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8-15T16:31:27.5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作者:王霞
[导读] 本文就对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第一中学427000
摘要:教师通过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高效地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治应用
生活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并且结合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兴趣,创设能够激起中学生共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走进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最终实现启发学生思维、激起中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学习爱好与兴趣的效果。

因而,本文就对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使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加广泛地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之中。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情境的原则
1.遵循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新教材将学生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的知识点介绍都围绕着中学生展开,案例与故事的增添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道德与法治问题,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水平。

因而,中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创设情境就需要遵循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在教案设计时就要充分思考某一问题以何种情境引导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完整体会到其背景和意义,更能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与此同时,新教材内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和小故事,并设置了相应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这就需要中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恰当运用这些图片与短小故事,并结合着书本中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现象中去思考与每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积极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2.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而设。

中学生正处于认知结构和理解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对于一些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观点与看法,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置轻松活泼、简单易懂的生活情境。

与此同时,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还要格外注意生活情境要贴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的例子既不要过于遥远,也不要过于老旧,要和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以更好地吸引中学生主动走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感悟某一知识点的精髓之处。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构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内容明确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道德与法治教学。

2.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生活化教学案例。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的相关概念,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取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案例,从而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父母的爱相关内容时,可以选取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

3.根据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课外活动。

为了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课堂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反复学习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学生通过在课下对道德与法治进行延展活动,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民代表选举》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对人民代表的选举提出自己的看法。

采用多元化的反馈方式,及时反馈给当地的政府,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下活动。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4.使用新型教学方法贴近生活进行教学。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响应时代的要求,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教师在教授《诚信》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列举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根据故事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白在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具有两面性,学生要学会采用辩证统一的方式看待问题。

教师通过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理解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事件,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

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月刊,2017,6,(4)。

[2]彭晓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21):163-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