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语文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和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语文具有思想性和
人文性,是育德、励志、怡情、求美、向善、谋福的基础学科和途径。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
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与有机融合,是文与道的统一。

一、语文教师的素质
作为语文教师,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其职责之一,而通过语文学科开展人文精神的培育也是
基本职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其中的道就是指学生的道德、品性、操守。

作为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而且也应是学生品德、情感、意志内涵丰满的精神
导师。

简言之,语文教师既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德育培养,情感孕育,意志砺炼
的精神引领者,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其具体表现如下。

1.高尚美好的道德品质。

孔子被称为圣人,乃万世师表,世人楷模。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近
乎“完人”,因此高尚的道德与高雅的情操,是为师的基本和重要素养。

顽强坚韧的意志品格。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呈现出坚定的意志,坚强毅力,有一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具有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特质。

2.视生如子的关爱情怀。

教育的核心是爱,视学生为子女,倾注全部的爱心和关怀,有教无类,关爱每一个孩子,与学生心连心,心相应,建立亲如母子(父女)般的亲情师生关系,
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关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有了爱,就会在师生之间架起情
感的天梯,思想的纽带,交流的平台。

3.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学生要有积极的想法,才会有奋斗及目标,因此培
养学生乐观开朗、豁达大度的生活态度,会让学生一辈子受益。

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延
年益寿,增强健康,而且有助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取得成就,获得精神的愉悦,提
高生命的质量。

教师良好的生活情趣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引导学生乐观向上、健康
生活。

4.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感。

教师之所以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于它担负着为国育才,关系社会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关系民族振兴的重大历史使命。

它不仅是一种攒钱糊口上班
养家的职业,更是塑造人类灵魂、规范人类道德、创造人类智慧、传承人类文明的最崇高、
最光辉、最重要的神圣事业。

因此,教师要有一种教师职业使命感,进而在工作中表现出应
有的责任心、敬业心、进取心,要升华为一种精神动力,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教育出力。

教师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工作进取心会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来自工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家
庭的责任,进而成长为一个有责任的人。

5.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教育要面向未来。

教育在于教授与传承,更在于发展与创新。

学校
教育要认识历史,了解现在,更要预测和创造未来,这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根本。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吸取接收已有知识经验等文明成果,还要分析社会现状,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激发创造灵感,创造社会未来。

“创新”是教师应有的重要素养之一。

一个教师不能固守成规,自己成为“老古董”,把学生教成“小古董”。

总之,教师职业是神圣崇高的,教师的人文素养应该是厚重丰满的,教师应是圣人、智人、
能人、善人。

人类文明的智慧和道德都应从教师身上得到折射和反应,人文精神的光辉和美好,都应从教师职业得以展示与演绎。

二、如何培养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培育教师人文素养,有以下途径:
1.常读。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党和政府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教师的角色更
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职业。

常读书,会读书,提升自己人文素养,是一个语文教师自始自
终的习惯和爱好。

教师阅读面要广,又要精,语文学科涉及面广,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时
政新闻,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在不同文本、不同题材、不同章节的课文中,因此,教师要胜任教学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

涉及自己学科的知识,更要精深老道,因而教师
应通过广泛、深入、持续的阅读来增加信息量,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2.常思。

人是有思想的最高级物种,有所思、有所想,方能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

常思
常想,悟出问题的实质,悟出事物的真谛,才能引出创造的火花。

延续反复,便会沉淀出有
价值有意义的经验、观点。

3.常议。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流碰撞,便会出现新的思想,在讨论探索中,相互砥砺,观
点碰撞,抛弃陈旧尘渣,获得真知新感。

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质询,现代通讯手段均可
成为探讨砌磋的途径。

4.常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

教学一思,探讨一答,读书一悟,灵光一闪,立即记下。

作文是学生难题,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构思、写作,探讨作文的方
法与途径,学生的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兴趣会逐步提升。

每日一记,每周一记,教学后记,活动预案,生活感悟,时政见解,热点讨论,都可以诉诸笔端,日积月累,薄薄的纸便会积
成厚重的书。

5.常实践。

身教重于言传,一个教育者,既是德育规范的宣扬者,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
的实践者,优秀文化的体现者,人文精神的展示者,是学生了解自然、体味人生,洞察社会,创造未来,体验成功,获取幸福的典范与楷模。

师者,承载教化,传承文明,改造自然,创新世界,其责不可谓不重,其位不可谓不高。


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愿各位语文教学同仁不断吸收获取,涵养积淀,不断丰富
人文素养,更好地承担起教化社会、培育后生、创造未来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