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城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城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
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进行有趣的化学反应原理验证。

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B、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C、蛋壳能否溶于酸
D、检验加碘盐
参考答案:
AD

2.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参考答案:
B

3. 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
参考答案:
B

4. 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当反应Cl2+H2O 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的浓度增加,可加入()
A.NaOH固体; B.NaCl固
体; C.H2O D.CaCO3固体
参考答案:
D

5.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
A.是非金属元素B.是稀有气体元素
C.是金属元素D.无法确认为哪一类元素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列举出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或2个的元素进行判断.
解答:解: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或2个的元素有:第一主族元素(包含H元素,碱金属元素);第二主族元素(碱土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中的He元素,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 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的化合价为+1)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银)︰n(汞)=2︰1
B.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C.硝酸亚汞的化学式为HgNO3D.硝酸亚汞的化学式为Hg2(NO3)2
参考答案:
D
7. 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十2B(g)?2Q(g)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体积比再充人A、B、Q,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增大,v(逆)增大
B.达到新的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A、B的体积分数减小
C.充入A、B、Q后,体系压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
D.若B为有色物质,达到新平衡后混合气颜色比原平衡浅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在恒温恒容下条件下,以1:l:2的体积比再充入A、B、Q,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解答:解: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在恒温恒容下条件下,以1:l:2的体积比再充入A、B、Q,等效为增大压强,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v逆都增大,故A正确;
B、以1:l:2的体积比再充入A、B、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混合物中A、B的体积分数减小,故B正确;
C、充入A、B、Q后,体系压强先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后逐渐减小,故C正确;
D、以1:1:2的体积比再充人A、B、Q,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而不抵消,所以达到新平衡后混合气颜色比原平衡深,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理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本质,改变体积影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8. 将1 molCO和1 molH2O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CO+H2O(气)CO2+H2,达到平衡时剩余了75%的CO, 此平衡混合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
A.11.5倍 B.5.75倍
C.23倍 D.30.67倍
参考答案:
A

9.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流的方向为由Zn到Cu
C.溶液中H+ 向Cu极移动 D.Cu极上冒气泡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干冰
B.金刚砂
C.金刚石
D.水晶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18O的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158N
C.次氯酸的电子式: D.NH4+的结构式:
参考答案:
A

12. 下面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
A、FeCl2 ?
B、Al2S3 ?
C、
FeS ??? D、Fe3O4
参考答案:
A
13. 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
发生反应:2SO2+O22SO3,Δ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
参考答案:
D
14.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 A(g)+n B(s) p 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参考答案:
C

15. 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Cl-共有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 S+周围紧邻8个Cl-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0个CO2分子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6分)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下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 NaOH溶液和5 mL 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试管上方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

(2)观察到________∧ 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法是_____∧ ____ 、 _∧_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产物是________∧ 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
(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
(6分)(1)冷凝回流(2)混合液不再分层
(3)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 (4)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

或者先通过水,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苯酚含量在1 g·L-1以上的工业废水
应回收苯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下列流程,探究废水中苯酚的回收方法。

①可用▲为试剂检验水样中是否含有苯酚。

②操作I的名称为▲,试剂a的化学式为▲。

③通入CO2发生反应生成苯酚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3。

①1 mol该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②若两分子该有机物能生成六元环状结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①FeCl3溶液(2分)②萃取(或萃取分液或分液)(2
分)NaOH (2分)
③C6H5ONa + CO2 + H2O → C6H5OH + NaHCO3(3分)
(2)①67.2(3分)
②(3分)
18. 下表列出了核电荷数为21~25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S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并不符合构造原理。

人们常常会碰到客观事实与理论不相吻合的问题,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你的态度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对比上述五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你发现的规律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Sc:1s22s22p63s23p63d14s2或[Ar]3d14s2 Ti: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3d24s2
V:1s22s22p63s23p63d34s2或[Ar]3d34s2Mn:1s22s22p63s23p63d14s23d54s2或[Ar]3d54s2
(2)尊重客观事实,注重理论适用范围,掌握特例……
(3)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电子和次高能层d电子数目之和;能量交错使得d电子也参与了化学反应。

19.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产生.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H3PO4和H2SO4溶液的PH,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
解析:(1)不正确.
(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H+或OH-被稀释,测出的不为溶液中H+或OH-对应的PH;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会产生误差.
(3)测得的H3PO4的PH较H2SO4小,因为在稀释过程中,H3PO4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该溶液中c(H+)较H2SO4溶液中c(H+)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