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年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8分)
1.《草原》的作者是,原名,字,主要作品有小说《》,话剧《
》。

2.《丁香结》的作者是。

3.《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伟大领袖,诗歌体裁是。

二、古诗文(22分)
(一)(10分)默写。

4.卷地风来忽吹散,。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 , ”两句,作者借蛙声传达对
丰年在望的喜悦。

(二)(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8~10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1分)这首诗中的“客”指(人名)。

9.(2分)本诗写了时分的景物,烘托了诗人的情感。

10.(3分)下列关于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指停船宿夜。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低”和“旷”诗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C.本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D.本诗情感含蓄,只有读完整首诗,我们才能体会到诗人深深的惆怅。

(三)(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鲁人锯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太平广记》)
11.(2分)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横执之,亦不可入。

()
(2)俄有老父至。

()
12.(2分)翻译文中划线句。

13.(2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三、现代文(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2分)。

A.第①段用“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比喻小丘,说明小丘的柔美。

B.“这种境界”是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部潜力、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C.第①段结构采用了先整体后局部的写法,在写草原的“天底下”时,对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三个方
面的景物进行了描述。

D.第②段写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情景。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表现出草原人民迎接远客的悠闲心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2分)。

丁香赋
19.(3分)“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20.(3分)认真阅读全文,概括回答哈尔滨人为什么喜欢丁香花。

(1)
(2)
(3)
21.(3分)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因此,作者认为丁
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的秀色”。

B.选文从形、色、味等方面描绘丁香花,流露出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C.“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即使
到了严冬,丁香也是美丽的,在孕育下一个春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丁香的赞颂。

D.本文标题《丁香赋》改为《哈尔滨人的颂歌》更好,直接点明主旨。

22.(3分)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实际是为了赞美什么?
四、综合运用(共6分)
23.一年一度文化节来临,中预4班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1)(2分)【拟写标语】请根据画线句子,用对偶的形式拟写出宣传标语的上句。

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歌赋、文章故事中追随着古今先贤的历史足迹,在归类整理、诵读交流中一起分享交友之道。

,分享交友秘诀。

(2)(4分)【交友故事】活动将进行“讲交友故事”环节,请按照示例写出与故事相对应的人物。

示例: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
①管鲍之交——
②知音之交——
五、写作(40分)
24 题目:谁不说我家乡好
要求: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8分)
1. (5分)老舍舒庆春舍予《骆驼祥子》《茶馆》
2. (1分)宗璞
3. (2分)毛泽东七言律诗
二、古诗文(22分)
(一)默写(10分)
4. (2分)望湖楼下水如天
5. (2分)明月别枝惊鹊
6. (2分)更喜岷山千里雪
7. (4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二)诗歌鉴赏(6分)
8.(1分)孟浩然
9. (2分)黄昏/傍晚愁苦/惆怅/忧愁
10.(3分)D
(三)文言文(6分)
11.(2分)(1)也(2)一会儿,不久
12.(2分)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开长竿然后进城呢?(关键词:何不,以)13.(2分)做事要灵活,不要片面和固执。

三、现代文(24分)
(一)草原(12分)
14.(1分)染
15.(2分)热情远迎盛情款待
16.(3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赞美之情。

17.(4分)(1)写出了草原美景(写出了草原景色特点);
(2)表达了我们一行人愉快的心情;奠定了全文情感基调。

18.(2分)D
(二)丁香赋(12分)
19.(3分)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香花朵之多,花朵之盛,花朵之明艳,表达了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切句式整齐,充满韵律感。

20.(3分)(1)丁香花鲜艳美丽,香气浓郁;(2)丁香花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3)丁香花凝聚了哈尔滨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21.(3分) D
22.(3分)原文主要采用象征手法,赞颂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器,抗艰难而争上游,坚忍,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四、综合运用(6分)
23. (6分)(1)(2分)追随先贤足迹
(2)(4分)管仲、鲍叔牙;伯牙、钟子期。

五、写作(40分)
24.(40分)答案略,参考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