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

”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

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

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

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

他听见方歌的歌声后苏醒过来。

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加了新四军。

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

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秦山说:“你唱歌唱的真好听,要是我真牺牲了,你就对我唱歌。


方歌崇敬英雄,说:“不许这么说。


秦山笑了,说:“这有什么?听你唱歌,我就活过来了。


方歌也笑,说:“如果我唱歌有这么厉害,我就唱。


秦山说:“那我们可就说好了。


1948年,秦山被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他当了独立旅一个连的连长。

挺进西北,开赴新疆——后来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的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

她们已经唱不出声了。

女兵很惹眼。

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

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你唱出来呀。


秦山说:“我这莫合烟嗓子,一唱会吓坏你。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

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我是被调到你们这儿了。


过后,秦山知道,方歌主动要求调离师部文工团,下放到秦山所
在的团,当了宣传干事。

团长是秦山以前的上级,背后向他透露:“你这个英雄,有福气,别人是英雄救美人,你却是美女救英雄,方歌追你追到沙漠来了,就看你能不能接住了。


秦山一见方歌,脸就发烫。

方歌也几次到秦山这个营收集垦荒的事迹。

她还组织了一个宣传队,把垦荒的故事编成歌曲、快板。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他进入了沙漠。

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

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

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

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

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呈现出壮丽的美景,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

沙漠总是将进入它里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

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

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

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

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了《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战友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

教导员说:“你再看他一眼吧。


方歌说:“我们早就讲好了,现在,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教导员说:“秦山,你可别掉队了,起来吧。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

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嚅动了。

教导员说:“你这家伙,我就知道你不会掉队。


过后,秦山说他像是做了一个梦。

他睁眼,看见一片脸,随即,他的目光停留在方歌的脸上。

方歌的脸如同一轮圆月,明净净地悬在空中,像水洗过一般,还沾着水珠。

秦山说:“水,渴死我了,咋回事?”
教导员说:“方歌把你唱活了。


秋天,收获了玉米。

团长主持了婚礼。

入了洞房——一个地窝子,方歌说起大沙暴,她说:“当时,我就想最后一次给你唱歌。


秦山说:“战争年代,我都死不了,我命大,能这么轻易掉队?我就等你来唱呢。


方歌说:“你别耍嘴皮子了。


“掉队”是父辈对死亡的另一种说法。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秦山和方歌的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

父辈不愿说过去的故事,但是,都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一不留神,便会哼出来。

秦山已是农场的副团长,他的步子总像是踏着歌曲的节奏。

他的儿子秦平沙是我的同学,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5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山负伤醒来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出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无畏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小说里多次写到沙暴、沙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的精神气质却有一种动人的美感,给读者振奋的力量。

D.文章结尾看似闲笔,但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同时通过写后人难以忘怀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

53.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4.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52.A
53.①从情节上,以歌声为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②从形象上,展示了人物献身革命事业、追求爱情的美好形象。

③从主旨上,歌声多次出现,一步步强化主旨。

④从效果上,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具有可读性。

54.(1)英雄主义。

不惧牺牲:战争时期,用双腿跑过汽车轮子,五次受伤;勇于奉献:新中国建设时期,在垦荒中,不畏恶劣条件,独自深入沙漠。

(2)浪漫主义。

歌声唤回生命:秦山受重伤时,方歌用歌声唤醒了他;歌声催生爱情: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中,秦山和方歌通过歌声产生了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