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验收评估2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验收评估(二)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内也存在一种被称为“ISL1”的心脏祖细胞,它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

下列有关心脏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心脏祖细胞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的低
B.心脏祖细胞的分化性能比胚胎干细胞的低
C.心脏祖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核遗传信息相同
D.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不同
2.(2013·潍坊模拟)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同特点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同一细胞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B.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含有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C.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D.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3.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在2011年第11期《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妇女子宫内膜中一种名为SGK1的酶含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妇女生育能力,含量过高会导致不孕,含量过低则易导致流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SGK1的发现有助于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的研究和治疗
B.SGK1的发现有助于新型避孕药物的开发
C.SGK1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受酸碱度的影响较小
D.SGK1的生理作用是催化人体内相应的化学反应
4.(2013·郑州模拟)假设人体内有L个基因,人的骨骼肌细胞中有M个基因处于表达状态,唾液腺细胞中有N个基因处于表达状态。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L、M、N三者的大小关系是M+N>L
B.从种类上看,M、N中有部分基因是不同的
C.从种类上看,M、N中有部分基因是相同的
D.仅从数量上看,L值最大,它大于M、N中的任一值
5.下图为某同学所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 一定是蛋白质,因为A 是酶
B .若图中的B 表示氨基酸,A 表示酶,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
C .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
D .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
6.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

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 2释放。

此实验证明( )
A .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 .光合作用产物O 2中的氧元素来自CO 2
C .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 2
D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7.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ATP 、AD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株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的ATP 多于光反应产生的ATP
B .植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 的阶段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C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ATP 与ADP 的转化
D .光照增强,叶绿体基质中ADP 含量升高
8.ATP 荧光仪是专门设计用于快速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测试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ATP 的含量与活细胞的活性、种类和数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ATP 可以和虫荧光素相互作用而发出生物光,光的强度和微生物的数量呈正相关。

其反应式如下:
虫荧光素+ATP +O 2――→荧光素酶
Mg
2+虫荧光素(被氧化的)+AMP +CO 2+PPi +光。

下列有关ATP 及ATP 荧光仪工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检测过程中ATP 内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B .荧光的强度可反映出微生物的相对数量
C .ATP 释放能量需要酶的参与
D .微生物体内ATP 的产生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9.(2013·广州模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全新抗病毒药物“DRACO”,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病毒。

DRACO 可以定向追踪被病毒浸染的细胞,引发细胞凋亡,从而杀死有害细胞,治愈感染。

实验表明,在这一过程中,DRACO 对健康细胞不会造成损害。

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 .DRACO 不能直接杀死所有病毒
B .DRACO 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溶酶体有关
C .DRACO 的作用机理与效应T 细胞类似
D .DRACO 可以诱导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10.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及二者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有①、②、③、⑤
C.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C5和丙酮酸
D.完成过程②还需要ATP参与
11.在上海世博会E区,是以英国贝丁顿“零能耗”社区为原型的“世博零碳馆”。

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不需要向大气排放CO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B.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O)→丙酮酸→CO2
C.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D.“零碳馆”房顶植物吸收的CO2将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12.(2013·孝感统考)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m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极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13.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
30 ℃,右图为该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
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 ℃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d点下移
D.c点时该植物O2的产生量为V1+V2
14.(2013·石家庄模拟)甲~丁依次表示某种动物体内一些细胞的细胞分裂图(甲),细胞周期(乙),某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DNA数目的关系变化(丙),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乙中的a →b 段、图丁中的f →g 段
B.物质含量处于丙图时期的细胞,处于图乙中的a →b 段
C.图丙中的c 、d 、e 依次代表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
D.乙图中b →a 段和丁图中的O →f 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
15.(2013·青岛模拟)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 点之前,结束于F 点之后
B .到达图乙中的d 点时,玻璃罩内的CO 2浓度最高
C .图甲中的F 点对应图乙中的g 点
D .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16.(2013·衡阳六校联考)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相关试剂的情况如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②①④ 17.(2013·滨州一模)下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丙酮
- + + + 水
+ - - - CaCO 3
+ + - + SiO 2 + + + -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 h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C.Ⅱ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
18.下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但不可以是乳糖
B.曲线④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时间内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19.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20.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量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 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植物在27 ℃时生长的最快,在29 ℃和30 ℃时将不表现为生长现象
B.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四个温度中都是29 ℃
C.27 ℃、28 ℃和29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D.30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 mg/h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ATP和酶在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光合作用、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反应都有酶和ATP的参与。

请回答有关酶和ATP的问题。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需要先与ATP反应活化后才能与tRNA特异性结合,在此反应中氨基酸和ATP反应生成氨酰-AMP和PPi,则此反应中ATP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将一些生长状况相同、大小相似的鸭茅绿叶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 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以研究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表。

组别 1 2 3 4
温度(℃)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重量变化
(与暗处理前相比)/mg
+3 +3 +3 +1
从酶的角度分析光合速率发生表中所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这体现了酶的什么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细胞内的ATP能够快速分解和合成
B.由反应式“ATP=酶1
酶2ADP+Pi+能量”可以看出ATP与ADP之间的反应为可逆
反应
C.ATP被比喻为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ATP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该化学键在一定条件下容易水解和重新生成
22.(12分)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 Templ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
《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

下图是相关研究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过程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

请在方框内绘制出
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质)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

(2)神经元通过许多“突起”来扩大其细胞膜面积,其细胞内
________(填细胞器)扩大膜面积的方式与此类似。

(3)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情况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细胞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全能性。

23.(12分)下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中间两个呈肾形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它可调节气孔的开闭。

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内部温度为15 ℃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细胞贴近部分的细胞壁较厚,伸缩性较小,外侧部分较薄。

图1所示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这时气孔________。

此时,主要影响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

(3)据图2分析,在1 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小时内由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约为________ mL。

(4)其他条件不变,若以C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请在图3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24.(2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如下图装置,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红花菜豆叶片及少量NaHCO3(可提供CO2),并连接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瓶中O2浓度的变化。

红花菜豆叶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中的________(填“C3”或“C5”)含量下降。

(2)某研究小组获得了红花菜豆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从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叶片中提取色素,研磨叶片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________。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色素层析条带分离结果是________(从图中选择标号)。

(3)下图所示为景天科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

吸收CO2并转变成苹果酸的过程发生在晚上;白天,苹果酸分解产生CO2,参与卡尔文循环。

据图分析,该类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天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阶段验收评估(二)
1.选D 心肌细胞是由心脏祖细胞分化而来的,可见心脏祖细胞的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的低。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故心脏祖细胞的分化性能比胚胎干细胞的低。

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细胞(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故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才是mRNA不同。

2.选B 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3.选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GK1的发现有助于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的研究和治疗;由于SGK1含量过高会导致不孕,所以SGK1的发现有助于新型避孕药物的开发;SGK1是酶,酶的活性不仅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且受酸碱度的影响也较大;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人体内相应的化学反应。

4.选A 骨骼肌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能表达的基因中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如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等一些“控制基本生命活动的基因”;有一部分是不同的,如唾液腺细胞中能表达的唾液淀粉酶基因在骨骼肌细胞中不能表达。

说明某一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一部分,不能得出A选项的结论。

5.选C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图中的模型表示分解反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合成酶,但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新陈代谢,就能发生模型表示的分解反应,如红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6.选C 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O2释放,说明该过程有O2产生。

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而暗反应需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7.选C 有氧呼吸只消耗部分有机物,所以一株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少于光反应产生的ATP;植物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该阶段不消耗水;生命活动中都有ATP与ADP的转化;光照增强,光反应加快,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降低。

8.选D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体内产生ATP的条件不同,厌氧微生物体内ATP的产生就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9.选D 由题意可知,DRACO主要通过诱导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裂解来达到杀死病毒的目的。

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是癌细胞的特征,且从题干中无法获取D项所述信息。

10.选D 过程①、②分别是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和暗反应中C3的还原,它们分别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有①、②、⑤,③属于细胞呼吸;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C3和丙酮酸;过程②是C3的还原,需要[H]和ATP参与。

11.选A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碳在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O),呼吸作用的转化途径为(CH2O)→丙酮酸→CO2;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的CO2在暗反应阶段合成有机物。

12.选D 一个基因组成为TtMm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TM的卵细胞,那么其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最终产生的1个卵细胞为TM,第二
极体中有1个为TM,2个为tm。

13.选D 据图分析,a点时叶肉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但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只是受温度的影响;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等于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在此之前就进行光合作用;若将温度从25 ℃提高到30 ℃时,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O2量减少,但呼吸作用增强,吸收的O2量增加,故a、d点均上移;c点时该植物O2的产生量为V1+V2。

14.选D 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而甲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故A、B错。

由甲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4条,故丙图中d应为染色体,c、e为DNA或染色单体。

乙图中b→a段和丁图中的O→f段均属于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特征基本相同,均有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15.选C 图甲C点和F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图乙中的d点之前,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环境中CO2浓度不断升高;d点之后到h点之前,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环境中CO2浓度不断降低;h点之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环境中CO2浓度又开始不断升高,但不能升高到d点对应的CO2浓度。

在图甲中的F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图乙中的h点。

根据图甲可直接看出,玻璃罩内的CO2浓度降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16.选B 由表可知,甲同学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丙酮,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②;乙同学的操作正确,所得结果应为④,即自上而下依次出现的条带分别代表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所得结果应为①;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造成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所得结果应为③。

17.选C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G1、S、G2)和分裂期,图中Ⅰ为S期,Ⅱ为G2和分裂期,Ⅲ为G1期,故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 h;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发生在图中的Ⅱ段;Ⅱ段DNA加倍,包括G2和分裂期,分裂期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基因突变发生于DNA复制期,即Ⅰ段。

18.选C 物质a含有两个单体,且这两个单体相同,而乳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脱水而成,故物质a不可以为乳糖。

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对应的酶的活性最高,但与曲线②和③对应的温度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19.选C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相同,氧浓度为a时,酒精量等于CO2的量,表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b时,CO2的量大于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而氧浓度为d时,酒精的量为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浓度为c时,根据酒精的量可以计算出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6÷2=3,再
根据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可以计算出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15-6)÷6=1.5。

该酵母菌酒精发酵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葡萄糖的3÷(3+1.5)=2/3;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H]和ATP。

20.选B 据题意可知,暗处理后有机物的减少量可表示呼吸强度,记为x;设光合作用强度为y,则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可表示为m=y-2x,则光合强度y=m+2x;净光合作用强度可表示为y-x=m+x。

由以上分析可得:在4个温度下,m+x的值都大于0,因此植物在4个温度下都可正常生长,且29 ℃生长最快;在4个温度下,x和m +x的值都是在29 ℃下最大,即该温度是所给的4个温度中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27 ℃、28 ℃和29 ℃下,m+2x的值不相等,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不相等;
30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m+2x=3 mg/h,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x=1 mg/h。

21.解析:酶具有专一性,且需要温和的反应条件。

酶活性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存在于第1、2和第2、3磷酸基团之间。

ATP与ADP之间的转化由于酶及能量来源等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答案:(1)高能磷酸键(2)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反应条件的温和性(3)AC
22.解析:在组织细胞的增殖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从DNA复制到复制过程结束,核DNA数逐渐增多而染色体(质)数不变,从DNA复制结束到着丝点断裂之前,核DNA 数是染色体(质)数的两倍,染色体(质)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等于0.5,DNA复制前和着丝点断裂之后,核DNA数和染色体(质)数相等,染色体(质)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等于1。

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类似于神经元细胞的突起。

答案:(1)有丝分裂如图(2)线粒体(3)(生物体的每个)细胞具有本物种所需要的全部基因不具有
23.解析:(1)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炎热夏季中午,植物会出现午休现象,关闭气孔,导致CO2的吸收量减少,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3)图2中A点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效率为11.2 mL/h,在1 klx 的光照条件下,该植物每小时向环境中释放11.2 mL O2,因此该叶片在此光照条件下,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1.2 mL/h)+净光合速率(11.2 mL/h)=22.4 mL/h,5小时内产生的O2量为112 mL。

(4)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吸收量与O2释放量相等。

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部分关闭暗
(3)112 (4)如图
24.解析:(1)根据题意,氧传感器及计算机用于监测瓶中O2浓度的变化,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可排除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实验中加入少量NaHCO3,随着时间的推移,CO2浓度逐渐降低,致使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CO2是暗反应中合成三碳化合物的原料,CO2供应不足导致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

(2)绿叶中色素层析时,自上而下的顺序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对叶黄素缺失突变体进行色素层析时,色素带缺第2条。

(3)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晚上,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反应,缺少ATP和[H],暗反应无法进行;据图可知,白天景天科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苹果酸分解和呼吸作用。

答案:(1)排除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O2不足C3
(2)色素被破坏B(3)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 苹果酸分解呼吸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