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剖宫产率逐年攀升的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剖宫产率逐年攀升的因素分析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生理过程,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剖宫
产这一手术为阴道难产解决了一些实际难题,成为挽救孕产妇生命、提高围产期母婴生存率
的一种互补渠道。

但是,有报道提示,近10年来,全球剖宫产率升高较快,阴道分娩率反
而不断地降低,这其中由于纳入了许多人为因素的干预,导致临床滥用剖宫产结束分娩的现
象不断地扩大,据WH O统计显示,我国在2006.2008年间,非医学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剖
宫产手术的比例占11.7%~14.5%[1]。

足以证明由于这一技术的滥用,歪曲了剖宫产这一技术
在医疗科技界原有的意义。

1985年WH O指出,无论任何原因、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剖宫产率都不能超过10%~15%[2]。

在2001年更有研究报道指出,医学上必须进行的剖宫产比率应控制在1%~5%之间,剖宫产
率极大升高并不能明显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情况[3]。

根据这一趋势,查阅我院产科近10年来剖宫产资料数据情况是:从2001年剖宫产率为12%,到2011年的剖宫产率增加到46%,惊人的是:这一数据在10年期间呈将近4倍的增长率,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数据的增长趋势,引起了我院产科人员的重视与反思。

下面从一些相关因素对这一专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 医务人员的因素
1.1 随着产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的全面覆盖,剖宫产相关技术熟悉程度快速提高,手术时
间短,结束分娩快。

1.2 产房人员素质低,由于产房助产人员大部分均未有获得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阴
道助产技术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观察产程没有把握,阴道助产的技术视为高风险技术,操
作甚少,所以这一技术没有很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去巩固和扩展,仅停留在理论上。

盲目地引
导阴道难产的孕妇选择剖宫产。

1.3 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值班人员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耐心地宣教
与指导,对产程进展正常而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没有给予更多地劝告和阻止。

导致这
种情况下剖宫产的手术指征被定格为“社会因素”。

2. 孕妇及家属因素
2.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舒适的追求,有部分孕妇经受不了产程中宫缩的痛苦,即是产程进展正常也毫无顾忌地选择剖宫产,更遗憾的是,有小部分经产妇经历过第一胎的产
痛后,第二胎选择了剖宫产;有些初产妇产程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体会什么叫产痛的,就选
择了剖宫产终止产程的数量也不少。

2.2 孕妇在孕期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孕期增加营养,而且是越多越好,让胎儿才有足够
的营养供应,结果是把胎儿孕育成了巨大儿,有数据可查,我院产科2011年巨大儿占出生
率的7%,在全国巨大儿率6.8%的数据居中水平。

巨大儿引发难产的可能性增加,大多数孕
妇只要怀疑胎儿是巨大儿都会毫不忧豫地选择剖宫产。

2.3 盼儿心急要求尽快结束产程。

有部分孕妇夫妇及家属经历了10多个小时的等待,迫切希
望尽快见到新生儿的诞生而要求剖宫产结束产程。

2.4 世俗偏见, 要求择时分娩。

有的人迷信某个日期好、某个日期不好,到了预产期,全家总
动员地为新生儿择时出生。

每缝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一些喜庆的节日到来时,剖宫产结束
分娩的情况就会大有增加。

8月31日前择时的也有所增加(据说是要争取提早上学的年龄)。

因此剖宫产的技术在某些时候便成为一些愚味人群选择分娩方式的“傀儡”,而医生便成了操
纵这一傀儡的“机器”。

促进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这本来就是每个产科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阴道助
产和剖宫产的目的均是为了提高母婴生存率,降低分娩并发症和后遗症,虽任何一种肋产技
术都不能完全地替代另外一种,但剖宫产毕竟是一种开腹手术,可带来一系列近期及远期并
发症[4]。

所以,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加强人们对阴道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5]。

借此机会呼吁各位产科工作者,尤其是年轻产房人员,不断加强产科业务学习,熟练撑握阴
道助产技术,努力为孕产妇把握好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对非手术指征的选择给予
良好地劝阻,为合理地降低剖宫产率,为母婴近期、远期的安康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代娓.剖宫产社会人为因素的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2010,2:454.455.
[2]Bergstrom S.Appropriate obstetric technologies to deal with ma.ternal
complications[M]//De Brouwere V,Van Lerberghe W.Safe motherhood Strategie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studies in health services organisation & policy.antwerp: ITG
Press,2001:175.194
[3]Burrows IJ,Meyn LA,Weber AM .Maternal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vaginal versus
cesarean delivery [J].Obstet Gynecol,2004,103:907.912.
[4]The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Women,s and Children, s Health. Gaesarean
section clinical guideline [M]. London:RCOG Press,2004:15.17
[5]黄醒华.剖宫产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5:259.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