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董事长在中冶集团党政工作大会上的发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董事长在中冶集团党政工作大会上
的发言(1)
一、公司“二五”发展简要回顾
~是中冶集团和我们公司的第二个战略规划期。
五年来,在公司两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二十二冶全体员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冶集团战略转型的工作部署,围绕公司“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推动各项工作,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完成了“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公司逐步从平移延伸式发展走向了创新提升式发展的道路。
过去的五年,是公司在“一五”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创新提升、推进转型、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公司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两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公司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阶段。
是公司在认真总结“一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体系,完成主业改制,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之年,是公司转型工作迈出实质步伐、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实现“二五”发展良好开局的重要一年;是公司乘势而上、突飞猛进,规模和效益取得历史性跨越的一年,公司营业收入成功突破百亿大关,利润突破2亿大关,提前3年实现原定“二五”规划目标,公司科学调整“二五”规划,企业战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公司认真落实
调整后的“二五”规划,加快转型步伐,提高发展质量,营业收入稳步提高,实现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公司在严峻的形势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公司在不利形势下确定的巩固之年,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克服了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不利因素,顺利完成了巩固年的各项任务,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平稳增长,取得了在中冶集团子公司中营业收入和利润双第一的优异成绩。
是公司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大力创新经营思路,稳步推进转型升级,着重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发展质量,严控经营风险,全面完成公司年度预算指标和“二五”发展任务,企业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三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二五”发展的突出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
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比(一五末)翻了两番;实现利润6亿元,是实现利润3000万元的20倍。
底公司资产总额201亿元是亿元的倍;底公司净资产达到亿元,是底亿元的倍。
以上各项指标在中冶集团施工单位中都处于前列。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彻底改变了以传统冶金建设为主的产品结构,形成了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关联互补的四大主业结构(公司冶金工程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占工程承包收入的20%,新签
合同额中冶金项目占%),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主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到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9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79项,发明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二五”期间有158项工程获得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奖。
其中“二五”时期公司共获得5项鲁班奖:北京金融街b3大厦工程、首钢京唐焦化工程、唐钢污水处理工程、首钢京唐炼钢工程、顺义冷轧薄板工程,公司鲁班奖数量已经达到8项,其中b3大厦是公司的第一块民建鲁班奖,唐钢污水处理工程是公司市政环保领域的第一块鲁班奖,具有重要意义。
“二五”时期公司形成了集团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涵盖公司各项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构筑了较好的政企、银企合作以及社会公共关系,积累了丰富的无形资产,在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和信誉,为公司市场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一五”后期开始进入中冶集团第一梯队,到“二五”中后期营业收入和利润指标逐步确立了领先位置,营业收入和利润指标在中冶集团施工企业中继续保持了领先地位,应该说基本实现了走在中冶集团发展最前列的目标。
总之,“二五”时期是公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企业社会地位快速上升,员工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员工队伍凝聚力
不断增强的重要时期。
五年来,公司上下和全体员工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辉煌业绩,必将载入公司创新提升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史册。
回顾五年来公司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可概括为八条基本经验1)必须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决策力、执行力和战斗力;2)必须坚持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主业抗风险能力;3)必须坚持“科技兴企”战略,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4)必须强化“人才强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5)必须不断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6)不断推进和谐企业建设,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公司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内外环境;7)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