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测试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大纲人教版第六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
..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
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
..,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谨再拜。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思垂.空文以自见垂:使……流传
B.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纲纪,规律
C.曼.辞以自饰曼:随意的
D.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际:关系
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后是非乃.定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C.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3.下列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
B.下流
..多谤议
C.故且从俗浮沉
..
D.今虽欲自雕琢
..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说明作者“忍辱而苟活”原因的一组是( )
①思垂空文以自见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③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⑤藏之名山,传之其人⑥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A.①④⑤ B.②③⑥C.①③⑥ D.②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5.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
A.向来,本来B.朴素C.真情D.白的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
A.排列B.割,分C.众,各D.位次
(3)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
A.独自B.一个人C.难道D.单独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A.今天B.现在C.即将,马上,就要D.如果,假使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蔺相如固止之”的“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古汉语中的同义复音词是由两个单音的同义或近义词素组成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同义复音词的一项是( )
A.于是舍人相与
..之
..谏曰B.而君畏匿
C.恐惧
..殊甚D.况于将相
..乎
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C.六王毕,四海一.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课外语段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
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
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窍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
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注],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犊鼻裈(kūn):形似犊鼻的短裤。
古时之裤,无裆谓袴,有裆谓裈,统称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从者谢.吉谢:拒绝
B.临邛令前奏.琴曰奏:弹奏
C.长卿第.俱如临邛第:只要
D.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更:轮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赀为郎②敛资财以.送其行
B.①因.病免,客游梁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①慕蔺相如之.为人②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D.①心悦而.好之②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3.以下四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司马相如特立独行个性的一组是( )
①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②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③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④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⑤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⑥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相如在朝廷做武骑常侍期间,孝景帝不喜欢辞赋,批评他爱好文学,于是司马相如就借口有病而辞了官职,旅居梁国。
B.卓家的宴会司马相如本不愿意去,后由于临邛县令的殷勤,不得已而勉强前往,而这次宴会恰恰促成了他和卓文君的爱情。
C.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卓王孙十分生气,不愿在经济上给以资助,后来两人买了一间酒店来维持生计,生活倒也平静。
D.卓王孙听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店谋生,感到耻辱,后由于兄弟及长者们的劝说,还是资助了他们,使女儿女婿成了富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译文:
(2)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译文:
素材
1.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使他“宁赴常流”“葬身鱼腹”,也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
当理想破灭之时,为保持自己的清白他投进了汨罗江。
屈原的死,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唤醒和激励。
这种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著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离骚》)的孤独感。
(《屈原列传》)
2.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
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
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在无颜上父母的丘墓的事实面前,他仍然坚持了下来。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司马迁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引决”的勇气,但轻
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他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他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奋发图强,终成大事。
(《报任安书》) 3.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先前说的那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廉颇武将的性格特点;等到知道蔺相如的做法真相后,他负荆请罪,又表现了他的坦诚直率和可敬可爱。
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畏惧,愿与和氏璧共存亡,最后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以他的机智与英勇维护了赵王的颜面。
这都是他智勇一面的表现。
但他的光辉不仅在此,更在于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一个“引车避匿”之举,一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让历史放大了他的形象,让后代记住了他的合作精神。
(《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课内语段精读
1.C 2.D 3.B 4.D 5.(1)A (2)D (3)C (4)D 6.A 7.C 8.C
9.(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2)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
课外语段拓展
1.B 2.B 3.C 4.A
5.(1)你长期在外求官,如果不顺心的话,就来我这里看看吧。
(2)买了一间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坐在垆前卖酒。
参考译文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
司马相如学业完成后,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叫相如。
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奉孝景帝,担任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梁孝王来京城朝见景帝,跟随梁孝王来的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司马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就借口有病而辞了官职,旅居梁国。
梁孝王让他和众儒生住在一起,(所以)司马相如有机会与儒生们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只好返回成都,可是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他平素与临邛县令王吉关系很好,王吉说:“你长期在外求官,如果不顺心的话,就来我这里看看吧。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
临邛县令假装恭敬,天天都去拜访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最初还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王吉愈加谨慎恭敬了。
临邛县里富人很多,像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几百人,二人就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
县令到来后,到卓家的客人已经过百了。
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往。
临邛县令见司马相如没来,不敢进食,亲自前去迎请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送上琴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用它来自助娱乐。
”司马相如推辞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
当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司马相如假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来挑逗她。
司马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雍容闲雅,十分漂亮;待到在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并且喜欢上了他,又担心自己配不上他。
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就叫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让侍者传达自己的倾慕之情。
于是,卓文君连夜逃出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一起急忙逃回了成都。
司马相如家里穷得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竖在那里。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太不成材了,我不忍心杀了她,但也不会分给她一分钱!”有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卓文君感到不快乐,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还足够用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地步呢!”司马相如就同她一起来到临邛,卖掉了他们的全部车马,买了一间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卓文君坐在垆前卖酒。
而司马相如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耻辱,因此闭门不出。
兄弟们和长者们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你缺少的不是钱财。
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
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卓王孙不得已,就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卓文君就和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