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说课稿【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说课
一、说教材。

《五柳先生传》是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是陶渊明托名
五柳先生而作的小传。

文章篇幅精短,仅174字,就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
安贫乐道的精神。

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五柳先
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五柳先生独特个性。

二、说目标。

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
内容的理解。

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主诵读,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积累并掌握文中重点词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五环阅读”教学模式,用自主合作探究的
方式,教师巧加点拨,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安贫守志、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

所以我把本课的
教学重点定为: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大量使用否定句是本文表达上的特色之一,我把体会本文语言特色作
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
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所以,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五环阅读”
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分析学生
初二写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技能,能够自主查阅工具书
疏通文字障碍。

根据这一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

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

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五、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后,首先了解一下学生的预习状况,对朗读课文、疏通
文意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加以解决。

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教大的由老师指点。

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

然后出示一组重点词语,考察一下学生的理解和识记情况,并对重要词
语进行延伸迁移,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新解释这些词。

通过这一环节,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并提高学生对词义的辨析能力,增强文言词汇学习的趣味性。

(二)用“五环阅读”法,开始进入学习。

首先是“赏读入境”。

分三
步进行诵读:
1、听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和自己预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字音和节奏。

2、自由大声朗读,进一步体会读法,进入文章之情境。

3、展示朗读,亮出自我风采。

第二环节:悟读品味:1、合作讨论,全体参与,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可以按小组,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讨论三个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性格、爱好、生活、思想;这一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重点语句,初识五柳先生,也有利于背诵课文。

(2)用“读,我们看到了一个的五柳先生”的句式回答,你眼中的五
柳先生是个怎样的先生?这是重点问题。

设计这一题,为了进一步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从而在了解陶渊明诗文的基础上,了解陶渊明其人。

(3)陶渊明少有壮志,但在官场几经周折,终于不堪污浊,愤然辞官,过起了文中所写的生活长达二十二年。

像文中描述的一样,生活贫困,读书着文饮酒,享受着隐居的乐趣。

你欣赏这样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是否欣赏这样的人,我想这样来启发他们:他这种思想曾被后世很多人推崇、赞扬,可谓是“名垂千古”。

其实,名利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它总
是躲避着追逐它的人,却又追逐着躲避它的人。

”陶“不慕荣利”却美名
流传至今,而当时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后人有谁知道呢?但现在又有很多人并不赞成他的那种思想,认为1500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已过时了。

同学们,你们有什幺看法呢?请大家自由发言。

这样做是为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三个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结合文章的背景和已积累的陶渊明
的有关知识,就可以对文章深入的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解答与调控,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提高悟读的质量,
讨论完成后进入第三环节:研读展示。

倾听他人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
考结果,师生一起体会一下交流的快乐。

这一环节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应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的环节,应是学生开拓思维的时间段。

因此,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思维达到一个活跃的高度,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认真倾听的基础上,用小组竞争的激励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第一题由一个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各组倾听后纠正或者补充。

因为是用原文回答,不至于太难。

第三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发散他们的思维,出现丰
富多彩的答案。

这样,才能对作者的高尚情操有更深的体会。

再结合陶渊明的诗文,总结一下陶渊明其人,更近一步走近这位大师。

第四环节为精读积累。

这一环节要使学生当堂积累精彩语句,锻炼学生
的表达能力,增加积累。

设计问题为:“本文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全文共174字,却可谓字字珠玑。

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并试背全文。

”鼓励学生背诵全文。

第五环节为当堂写作内容----美读运用。

以“宅边五柳”为号,陶渊明
寄托了自己的志趣与情操,以独特的语言风格表现了自己的个性,你有自己的名号吗?试写一段文字,用名号表现你的人生追求。

这样,把本课对写生写作带来的启示进行即时训练,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毕竟文言文的学习有一项最重要的积累,那就是对于词语的积累。

所以
作业布置为:背诵重要词语解释,翻译全文。

总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模式的展开过程是学
生艰辛又愉悦的智力劳动过程,劳动理应得到回报,而且丰厚的回报更能
激发再学习再探究的主动性和热情。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落实。

有效地模式加科学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不断的自主探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敏锐的发现意识,务实的探究态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说板书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集中体现也在板书上。

板书的要求是力争
做到实、新、精。

本文重点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追求,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

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我选了对联板书形式,引导学生从性格、爱好、生活三方面把握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的形象,学生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可以直观形象的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悟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上联居陋室饮浊酒甘心淡泊读书不求甚解
下联衣短褐食箪瓢静享隐逸着文聊以自娱
横批安贫乐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