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万小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万小兵
发表时间:2019-03-20T11:40:18.5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万小兵
[导读]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浇筑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关注。

摘要:建筑行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住房问题仍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住房需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刚性需求。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建筑行业仍然可以被看作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现阶段我国工业建筑业和民用建筑业均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发展成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进步、施工工具与施工流程的优化,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浇筑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关注。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一、混凝土浇筑施工现状分析
虽然混凝土建筑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它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也得到一点的提高,相应的技术问题不断地被提升以及解决,但是在立足建筑业乃至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混凝土浇筑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根本的解决还是会影响整个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因为施工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水平不一样,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会一样。

由于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过硬,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等,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还是会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露筋问题以及混凝土麻面问题等,这类问题严重降低了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着人们的使用安全。

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研究工作,全方位地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

二、混凝土施工问题分析
2.1 混凝土的配制及浇筑问题
配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骨料、掺合料以及外加�┑龋�如果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以及搭配比例不符合标准,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问题。

如选用的水泥碱含量超标,就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从而影响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骨料含有过多杂质,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色泽不均匀等问题出现。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不注重一定的技术标准,也会造成问题的出现。

如混凝土浇筑不按规定的工序进行,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整体性等;混凝土浇筑时,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大于2m,混凝土会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厚度过大,无法起到预期的振捣效果,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拆模后又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2.2 模板的设计与安装问题
模板的设计与安装是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如果这部分工作在施工时不能顺利进行,就会导致整个清水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

模板一般要求设计简单合理,能够实现承载稳定,然而国内一些工程人员在设计模板时往往忽视这一设计准则,在对模板的明缝、阴阳角等细节的设计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使得安装后模板的拼缝出现缝隙,拼接严密性较差;另外,在对模板材质选择上,材料刚度较差,吸湿性能不好、涂料涂刷不均匀等也会对模板的安装带来很大问题。

三、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3.1 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值
在混凝土配合材料中,沙子和水凝以及骨料必须严格达到一定的标准。

水凝必须应选择硅酸盐水凝保证其强大于32.5MPa。

同时要求水热化指标小于275KJ/kg水泥每一立方混凝土中碱含量小于2.25kg。

设计配合比值必须要按照所提供的合格的水泥砂石比值。

水泥还需要注意必须要强度以及细度,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不同生产日期、不同型号的水泥需要做详细的标注。

骨料作为混凝土搅拌材料中的基本组成材料之一,如果骨料选择太粗的话,那么很容易造成空隙间距等问题,会非常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于是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尽量采用颗粒均匀,大小均等,形状相似的骨料。

一般来说骨料的含泥量应小于1%。

并且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只有全部准备材料达到施工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3.2 要规范搅拌和运输方式技巧
进行搅拌首先要确保搅拌均匀,就要求搅拌机必须达到一定的功效和功率,搅拌机工作效率到不到标准,那么搅拌出来的混凝土肯定会有粗有细,进而将影响施工质量。

第二个条件是要确保混凝土在搅拌站进行集中搅拌。

此外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温度,而对于混凝土的运输要考虑的是浇筑速度和凝结时间,浇筑速度过快则质量不会过好,影响具体细节影响施工进度。

而浇筑过慢而导致温度下降,不利于保存原材料。

而且混凝土的均匀性也会得到迫害。

如果出现了离析现象一定不要害怕麻烦而必须要进行第二次的搅拌。

3.3 确保浇筑技术全过程准确
在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浇筑了,所以应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浇筑。

在施工过程当中对模板浇筑时,一定要保证混凝土不要对模板进行冲击,不要影响到钢筋骨架。

这些细节问题就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入模时禁止集中倾倒混凝土保持混凝土浇筑均匀。

对于浇筑高度超过的最好使用溜管。

溜管出料口的高度要保持在1.5m以内。

在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中断现象,防止出现冷缝。

在对不同层次进行浇筑时,应保证其每层浇筑的厚度在一并保证层与层间隔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最后要对其进行搅拌保证结合更加充分。

而振捣在混凝土浇筑中也是必须要严谨注意的,需要施工单位准确执行。

为达到施工标准,进行振捣这一步骤,一直振捣直至混凝土不会出现下沉下落现象为止,千万不要害怕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人力。

值得一提的是,振捣之间的单位距离不要超过40cm。

如果一旦出现振捣不均匀或者出现遗漏现象时,必须进行二次振捣。

3.4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1)加强混凝土浇筑后温度控制和养护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初步凝结之前,先按照标准高度用刮尺进行初步刮平。

然后用木板打磨压实。

待混凝土初步凝结并脱水后,再用木板继续进行磨搓,直到有效闭合混凝土因收水而产生的裂缝。

最后,混凝土最终凝结后,开始用刮尺和抹子对混凝土进行收光工作,收光后的混凝土需要覆盖蓄水养护薄膜。

混凝土浇筑中通常内部会存有不易散发水泥水化而产生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从内部是混凝土温度升高而产生裂缝。

本文建议,要密切注意混凝土终凝后的内外温差,采取控制温差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具体操作是在浇筑完成,终凝之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蓄水塑料膜,对混凝土进行蓄水养护,一般水深不超过2厘米,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一
定范围内。

根据时间经验,水养护时间大约为2星期。

(2)做好成品保护
在砼灌筑实现,同时并没有显著的脚印痕迹,就要对其开展遮盖保养作业。

保养中要留意检测砼强度符合行走规范同时灌筑砼内部外部温度差在二十六摄氏度以下时才能够在上面开展行走保养作业。

除去模具时一定要轻,尤其留意对砼边角位置的呵护。

结论: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常用结构。

混凝土浇筑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重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同时,施工单位也需要借助先进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安志荣.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标准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7(18):128-130.
[2]张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05):103-104.
[3]杜海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7(05):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