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第26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全球定位系统 (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
_____导__航_______的系统。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2)组成地面控制部分 ——地 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 ——GPS信 号接收机
(3)功能:提供精密的___三_维__坐__标______ (经度、纬度、高度)、 ____速__度________、时间。 (4)特点:具有全能性、____全_球__性_______、全天候、连续性 和实时性的特点。 (5)应用:确定考察点的__地_理__位__置____ (经度和纬度)、海拔。 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②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 与服务 需、工程选址等,
理
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
基础设施 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
管理
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
应用领域
具体应用
空中导航:空域划分与管理;交通流量管理; 飞行路线管理;提高机场利用率
交通 航海:自主导航;提供位置、航速、航行和
时间信息;海图航迹显示;港口、码头的船
民
舶调度;近海和内河船舶导航和管理
用
定位;选择最优行进方式和线路;寻找合适
旅游探 的道路和宿营点;报警;选择最佳记录摄影
险
地点、时间
其他领 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救援;生态研究;
域
农业资源调查;农作物生产等
军用
定位和导航
4.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_____输_入________、管理、分 析和表达。 (3)简要程序:信息源→___数__据__处__理_____→数据库→空间分 析→表达。 (4)应用领域: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城市管理。 ①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 人们只需要分析
矿产 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 遥感图像就可以
资源 资 源
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 术“发现”矿产
划定蕴藏矿产的 大致区域
普 查
生物 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 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 分布、类型、结构、健康 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 城市绿化、环境 保护等部门服务
(3)关键词判断“3S”技术 ①RS:“获取”空间信息。 ②GPS:“定位”、“导航”、“精确”、“精密”、“精 准”等。 ③GIS:“分析”、“处理”、“查询”、“输入”等。 2.“四角度”归纳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①查询“地点”和“状况”。 ②查询符合一定条件的地物的分布、位置。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重难提示 1.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重点) 2.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重点) 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重点) 4.3S技术的区分及选取。(难点)
考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__地_理__空__间__信__息___的现代 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 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 ①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_自__然__灾__害__防_御__监__测______、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 ②大众化应用: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 地理信息系统等。
土地利用形态
甲 乙 丙 丁
地价 Ⅰ阶段 低 低 中 低
Ⅱ阶段 中 中 高 中
A.①③ C.④⑧
B.②⑦ D.⑤⑥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图中地价高、中、低三等的地块分别是哪些? 提示:高等地价:⑧;中等地价:①②⑤⑦;低等地价:③ ④⑥。
2.信息解读
2.遥感(RS)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 航天器 ___________ (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 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专业图件统 计数字。 (3)特点:_精__度__高____、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4)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 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图 2 GIS 图层叠加示 意图
1.明确GIS图层是由哪些专题图层叠加而成的 不同的专题图层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 征,如上图中的叠加图层分别有水系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图、地形图、居民点分布图和土壤分布图。 2.分析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如从水系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 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反映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 坡度等特征。
(3)合理施肥,精确农业管理:利用GPS定位技术,使飞机精 确喷洒化肥、农药,避免使用不合理而影响作物生长。
1.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是( A )
A.RS和GIS
B.GIS和GPS
C.GPS和GIS
D.数字地球
2.如果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不同时期的钓鱼岛进行监测,通
过分析多幅钓鱼岛图片,可以获得( D )
(3)模式问题
通过地物分布及其组 合规律的模式分析
揭示
――→
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4)模拟问题
利用已掌握的规律 建立起一定的模型
模拟
――→
具备某种条件时将出现的结果
3.GPS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1)土壤养分分布调查:播种前,通过采集车辆上配置的GPS 接收机,采集土壤样品,GPS接收机把样品采集的位置精确 测量出来,根据GIS制成土壤样品分布图。 (2)监测作物产量:在联合收割机上配置计算机、产量监视器 和GPS接收机,构成了作物产量监测系统,如收割玉米时, 监视器记录下玉米所接穗数和产量,同时GPS接收机记录下 收割该株玉米所处位置,通过计算机绘制出每块土地的产量 分布图。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可以找出影响作物产量 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具体的田间施肥等管理工作。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6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 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了解遥感的概念和主要环节,掌握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2.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用途及应用。 3.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4.了解“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2)趋势分析
某地理事物随时 间的变化过程
分析
――→
该地理事物的发展趋势
(3)模式问题
通过地物分布及其组 合规律的模式分析
揭示
――→
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4)模拟问题
利用已掌握的规律 建立起一定的模型
模拟
――→
具备某种条件时将出现的结果
(2)趋势分析
某地理事物随时 间的变化过程
分析
――→
该地理事物的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环境 和灾 害监 测
环境 监测
灾害 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 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 染等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 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 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人们了 解环境变化, 使环境得到保 护和改善
有利于防灾减灾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 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 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 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人 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看”,只“看”不用 “想”的选用RS。
(1)概念:是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 __数__字__化____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思考探究】 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是通过什么技术获取的?
提示:遥感。 汽车导航运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城市”系统运用了哪些技术?
①钓鱼岛面积的变化 ②钓鱼岛上植被的变化 ③钓鱼
岛的地理坐标 ④钓鱼岛地形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题,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是利用了
RS和GIS技术。第2题,钓鱼岛地理坐标的获得应用GPS技术.
6.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
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A )
①降水量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土壤类
型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解析:第5题,当春涝发生时,地表和土壤状况与平时存在明
显差异,反射和辐射状况也不相同,而遥感技术可以捕捉这
种变化,因而C正确。第6题,春涝的发生与地区降水状况,
水系分布以及地形状况有关系,因而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分
土地利用 与管理
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
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 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 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生态环境 管理
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 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③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 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 土壤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 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 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2013·高考浙江卷)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 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图2)。 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 如下表。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下图(图 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B )
析的时候需要叠加这三类地图,因此A正确。
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GIS是高考中的考点之一,在命题中多以图 层叠加的形式呈现,考查GIS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GIS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对地理空间数 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图 1 某地经数字处理后的示意图
提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突破“3S”技术手段选取的方法 (1)“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 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 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 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 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3.判断叠加以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
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
特征的新地图,在这幅新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
合考虑各个要素进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的选择评价.
叠加图层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新生(应用)主体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泥石流易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