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名文化漫谈补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7/23
13
3、避祸改姓
战国田光,其子孙为了逃避秦王的迫害,改 姓光
春秋时, 陈国陈完因避难到齐,把陈姓改 为田姓
汉代韩信,其儿逃往南粤,取韩字之半,改 姓韦
司马迁的故乡陕西韩城县有姓同的,据说在 司马迁下狱时,本族人纷纷改姓避祸,有的 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有的在马字旁加两 点改姓冯
《说文》上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 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
2024/7/23
4
《诗经·大雅·烝民》:“天生烝民。” 这里的“天”就是冥冥之中作用于始祖
母圣处女身上便导致其受孕的异物,也
即图腾。所谓“母感天而生子”,实为
母感“物”而生子。这一直接导致始祖 母受孕的异物或曰始祖母的原配男根— —图腾,就成了氏族的共同崇拜物,奉 若神明,而且禁止食、杀、冒犯。这样,
避讳改名。汉武帝名刘彻,蒯彻为避汉武帝名讳, 改为蒯通(彻与通同义)。 宋一鹤,因上司杨嗣 昌之杨父名鹤,为避讳,改名贴上的宋一鹤为 “宋一鸟”
出嫁改名
2024/7/23
20
七、取名的忌讳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 “不以国,不以官, 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姓分贵贱讲究门第的风尚,始于东汉,终于唐末, 是古代姓氏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一段十分特殊的阶 段
2024/7/23
11
四、古人的改姓
1、 少数民族因汉化而改姓
拓跋氏改姓 元木华黎后裔改姓李
满族改姓
或以谐音取姓:佟佳,谐音为佟、董;舒穆 禄,谐音为舒、徐;瓜儿佳,谐音为关。
或取意译姓:毕拉,意江河之河,谐音为何; 巴颜,意富裕,选用汉字富等。爱新觉罗氏 也改为金、伊、洪、德等姓,叶赫那拉氏改 为郎、卜、钮等姓。
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出生顺序的排行,如仲雍、 季历、仲任、季陵;或字的后面加“父”或“甫” 表示姓别,伯禽父(“父”与“甫”相通)、仲山甫、 仲尼甫、叔兴甫等等
春秋时男子有时在字前加子字的习惯。伍员字子胥、 曾参字子舆、司马耕字子牛、颜回字子渊等等。有 时可以直称伍胥、司马牛、颜渊
2024/7/23
氏族社会的先民就将祖妣崇拜与祖妣的 原配“男根”——图腾崇拜熔为一炉, 而且将图腾物的名作为氏族部落全体成 员共同拥有的符号标志,这就是族号。
2024/7/23
5
不同氏族部落的全体成员头上,都顶有一个 代表他们本部落的图腾名称——族号,画在 旗帜上或者刻在山崖上,有的还刺在身上。 当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交往时,这一名称就 成了他们的区别符号;当部落与部落之间发 生战争,或流放他乡时,这一名称——族号 就无疑产生了精神纽带作用和强大的凝聚力 量。久而久之,作为各族族号的图腾,就逐 渐演变成了同一氏族的共同标记——姓。这 就是由“图腾感生”演化的姓的秘密。生殖 崇拜是图腾崇拜的中心,也是人类赖以繁衍 的基础。
2024/7/23
7
女子出嫁后采用下列几种方法称呼:
1、在姓上冠以所出生的国名。如:齐姜、褒姒、 晋姬、秦赢、陈妫等。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 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等。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 名。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 (秦遄妻)、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1
一、图腾感生与姓氏起源
我们这里所说的“图腾”,即族号。“图腾感 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母系氏 族时期的人们不了解男欢女爱媾和生子的奥妙, 而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之于图腾的意志和 行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自然物,大多数为动 物。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人们认为,氏族中的 女性只要与图腾发生神秘的接触,就可以感而 受孕,有关远古圣处女感生的方式大致有下列 几种:
20234/70/203 0左右的姓中,常见的只不过有300多个。10
三、姓与门第
“门阀” “士族”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清河崔姓、陈郡谢姓、范阳卢姓、平原华姓、东海 王姓、太原王姓、陇西李姓、荥阳郑姓、山阳郗姓、 河东裴姓和卫姓、北地傅姓、颖川荀姓和陈姓、琅 邪王姓、扶风苏姓、京兆杜姓等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屈完、知罃、羊 舌赤、解狐、屈原(楚国贵族,本芈姓,因受封到屈地)。
以所居的地名为氏,如西门豹、东方襄仲、北郭骚、南宫敬 叔、百里奚、柳下惠。
以官名为氏。如卜堰、祝、司马穰苴、乐正克、史墨、士会。
以祖先的字或谥为氏。如:公子目夷,字子鱼,公孙友的儿 子就以其祖父公子目夷的字——子鱼为氏,称鱼苔、鱼石。 孔子的六世祖公孙嘉,字孔父,孔子就以孔为氏。庄辛以其 楚庄王的谥号“庄”为氏。
晋禧侯名司徒,改司徒为中军;宋武公名司 空,改司空为司城;唐因避李世民的讳民部 为户部。李贺,因父名晋,废进士考试
改一字:武后则天名曌,懿德太子李重照改 名李重润
2024/7/23
21
省一字:陈显达改称陈达
以字为名:武则天父名士彟,韦仁约, 以字“思谦”行世
另起新名:武后之母讳真, 魏真宰改 名魏元忠
2024/7/23
18
六、取名的原则与改名
古人认为,取名是人生的大事,不能想怎么取就怎 么取,必须遵循一定的命取原则,否则就不合礼的 要求。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即鲁 庄公)生,……公(鲁桓公)问名于申繻(鲁国大夫), 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 类。”
郑庄公窹生 周文王姬昌 孔鲤 岳飞 鲁庄公同
《南史·谢瀹传》:“性甚敏,尝与刘俊饮,推让久 之。俊曰:‘谢庄儿不可言不能饮!’俊曰:‘苟 得其人,自可留湎千日。’俊惭甚。” 刘勔
2024/7/23
24
2、从字义上来说,名与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联系
在儒家经典著作中,我们尚未见到名与字之间 具体的法定关系的记载,只知道“名以正体, 字以表德”,字是对名的褒称。但是,如果对 古人的名和字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便不难发 现,名与字存在以下关系。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2024/7/23
3
三是“遇异”感生,即圣处女与怪异图腾事象发生 接触或受其“干扰”而导致受孕,这一类图腾多为 无生物或自然气象,如雷电。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记载“(黄帝)母曰附宝, 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 而生黄帝于寿丘。”《帝王世纪》云:“帝尧,陶 唐氏,伊祈姓。母曰庆都,生而神异,常有黄云覆 其上,为帝喾妃。出以观河,遇赤龙,吨然阴风, 而感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
研究中国古人的姓氏和名字,是我国文 化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阅读古 文献,研究中国历史的不可缺少的知识。 姓氏制度、名、字、号的演变,不仅仅 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同时也反映了中国 社会结构的发展演变、各民族的融合、 婚姻习俗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它 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一个重要特征。
2024/7/23
2024/7/23
12
2、赐姓
周穆王盛姬早卒,赐其族为痛氏。汉高祖赐 项伯姓刘;唐初徐敬业被赐姓李;明末郑成 功收复台湾,被隆武帝赐姓朱。
唐代的党项羌,原姓拓跋氏,唐帝赐姓李; 宋代党项羌立国西夏,宋帝赐姓赵。
与齐武帝同姓的萧子响因罪“赐姓为蛸”。 刘宋的刘诞,因反抗朝廷被 “贬姓留”。武 则天篡位后,将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将高 宗宠幸的肖良娣改姓为枭。
23
九、名与字的关系
1、从封建礼仪的要求来说,主要是分尊卑、别贵贱 的需要
名和字是随着儒家学说的逐渐成熟、封建礼仪和社 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 《说文》:“名,自命也。 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礼记·曲礼上》:“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春秋公羊传》:“曷为称字,褒之也。”
2024/7/23
2
一是“履迹”感生,即圣处女踏某种足迹而受孕 《易·系辞》正义引《帝王世纪》:“有大人迹出
于雷泽,华胥履之,而生包牺。”
姜嫄履大人之迹(熊迹) 姬姓
二是“吞物”感生,即圣处女下意识地吞食某种 图腾物而导致受孕,这一类图腾多为植物,或动 物的卵。
《白虎通义·姓名篇》载:“禹姓姒氏,祖以薏生; 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也。”
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甑等。
2024/7/23
9
战国时期,氏日益增多,称氏也不再是贵者 的特权,先前无氏的平民慢慢有了氏,在频 繁的交往中,相互间称名称氏,有助于经济 文化的交流,成为当时社会中的客观需要。 当男子逐渐都有氏时,氏就成为人们相互之 间加以区别的重要标志,而原来很少的姓却 被大量的氏淹没,氏就取代了过去姓的地位, 氏姓不分,或说氏姓合一。到了汉代,通称 为姓。姓氏制度基本稳定之后,宋代流传普 及读物《百家姓》上面,有1968姓。实际上, 根据有关资料查看,我国自古至今出现过 8000余姓,现今存在的只有3000左右。这
先秦时,直到汉魏,人的名字通常是单名一个字, 以两个字为名的不多见。而在上古时,人名以二字 为名的却不少见。尧名放勋、舜名重华、周文王之 臣散宜生、孔子门人亦不齐,都是以二字为名。
《春秋公羊传·定公六年》:“季孙斯、仲孙忌,帅 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 二名非礼也。”
赢政、李斯、赵高、刘邦、项羽、韩信、吕布、曹 操、刘备、张飞、孙权、周瑜
2024/7/23
17Biblioteka 古时候,女人地位低下,除了姓氏外没有 名字。《礼记·丧服小记》:“男子称名, 妇人书姓与伯仲,如不知姓则书氏”。一 般情况下,女人按出生排行得到一个数目, 这个数字就是其名,如杜十娘、尤二姐、 杨八妹等。但也不都是这样,古代有名有 字的女人也为数不少,如汉末女诗人蔡琰, 名琰,字文姬;南宋女诗人李清照等。
以卜筮看相命名 李世民
以经书命名
蒋一苇
2024/7/23
19
改名
御赐改名:唐杨国忠本名杨钊
尊长改名:程立改名程显 许仕友改名世友
崇拜改名:艾思奇原名李生甘,因崇拜马克思、 列宁(伊里奇),而改名为艾思奇
立志改名:王朝闻,原名王昭文,因《论语》有 “朝闻道,夕死可也”,便改名王朝闻。徐悲鸿 原名徐寿康,改名徐悲鸿。
古人不但避名,亦避字。刘备叔父字子 敬,蜀汉宜都太守孟达亦字“子敬”, 孟达改字“子度”。
2024/7/23
22
八、字的命取与特点
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同时要加字。 《礼记·曲礼上》:“男女异长,男子二十冠而 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男子满二十岁,称弱 冠之年,结发加冠取字,表示已成了大人,女子十 五岁结发加笄取字,表示这个女子可以许嫁结婚了。
2024/7/2埋3 名,遂以排行六而用汉姓陆。
15
五、乳名与训名
古时候,孩子出生三个月以后,十岁以前, 有乳名,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名字。
曹操乳名阿瞒;刘禅乳名阿斗;北魏经学家、 史学家崔浩,乳名桃简;蒋介石乳名瑞元
李白——李十二,白居易——白二十二
2024/7/23
16
男孩子满十岁之后,就要上学,上学以后,就不再 叫乳名了,要给他取一个新名,叫做学名(即训名、 本名) 。
2024/7/23
6
二、姓与氏的使用
姓表血统,有“别婚姻”的作用。在氏族社会中, 同姓不婚,实际上就是说,同一氏族内部的人不得 通婚。《左传·禧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 生不蕃。”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 口不断增长,氏族不得不分若干支,同时母系氏族 逐渐转变为父系氏族,这样从母亲的姓逐渐变成了 父亲的姓,即由母系转变为父系。夏商周三代,姓 氏一分为二,氏表官职、表居地、表职业,同一姓 可以衍分许多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 别贵贱”,是我国古代姓与氏未合而为一前姓与氏 最基本的特点。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 (郑武公妻)、共姬(宋共公妻)、昭姬(齐昭公妻)、 敬嬴(鲁文公妃)、文姜(鲁桓公妻)、齐归(鲁 昭公母)。
2024/7/23
8
王侯以国号为氏,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 齐环(齐灵公)、宋王臣(宋成公)。
王侯的子孙以公子、公孙为氏。如公子目夷(宋桓公的儿 子)、公孙友(宋桓公的孙子)。
2024/7/23
14
广东东莞县有姓香的,其祖先是北方 的查姓,因避仇南逃,将查姓下边一 横移到上边,改姓为香
元初文天祥后人潜逃至蕲水永福乡, 改姓为闻
明代靖难之役中被处死的黄子澄,其 子孙改姓田
元灭金后,女真 “完颜”姓改姓完
蒙古族忽必烈争夺王位击败自己的六
弟阿里木哥,阿里木哥携子南逃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