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人有句古老的问候语:“你吃饭了吗?”。

生物课多安排在下午,本课的教学就从“你中餐吃的什么?”的话题展开教学,以活动《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主线,在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过程中,穿插学习“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等知识内容并完成相关问题的讨论。

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寓于探究活动中,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
(1)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知道消费者的分类,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能力:
(1)通过对图片及视频等资料的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事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讨论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人合作;
(2)树立保护动物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

五、教学难点
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

六、教学方法
以“启发—探究”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和讲授法。

七、教学设备
1.活动报告;
2.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
3.实物抽影仪。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新课的引入
师:我们中国人有句亲热的问候语“你吃钣了吗?”。

现在我要借用这句话问一问大家“你们吃钣了吗?”
“吃的是什么?”
“一个一个地说,否则我招架不住。


老师点名让一学生起来说,老师将菜名写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对这些食物进行分类。

“动物和植物是生物圈中两大重要的家族,那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样吗?”
(二)新课学习
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
学生笑,并异口同声地回
答:“我们都吃过了。


学生七嘴八舌,都争着
说。

不少学生开始举手了。

一学生站起来说:“我中
餐吃了米饭、烧白、豆芽、洋
芋、肉丸子汤。


一学生答:“可以将食物
分为两大类:动物性食物和植
物性食物。


“不一样。


学生自觉地将书翻到
P39。

一学生起来答:“绿色植
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合成
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以一句生活中日常问候
语引入,能迅速拉近师生之间
的距离,增强师生情感。

学生
有话可话,也很愿意说。

这为
后面的探究活动创设了一种
良好的氛围。

列举菜名不是目的,教会
学生分步、分类处理才是关
键。

,适时引入课题,学生感
觉很自然。

注意新旧知识的前后联
系,学习新知时要复习巩固旧
知,这样才不会让旧知遗忘。

只有在旧知的基础上才能获
得新知、学好新知
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明
要学习探究的内容。

(板书)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师:“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我们在七年级上册中已经学过,谁还记得,请起来告诉大家。

“动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要是我们人类能进行光合作用该多好啊!晒晒太阳不吃钣肚子就饱了。


(板书)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想来报菜名,请原谅老师的不是,冷落了大家,现在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因时间关系要换一种方式,不是说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
绿色植物为食,通过消耗绿
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
生活,属于消费者。


学生笑。

(知道老师说的
是不可能的,是荒唐的。


学生很快动起来,将书翻
到了P41,有的开始看书,
有的动笔做,有的小声商量、
讨论。

有学生举手。

学生专心听讲。

一部分学生进行修改,一
部分学生准备另起炉灶——
重新来过。

学生认真观看。

“我们看到了动物在取
食。


“动物的食性不一样,我
看到了吃草的牛、羊,它们属
于植食动物;我看到了狮子捕
白动物(包括人类)与植物的
生活方式是不一样,在生物圈
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正式进入活动。

实际上从
一上课,活动就已经开始了,
中间穿插了新课的引入、知识
点的学习,现在又重新回到活
动中来。

始终紧紧围绕“活动”
这一主线展开教学。

教师不用细讲和作示范,
放手让学生去做,锻炼培养学
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有预见性,及时给
予方法指导,提高活动的效
率,增强学生继续活动的信
心,而不是出现半途而废、浪
费时间的结局。

中途插播视频,能消除学
生的疲劳,增加趣味。

让学生观看、比较,找出
视频画面中动物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出来,而是写出来,怎么写?请大家依照书上P41活动中的方法步骤的要求来写。

(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指导、点拨、释疑。


教师提示学生:如果你的中餐食物种类单一,影响你构建食物网,你可以将你早餐的食物加进去,如果还不行,可以将你昨天乃至前天甚至近段时间吃过的食物加进去。

(估计学生完成得差不多了)
师:步骤4、5中提到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

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两类动物。

(利用课件播放动物取食方面的视频。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动物的食性相同吗?”食斑马、狼捕食羊的血腥场
面,它们属于肉食动物;我还
看到鸡既可以吃大米,又可
以吃虫子,鸡应该是杂食动
物。


学生听讲。

学生翻书到P40,用笔
勾划出“食物链”的概念。

学生自我检查。

学生认真观看、欣赏
flash动画。

学生动笔建立起一条食
物链。

同桌及邻桌同学开始小
声讨论。

学生:蝗虫吃草,同时蝗
虫会被青蛙吃掉,青蛙在吃蝗
虫时,自己也会被蛇吃掉,因
此,动物是食物链结构中不可
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生踊跃举手。

学生专心观看、比较、议
能力和同中找异的发散思维
能力。

引导学生寻找生物之间
的关系,为食物链、食物网的
建立提供科学的依据。

插播flash动画,给学生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帮助学生
正确建立起合理的食物链。

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
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
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
既是对学生成果的肯定,又让
同伴分享了快乐。

同时让学生
的不足得到及时的修正,帮助
他提高。

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的
严谨,不能随意凭空捏造。

启发引导学生建立起“食
物网”的概念。

并教会学生数
食物链的条数。

学生自己建立
讲:由于植物、动物营养方式的不同,动物的食性不同,这样就在“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之间建立了一种食物联系。

我们把这种联系叫食物链。

请同学在书上找出“食物链”的概念,并检查一下自己建立的食物链合不合理。

展示:课件中的一个flash动画。

让学生观看并要求用文字和箭头将它们之间捕食与被食的关系表示出来,然后分析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抽一学生起来分析。


老师赞扬学生分析回答得好。

(板书)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讲:现在我们回过头看一看根据我们的食物建立起论。

学生找出了问题并进行
了修订。

学生明白了“→”指向的
重要意义。

“不止一条。


学生七嘴八舌。

学生很快数出来。

学生数出来的条数不一
样。

学生都不认输,认为自己
是对的。

几个同学依次上台数,下
面几十双眼睛盯着。

很快判断
出谁的答案正确。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数法。

“有联系。


学生专心听讲。

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争
论、辨论。

学生专注地聆听。

认识到
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的食物链比较简单,容易数,
教师及时展示复杂的食物网,
让学生学会数,掌握方法。


法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
师不要轻意否定谁。

让学生明白规律是可以
被发现的,掌握了规律可以解
决实际问题。

真理是争论、辩论出来
的,而不是强加的。

发扬教育
民主,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
撞,才会产生真理的火花。

举例讲解,让学生心服口
服,促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动
物的意识。

通过前面的引导、讲解、
展示,学生不难回答这3个
问题。

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
充分发表意见。

让学生明确一条食物链
来的食物链。

有谁愿意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呢?
(教师有意让做得好的和有缺陷的依次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
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强调:“→”指向的重要意义:反映能量流动的方向。

因此“→”只能指向捕食者。

师:大家看一看,你所建立的食物链是一条,还是有多条?到底有几条?如何数?
课件展示:一个比较复杂的食物网。

让学生数出食物链的条数。

“为什么大家数出来的条数不一样,到底谁的数字准确?”
“现在我们请几个不同答案的代表上来数一数,下面
学生讨论。

学生代表发言:
1.不同食物链之间通过
一种或几种特殊生物联结在
一起,形成食物网。

2.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
物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有多
少种生物就有多少个环节,环
节越多,食物链就越长。

3.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
食物结构只剩下植物,使得人
类的食物结构变得简单,营养
获得不全面。

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
结。

的起始环节、最后环节。

有始有终。

教会学生学会
梳理、归纳知识。

使当堂所学
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探究学习无止境。

的同学当裁判,看谁是真正的英雄。


(让数对的同学告诉大家是怎么数的。


“不同食物链之间有没有联系?”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食物为联系的交错网状结构,我们叫食物网。


问:大家想一想,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教师举例阐述食物网中食物链越多越好的意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和稳定。

并适时进行情感教育: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师:最后我们根据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来讨论3个问题:(见书上P41—42)同时用课件展示出来。

1.分析说明不同食物链
1.成功之处:重新整合了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线,将知识的讲授、能力的
培养、情感的体验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2.不足之处:过渡语言应更优化些,时间分配应更合理些。

十、教学点评
程勇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整合了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参与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也就使教学目标得以较好地落实。

特别是活动的引入、动画的插播、成果的展示、问题的争论、知识的延伸、幽默的语言、恰当的评价、善意的提示等教学环节及手段,都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能力,获得知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活动不但给予了有效的指导,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教师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全面发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所给予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跟在学生的后面,放手让学生在前面探索,让学生发表见解、阐述观点,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力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总之,这节课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这是值得提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