1)基本设备:如天平、显微镜、离心机、电冰箱、各种恒温箱、电导仪。 (2)光电分析设备:包括光电比色剂、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 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层析法分析设备。 (3)自动化设备;可分为立式自动分析仪、离心式自动分析仪、连续流动式自动 分析仪、免疫化学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六类,现在的检 验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位时间内处理标本数量越来越大,单次测定所需标本 量越来越少。我院的罗氏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仪P+P800每小时能进行1600次 测试,而2011年新购进的日立RL-7600每小时能进行3200次测试。
• 五官科检查设备,属于眼、耳、鼻、喉科专用的诊断设 备,如角膜显微镜及裂隙灯、眼压计、眼底照像机、前 庭功能测定仪等。
• 病理诊断设备,病理诊断多用形成观察,所以经常使用 的仍是实验室诊断设备,但还有其专用设备,如切片机 、染色机、细胞离心机、自动脱水机、自动磨刀机等。
(二)治疗设备类
• 病房护理设备包括病床、推车、吸引器、氧气瓶、洗胃 机、无针注射器等。
• 医疗设备管理采用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1.医院领导 2.医学装备管理部门 3.设备使用部门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1. 简介医院的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们的安全、有效地管理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制定本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2. 设备购置与验收2.1 设备购置医院会根据临床需求和技术更新的要求,制定设备申购计划,并经过相应科室或临床科室的审核和批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或行政部门进行采购。
2.2 设备验收新购置的医疗设备需要经过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设备是否有损坏等。
验收结果将记录在验收报告中,并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签字确认。
3. 设备登记与编码3.1 设备登记医院对所有医疗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的名称、品牌、型号、购置日期、金额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需要记录设备的使用科室、负责人等相关信息。
3.2 设备编码为了方便设备的管理和查询,医院对每个设备进行编码处理,编码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但要求唯一、易于识别和查询。
4. 设备维修与保养4.1 维修管理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的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信息,并及时进行归档。
4.2 保养管理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保养计划,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消毒、润滑等,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5. 设备报废与淘汰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一定期限,当设备达到报废或淘汰标准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报废和淘汰标准,并按照程序进行设备的处理,确保设备不再使用。
6. 设备安全与防护6.1 安全管理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要制定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的安全事项,并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避免设备的误操作。
6.2 防护措施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要确保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包括设备的电源保护、防护罩的安装等。
医院设备及设施维护制度

医院设备及设施维护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设备及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订立本医院设备及设施维护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设备及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二、设备及设施管理1. 设备及设施分类管理医院设备及设施依照功能、使用场合和使用部门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及设施得到专人负责的维护管理。
2. 设备及设施清单医院应建立设备及设施清单,包含设备及设施的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责任部门等认真信息,并依据需要定期更新。
3. 设备及设施维护计划医院设备及设施维护部门应订立设备及设施维护计划,包含定期保养、维护和修理和检查等内容,并依照计划进行维护工作。
三、设备及设施维护责任1. 设备及设施维护部门医院设备及设施维护部门是设备及设施维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设备及设施的日常保养、维护和修理和故障处理等工作。
2. 科室和部门责任各科室和部门应依据设备及设施的使用情况,合理布置设备保养和维护和修理工作,并搭配维护部门进行设备及设施的巡查、保养和维护工作。
3. 个人责任医院全体工作人员都有维护设备及设施的责任,应正确使用设备及设施,避开因操作欠妥引起的损坏。
四、设备及设施维护流程1. 设备及设施巡查定期巡检设备及设施,重要检查是否正常运行、有无损坏、有无异响等问题,记录并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
2. 设备维护保养依据设备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包含维护清洁、润滑、调整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设备维护和修理处理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修,并由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处理,维护和修理完毕后进行记录。
4. 设备验收和报废对于新购置的设备,应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标准,并建立相应资料和档案。
对于实现报废标准的设备,应依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五、应急处理1. 设备及设施故障处理一旦发现设备及设施发生故障,应立刻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并尽快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2. 设备故障报告设备维护部门应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情况,包含故障原因、处理措施和修复情况等,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医院医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管理原则1. 医疗设备分为四类:一类设备、二类设备、三类设备和四类设备。
其中,一类设备为风险程度最低,四类设备为风险程度最高。
2. 根据设备的风险程度、功能、使用范围等因素,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
3. 设备的分级管理应遵循“分类管理、分级负责、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的原则。
三、设备分级管理职责1. 医院医务科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分级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2. 设备科负责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
3. 各科室负责本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设备分级管理要求1. 设备采购(1)一类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医院医务科、设备科和采购部门共同审核采购方案,确保设备质量。
(2)二类设备:医院医务科、设备科和采购部门共同审核采购方案,报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后采购。
(3)三类设备:医院医务科、设备科和采购部门共同审核采购方案,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采购。
(4)四类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医院医务科、设备科和采购部门共同审核采购方案,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采购。
2. 设备验收(1)设备到货后,设备科负责组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采购要求。
(2)一类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报医务科备案。
(3)二类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报医务科备案,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4)三类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报医务科备案,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5)四类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报医务科备案,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 设备使用(1)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2)一类设备:各科室自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二类设备:各科室使用,设备科负责定期检查、维护。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目录1. 设备分类管理1.1 临床设备管理1.2 医用耗材管理2. 设备购置与验收2.1 设备采购流程2.2 设备验收标准3. 设备维护与保养3.1 定期检修与维护3.2 设备故障处理4. 设备更新与淘汰4.1 设备更新策略4.2 设备淘汰与报废规定5. 设备使用培训5.1 员工培训计划5.2 员工操作规范6. 设备安全管理6.1 安全规范制定6.2 应急预案制定7. 设备数据管理7.1 数据收集与分析7.2 数据保密与共享---1. 设备分类管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中,设备分类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临床设备管理主要涉及医疗影像设备、手术设备等,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
医用耗材管理则是针对医疗耗材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管理,保障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设备购置与验收设备购置与验收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设备采购流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医疗需求。
同时,设备验收标准也是关键,只有通过验收,才能确保设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3. 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维护与保养是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
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同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4. 设备更新与淘汰设备更新与淘汰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要策略。
设备更新可以提升医疗水平,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
而设备淘汰与报废规定则可以合理利用资源,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5. 设备使用培训设备使用培训是保证医院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
通过员工培训计划和操作规范,可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降低设备误操作的风险,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
6. 设备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是医院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制定安全规范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防范设备安全事故,保障医疗工作的连续进行。
7. 设备数据管理设备数据管理是现代医疗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可以帮助医院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
医疗机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有效,特制订医疗仪器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二级及以上医院。
一、组织机构医疗设备管理按照分级管理模式,实行临床医技使用科室、管理部门和分管领导的三级管理;医院设立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小组),由医院相关领导主持领导工作。
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置医疗设备科,作为医疗仪器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它由医疗设备管理、计量管理、仪器设备维修、器械库房等部门组成。
按制度负责对全院医疗设备、器械材料的计划、供应、管理、维修、计量等工作。
临床医技使用科室是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按制度做好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二、医疗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一)根据能级配置原则、安全有效原则、效率原则及经济原则,制定医院仪器设备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购置计划;以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远期发展和近期的工作需要。
(二)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制度。
(三)制定并执行医疗设备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有效。
(四)做好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管理:包括安装调试、验收;制订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预防性维修和故障维修;计量检定;设备性能检测;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的报告等。
(五)做好医疗设备的信息和档案管理,在医疗器械的分类和代码应用、名称规范化方面不断创新。
(六)重视和加强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和评估,确保医疗设备的资源充分利用。
(七)做好器械库房的环境和帐务管理,不得在库房积压医疗设备,定期盘点在用医疗设备,确保账物相符。
按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调剂和报废工作。
(八)遵纪守法,严禁在医疗设备购置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并自觉接受监督约束。
三、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一)监督检查本院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关于医疗器械、计量、商检、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二)制订本院医疗仪器设备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医疗计量器械是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医院内各种医疗设备的计量和管理工作。
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1. 按用途分类(1)辅助诊断设备:如心电图机、B超仪、CT机、核磁共振仪等。
(2)手术设备:如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室监护设备等。
(3)治疗设备:如麻醉机、呼吸机、输液泵、注射泵等。
(4)检验设备:如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5)床位设备:如病床、轮椅、病房监护设备等。
2. 按管理方式分类(2)特种设备:如核医学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等。
3. 按计量范围分类(1)计量区域:包括检验科、手术室、病房、门急诊等。
(2)计量对象:包括设备、辅助器具、消毒设备、洁净工作台等。
(3)计量内容:包括设备性能检验、工艺性能检验、设备功能检验、安全性检验等。
1. 管理制度建立医院应建立医疗计量器械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管理和责任制度。
同时建立设备档案,对每一台医疗计量器械进行登记并建立台账,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使用单位、使用科室、购置日期、保修日期、维修记录等信息。
2. 流程管理对医疗计量器械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维修等流程进行细化管理,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管理。
3. 定期检验医院应建立医疗计量器械的定期检验制度,对不同类型的医疗计量器械制定相应的检验周期和项目,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符合标准要求。
4. 设备保养和维修医院应建立医疗计量器械的保养和维修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并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维修记录,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安全管理医院应建立医疗计量器械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的安全使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
6. 培训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计量器械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专业水平,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医院科室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科室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科室医疗设备管理制度1一次性医疗用品选购、使用管理制度1、医院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需由药剂科统一集中选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2、医院选购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需从具备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答应证》、《工业产品答应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答应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
3、每次购置,选购部门必需进行质量验收,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限。
4、各科室打算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到了库房后,库房人员应准时通知科室,各科室必需将打算单上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要求领走,不得无故拒领,避开因失效过期造成损失。
5、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样状况时,必需准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具体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选购部门。
6、医院发觉不合格产品活质量可疑产品时,应马上停止使用,并准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部门,不得自行做退、换货处理。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须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统一回收处理,不得随便丢弃或卖给无回收证件的单位或个人。
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8、未经批准不得在临床试用任何产品。
9、医院在行政查房时应对各科室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仓储进行监督检查。
如查实科室或医务人员私自选购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将按医院规定进行惩罚,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将由当事人或科室承当全部法律和经济责任。
仪器设备验收、入库、调试制度1、仪器设备的验收包括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因以合同为根据。
进口设备必需在索赔期内验收完毕。
2、5000至1万元/件(台、套)设备的验收,由选购员、设备档案管理员、保管员(必要时需有修理技术人员与使用科室有关人员)共同验收合格后,共同签名,由仓库保管员入库保管或办理出库交使用科室领用。
3、1万至10万元/件(台、套)医疗设备的验收,由设备科负责人、修理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保管员、使用科室负责人共同验收、安装调试合格后,共同签字入库。
医院科室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科室医疗设备管理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科室内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安全使用和适时维护,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科室内所有医疗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
3. 管理标准3.1 设备购置和验收1.科室需要购置新的医疗设备时,应上报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并提交设备购置申请。
申请内容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用途、数量、预算等。
2.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将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进行审批,并及时反馈审批结果。
3.设备购置后,科室应及时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完好性、功能是否正常等。
4.验收合格后,科室负责人需要在设备上标识设备编号和验收日期,并将相关信息报备设备管理部门。
3.2 设备分类和登记1.科室负责人应将科室内的医疗设备进行分类登记。
分类标准可按照设备用途、型号、规格、产地等进行划分。
2.登记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产地、数量、使用科室、责任人等。
3.科室负责人需要定期更新设备登记表,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备最新的设备信息。
3.3 设备使用和保养1.科室负责人需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并向科室内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科室负责人应确保设备使用期间,有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3.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配合进行设备故障排查和维修。
4.科室负责人应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安排专人进行定期的设备保养和清洁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4 设备维修和报废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协调设备维修和报废事宜。
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损坏的情况,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2.维修人员应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在维修记录中注明维修日期、故障原因、维修结果等信息。
3.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寿命,科室负责人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设备报废申请,经过评估和审批后,进行报废处理。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一、引言病房常用仪器设备是医院病房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保障患者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科学、规范的仪器设备管理是病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标准和相关流程,旨在确保病房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仪器设备的分类病房常用仪器设备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诊断仪器设备:如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仪等。
2. 治疗仪器设备:如输液泵、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等。
3. 监护仪器设备:如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等。
4. 实验室仪器设备:如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
5. 手术室仪器设备:如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器械等。
三、仪器设备的购置和验收1. 购置流程:a. 确定需求:根据病房的需求和工作特点,明确所需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功能要求。
b. 制定采购计划:编制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包括预算、供应商选择和采购时间等。
c. 供应商选择:通过公开招标或询价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合同。
d. 采购审批: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
e. 货物验收:在供应商交付仪器设备后,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等。
f. 完善档案:将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购置合同和验收报告等归档保存。
2. 验收标准:a. 外观检查:仪器设备外观无损坏、无划痕、无锈蚀,并且标识清晰可见。
b. 功能测试: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c. 性能验证:使用标准样本进行测试,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满足要求。
四、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 使用规范:a. 操作培训: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病房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操作培训,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b. 操作流程: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开机、校准、使用、关机等步骤。
c. 使用记录:每次使用仪器设备都应填写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信息。
大型医疗设备分类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提取此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以及通过相关功率计算耗电耗水量等),并支持效益图形展
示,让医院领导对全院设备效益分析有完整、直观的了解。
4、流程化、人性化的设备养护及维修管理:
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对医院来讲,常常是一笔糊涂帐,因为没有体系化的管理和分析,
通过保力系统,可以对设备的养护、维修进行全流程化、全电脑化的、人性化的管理,院领
导可轻松掌握全院各科室设备的维护、维修情况,以及通过对设备的故障率进行分析,为将
来的决策提供参照。
另外,可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提醒,对定期需要保养的设备进行主动提示,从而
避免因忽视期保养引起的设备故障,让设备科轻松的管理全院设备的使用、养护和维修状态。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医院的医疗计量器械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医疗计量器械,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修保养。
1.按照功能分类:(1) 临床治疗仪器类:如心电图仪、血压仪、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等。
(2) 实验室仪器类:如离心机、高压灭菌器、干燥箱、超净台、恒温槽等。
(3) 卫生监测类:如空气过滤器、水样测试仪、真空泵、灭菌器、药品质量检测仪等。
(4) 医疗设备类:如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刀、显微镜、医用镊子等。
2.按照危险等级分类:一些医疗计量器械如果使用不当,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害。
这类医疗计量器械需要特别管理,按照安全等级进行分类,如高风险类、中风险类、低风险类。
3.按照使用地点分类:不同科室之间的医疗计量器械也可能不同,如手术室和心内科需要的设备就不一样。
按照使用地点分类管理医疗计量器械可以更好地管理它们。
1.设备安全管理对于高风险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其运行情况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应建立紧急故障处理制度,及时处理设备的突发故障。
2.设备信息化管理对所有设备进行电子化管理,建立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对各种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名称、型号、厂家信息、进、出、移交、维修、保养、性能测试等全面管理。
3.设备使用与保养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操作程序,定期清洁保养,及时更换易损件和维修保养。
4.设备保修与维护保修期内设备若出现故障应及时与厂家联系,由厂家提供保修服务;保修期外的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维修。
总之,医学仪器设备是医院操作的重要工具,是医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医院应当建立高效的医疗计量器械管理系统,严格按照要求管理医疗计量器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保护医疗工作者的生命及健康。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医疗计量器械是指用于医疗临床和科研的仪器设备,用于测量、监控、记录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他相关信息。
根据其用途和功能,医疗计量器械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并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
一、临床诊断仪器临床诊断仪器是用于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辅助治疗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放射诊断仪器(如X射线机、CT机、MRI机等)、超声诊断仪器、内窥镜、心电图机等。
这些仪器设备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注册才能在医疗机构中使用。
二、治疗设备治疗设备用于医疗机构进行病人的治疗操作,包括:手术台、手术刀具、麻醉机、呼吸机、心脏起搏器、电击除颤器、输液泵等。
这些设备需要满足临床操作的需求,同时需要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三、康复设备康复设备主要用于病人康复训练等目的,包括:康复器械、理疗设备、按摩器、体育器械等。
这些设备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以确保病人康复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
四、检测仪器检测仪器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对病人或设备进行监测和检测,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包括:呼吸监护仪、心电图仪、血压监护仪、血糖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准确可靠地测量各项指标,且需要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
管理方面,医院需要对医疗计量器械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作和使用安全。
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一、设备验收管理在购买新设备时,需要进行设备验收,并与供货商签订合格证书。
验收和合格证书内容包括设备性能、技术参数、质量标准、使用说明等。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需要及时予以退货和更换。
二、设备登记管理医院需要对所拥有的医疗计量器械进行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供货商、存放地点等信息,以便于设备的管理和跟踪。
三、设备清点管理医院需要定期对医疗计量器械进行清点,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灭菌状态是否符合要求、消耗品是否充足等。
对于损坏的设备,需要及时修复或报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医疗计量器械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对各种医疗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检测、调整和验证,以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医疗计量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计量器械和医用辐射计量器械两大类。
1、医疗设备计量器械医疗设备计量器械是用于对医疗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检测、调整和验证的一类仪器。
根据其用途和功能,医疗设备计量器械可分为以下几类:(1) 测量仪器:如血压计、脉搏计、体温计等。
(2) 验证仪器:如心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X射线机等。
(3) 校准仪器:如血糖仪、血氧仪、医用电刀等。
(4) 校验仪器:如呼吸机、吸引器、输液泵等。
(5) 检测仪器:如血气分析仪、无创血压监测仪、麻醉深度监测仪等。
2、医用辐射计量器械医用辐射计量器械是用于对医疗设备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控制的一类仪器。
根据其用途和功能,医用辐射计量器械可分为以下几类:(1) 辐射检测仪器:主要包括γ射线检测仪、X射线检测仪、中子检测仪等。
(2) 辐射防护仪器:主要包括个人剂量计、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3) 辐射监测仪器:主要包括环境辐射监测仪、辐射剂量监测仪等。
二、医疗计量器械的管理医疗计量器械的管理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标定、校准、检测、修理和淘汰等各个环节。
以下从维护、保养、标定、校准和检测五个方面对医疗计量器械的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1、维护医疗计量器械的维护是指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保证其性能稳定和正常使用。
维护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清洁:定期对仪器设备的外壳、传感器、控件等部位进行清洁,保持其清洁卫生。
(2) 定期检查:定期对仪器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

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医院医疗计量器械是指用于医疗诊断、治疗和监测的各种仪器和设备。
为了保障医疗计量器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其进行分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医院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及管理。
一、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1. 诊断类计量器械:包括X线机、CT机、核磁共振仪等,用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诊断。
2. 治疗类计量器械:包括手术器械、手术机器人、电刀等,用于进行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工作。
3. 监护类计量器械:包括生命体征监护仪、呼吸机、血压监测仪等,用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记录。
4. 实验室类计量器械:包括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细胞计数器等,用于进行临床实验室检验和分析。
5. 辅助类计量器械:包括输液泵、注射泵、电子秤等,用于辅助医疗工作的仪器和设备。
二、医疗计量器械的管理1. 采购管理:医院应制定详细的采购程序和质量控制标准,对医疗计量器械的采购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设备定期维护:医院应根据计量器械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要求,建立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计量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 计量器械核验和标定:医院应定期对计量器械进行核验和标定,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建立并保持相关的核验和标定记录。
4. 使用培训和操作规范:医院应对使用计量器械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计量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减少操作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5. 废弃物处理:医院应建立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机制,对废弃的医疗计量器械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处理和处置,以保障环境和患者的安全。
6. 定期质量评估和检查:医院应定期进行医疗计量器械的质量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医疗计量器械的质量和性能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7. 监督和管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医疗计量器械的分类和管理进行监督,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流程。
医院设备资料

医院设备
医院设备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诊断、治疗和监
护等重要功能,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医院设备的发展与更新换代已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医院设备的分类
医院设备广泛分为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和护理设备三大类。
其中,诊断设备包
括X光机、CT机、核磁共振仪等,它们通过影像技术帮助医生观察人体内部情况,为准确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治疗设备则包括手术台、放射治疗机、超声波刀等,用于手术治疗、放疗等;护理设备则包括床位、监护仪、输液泵等,用于患者的护理和监护。
医院设备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医院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新
一代医院设备往往具有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等特点,如智能诊断软件、机器人手术系统、远程监护设备等,这些设备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医院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对于医院来说,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设备台账,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规范,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提高他们对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意识,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结语
医院设备作为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管理维护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关于医院设备的一些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类

附件1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类一、甲类:1、X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显像系统(PET—CT,包括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显像系统即PET);2、伽吗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γ刀);3、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MM50);4、质子治疗系统;5、其他未列入管理品目、区域内首次配置的单价在500万元以上的医用设备。
二、乙类:1、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2、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3、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4、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扫描断层仪(SPECT);5、医用直线加速器(LA)。
附件2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申请、审批表编号:[ ] 号一、申请机构名称:地址:省(自治区)市县(区)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服务地区人口:(万人)所在市、县现有此类大型医用设备:市(台)县(台)医院等级:每日平均门诊数:(人)医院总床位数:(张)二、拟申请配置设备情况名称:规格:主要配件:相关辅助设备名称:数量:使用人员取得岗位资格:(人)注:1、此表一式三份。
2、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卫生厅(局)审核符合规划后负责编号上报。
3、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卫生厅(局)审批。
附件3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更新申请、审批表编号:[ ] 号一、申请机构名称:地址:省(自治区)市县(区)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服务地区人口:(万人)所在市、县现有此类大型医用设备:市(台)县(台)二、原设备情况名称:规格:购置时间:年均使用率:天/年完好率: % (故障天数/使用天数)大型医用设备评审委员会检测评审结论:三、更新理由:四、旧设备处理意见:注:1、此表一式三份。
2、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卫生厅(局)审核符合规划后负责编号上报。
3、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卫生厅(局)审批。
广西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更新审批表备注:1、本表一式一份;2、网上审批必须以本表卫生厅审批意见为准;3、自治区卫生监督所监督科室(监督三科)负责本表存档。
医院设施管理制度

医院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医院设施的管理,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第二章设施管理第三条设施分类1.医院设施分为医疗设备、办公设备、试验设备、通信设备、电气设备、家具及装饰等几大类。
2.各类设施依照紧要性和频繁度划分为A类、B类、C类。
第四条设施使用规定1.严禁私自更改、移动或拆除设施,如有需要应提前向设施管理部门申请,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2.设施的使用应符合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有效证书。
3.使用设施时应遵守设施使用次序,做到合理、有效利用。
第五条设施维护保养1.设施维护保养包含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清洁等。
2.每项设施都应订立相应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设施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设施更新和报废1.设施更新应依据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发展需求进行,需提前编制设施更新计划,报请院领导批准。
2.设施报废应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设施管理部门应及时报废老化、故障严重或不再适用的设施,并认真记录报废原因和程序。
第七条设施安全和应急处理1.设施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施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2.发生设施故障或事故时,设施管理部门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并采取措施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第三章设施管理责任第八条设施管理部门职责1.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内全部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工作。
2.设施管理部门应建立设施档案,记录设施基本信息、维护和修理记录、报废记录等。
3.设施管理部门应定期向院领导汇报设施管理工作情况。
第九条科室负责人职责1.科室负责人应对本科室的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