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阳光和谐校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阳光和谐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武义县芦北小学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
一学期来,我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系列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总结如下:一、活动组织根据武义县2013年教师暑期骨干会议精神的要求,我校提出以加强对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工作重心,积极争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特色学校,为此成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本学期活动安排。
学校德育处积极组织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学校少先队结合艺术节,适时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各班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等活动;学校精选古诗词歌曲,利用校广播室等进行课间循环播放,组织部分师生创作经典名言书法作品以及绘画作品,并精心制作成牌匾,布置在学校宣传长廊,悬挂在校园楼梯口,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耳濡目染,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旋律。
二、活动开展一学期来,学校先后围绕《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论语》等传统经典,开展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并将各班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文明班级考核。
活动一般分为读、讲、赛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读。
学校德育处精心编选经典诵读材料,印发全体师生,由语文教师负责利用晨读、午休、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背诵。
并对每周所背内容作适当文字疏通,并组织默写批阅,确保人人熟记内容;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爱读经典,自觉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
第二阶段:讲。
德育处、少先队邀请优秀语文教师,利用校本课程举办经典诵读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征文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征文以下是关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征文,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征文篇一:碗,是我洗的!四川省邻水县第三小学四年级七班范露丹指导教师:蒋文丽邮编:638500今天妈妈感冒了,身体不舒服,饭还没有吃完就上床躺下了。
外婆也不在家。
妈妈嘱咐我吃完饭,把碗放在桌上。
就自己去写作业。
别看我都四年级了,在家可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人人疼爱的小公主,不是我懒,家里有能干的妈妈,还有慈祥的外婆,就是她们都有事,也会把我寄养在奶奶家去,你说哪有我动手的机会?我的任务就是吃完她们堆在我碗里的饭菜,练琴,画画,上学,写作业。
今天我一个人面对着这少了外婆和妈妈唠叨的饭桌,真有说不出的自由。
我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就不吃,吃多吃少也由我自己决定。
我突然觉得我有种主人翁的感觉。
我吃完饭,悄悄地贴在门缝听听妈妈的动静。
然后蹑手蹑·脚地回到餐厅,小心地把饭碗和盘子一个一个叠起来,抱进了厨房的水池里。
关了厨房的门,卷起衣袖,开始了我的清洗工程。
我拧开水龙头,然后学着妈妈平时的样子,放上一点洗洁精,用手一搅,满池就充满了白色的泡沫。
再用布一个一个地抹,碗倒是好处理,盘子就不容易了,上面油乎乎的,拿在手上滑滑的,好几次都差点掉下来。
好在我是女孩,还算比较细心,不然早就粉身碎骨了。
平时看妈妈和外婆洗起来挺快的,换上自己却不那么容易了,好不容易才把池里的碗碟清理上岸,我的胳膊都累得酸酸的了,衣服也湿了一大半,不过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我高兴地回到自己房间看起电视来,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外婆回来的声响:“这是谁呀?”我连忙跑出来。
看着外婆诧异的目光,我自豪地指着那摞我洗过的餐具,说:“碗,是我洗的!”外婆看着满池的泡沫,又看看地上流着的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傻孩子!”然后外婆就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洗碗,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那么能干的外婆教出的学生肯定不差,何况我自己也不笨呀。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0篇)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为了确保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活动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少年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班班争创“和谐班级”,人人争当“礼仪之星”,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全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刘xx副组长:刘xx 罗xx组员:王xx 刘xx 杨xx 钟xx 邹x 黄xx2、工作小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四、工作重点1、深化规范校园、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2、规范学生语言,课内课外提倡讲普通话,会使用文明用语,净化校园语言环境;3、规范学生行为,每周结合道德行为教育主题进行行为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及课间活动,使校园活动安全、健康、雅致、诚信、和谐,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4、加大对贫困生、农民工子女及流动人口子女的关爱及帮扶,促使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和谐的班级育人氛围。
五、主要内容: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诚、雅、礼”主题教育活动。
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忠”: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和文明礼仪等教育,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以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为荣,培养学生博爱精神和品德;以危害集体、损人利己、好逸恶劳、违法乱纪为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耻明理、知耻改过、自尊自爱、自尊自重。
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关键词:和谐校园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校园安定的现实需要。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先进性、开放性、辐射性、导向性和实践性。
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要打造和谐的学生群体、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提高教学质量是根本,这是构建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基础。
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必须一心一意地抓发展,聚精会神地搞改革,与时俱进,这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
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等。
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教育工作者应以“俯身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
一、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理念不少人认为终身学习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措施,是师生“人格完满发展”的动力。
通过终身学习,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有个性地发展。
二、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从学校内部关系来看,教导处、德育处、后勤处等部门都是为教学第一线提供服务的。
首先是校长为教师的发展服务,校长要把学校看作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园地。
其次是教师要确立“学生发展至上”的观念。
教师要具备全面、深入、科学、艺术地了解学生需求的基本功,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顺应每个学生的本性,力争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弘扬中华文化,共建和谐校园

传统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
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 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 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 文化浩如烟海。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 为终生之责。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有 “精忠报国”的岳飞,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 则徐,有以“警世救国”自箴自策,三易其志的鲁迅,也有“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从林觉民到秋谨,从 李大钊到毛泽东,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 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愤图强,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巨 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 前进和不断发展。
一起观看《我爸是李刚》
小议郭美美事件、八毛门事件、卢新宇 事件、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
第二环节:关于花语文化的竞猜
1国花,: (牡丹:圆满 、浓情、富贵 ) 2四季名花:兰花(春) 、荷花(夏)、菊花(秋 )、蜡梅(冬)确定为四 季名花 因春兰、夏荷、秋菊、冬 梅四季分作韶华主,总领 群芳是牡丹。既与与我们 的国体相适应,又可以与 我们的五星红旗相对应, 体现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
大家一起合照,留作纪念
弘 共扬 建中 和华 谐文 社化 会,
手 工 艺 协 会
如今虽然我们继承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文化建设还面临许多考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咱们的口袋是越来越富了而精神上是越来越匮 乏了。富了口袋,却穷了脑袋,道德底线如同股 票一样不断探底。如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 正视这些问题,当然也并不是要我们去做社会的 愤青。
传承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

手拉手,心连心,和谐校园大家建。 校园是我家,和谐相处靠大家。 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 能遨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宁静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 洋中扬帆起航!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和谐而将更加 进步。 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需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 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 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 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 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 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她是在 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 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 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所以,离开了中 国的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就失去了根基。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 的最佳形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点。 一个好的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学习的有力保障。有人 把老师比作学生的一盏灯,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平易近人、 心地善良的任老师,帮助无数的孩子找到了成才之路。不知不觉的吸引无数学子 奋勇前进,让他们在新的征程中扬帆起航……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构建和谐校园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然,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使者,乘风破 浪,共赴前程。 构建和谐校园,“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 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带来自信”,让你我携起手 来,共建一个美丽和谐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实,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 实话做实事,我讨厌欺骗与隐瞒,用真诚和实力给老师和父母一份满意的答案。 走进扶贫,犹如走进灵魂的殿堂,走进和谐,犹如走进心灵的花园。用我们的 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音符,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 力,不懈的摇浆,和谐的校园乐章终将奏响。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1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学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教育目标——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五、主要内容(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
全面贯彻落实西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西教字[]13号)基本要求,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
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是搭建诵读平台。
深入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读100篇》(西丰县教育局编辑)为蓝本,做到早课前诵读20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1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1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进行论述。
首先,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
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风靡全球,但是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乃至产生自卑情绪。
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了解、接受和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传统民俗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在课堂教育中,也可以通过历史、文学、艺术等多种方式,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尊重的精神。
在当代社会,道德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活动,传达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家庭观念、孝道观念、友善观念等,从而引导学生培养亲情、友情、爱心等道德品质。
再次,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
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艺术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如音乐、舞蹈、书法等课程的设置。
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案例

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案例一、案例背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现如今,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
例如:很多中小学生热衷于过西方节,例如平安夜、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
而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
如果当今我们的孩子对传统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
传统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而传统节日的独特内涵使其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所承载的感恩文化、慈孝文化、亲情文化、民俗文化的教育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了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习俗和传统道德。
让学生在丰富的节日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有亲身的体验、感悟和收获,能够继承、弘扬、提高、发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二、活动实施我校德育与团委共同携手围绕每个传统节日、纪念日,结合调查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知识竞赛、征文、诗词鉴赏、朗诵会、文艺演出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以开展挖掘传统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为切入点,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实践体验为途径,大胆创新,不断深化,开拓新的领域,赋予传统活动以新的内容。
在传统节日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时代教育主题和特点,使传统节日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教育效果。
活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自主组织实施。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了解传统、认识传统、继承传统,使学生受传统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案例】传统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
现有教职工258人,在校学生达5687人,占地258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办学25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位居全省同类学校之首,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原国家教委领导王明达、何东昌、柳斌、张天保,湖南省党政领导郑培民、储波、刘正等曾亲临我校视察。
2006年11月19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教育部长周济、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我校,她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并亲笔题词——“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外国专家学者先后来校考察,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等各类新闻单位记者曾多次到校报道学校办学成果。
作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学会德育与就业指导研究会主持学校”,学校历来重视德育工作,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把优秀的历史道德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得到理性的回归。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积淀下来的道德遗产精品、始终体现着我们华夏子孙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基本价值、引领青少年不断继承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这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仍以巨人之姿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欣欣向荣地延续着、发展着、壮大着、完善着……世人惊叹其延续力的旺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答案是多样的,但其中有一个不容否认的重要根由,就是中国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这丰富的营养不仅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维系了社会的和谐运行,还使中华传统美德随社会的发展而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弘扬文明美德 共筑和谐校园演讲稿

弘扬文明美德共筑和谐校园演讲稿大家好!我来自257班,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文明美德与我们同行”。
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明美德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一个人的文明行为,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更关乎国家的形象。
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公共文明的提升。
而这一切,都始于我们每个人的文明行为。
那么,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首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讲文明、懂礼仪。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是自律和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德的体现。
学习文明礼仪,不仅能提升个人素质,还能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彬彬有礼,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目前,我们城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美化家园贡献力量。
其次,我们要关注并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
在我们的周围,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
我们有责任提醒和制止这些不良行为。
作为学生,我们要努力使校园环境整洁、文明、优美,这样我们才能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再次,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树立榜样。
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我们要从小培养乐于助人的品德和习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哪怕是一支笔、一个书包、一件衣服,都是我们献爱心的体现。
我们要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让它代代相传。
最后,我们要团结互助,共同学习。
在学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我们要互相帮助,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学业成绩,为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努力成为真正的文明美德好学生。
相信自己,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引领我们健康成长,让文明激励我们成为品德高尚、有素质的人。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美德之树在祖国大地生根结果!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美德 共建和谐校园

弘扬中华美德共建和谐校园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灿文明。
中华礼仪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在礼仪源远流长的中华大地,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小学生,更应把这属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我们作为在校学生,要养成文明礼貌、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的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品行兼优的有用之才。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
在这阳春三月,春意浓浓、生机勃勃,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面貌。
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我们小学生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我们的穿着要朴素、整洁、大方,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穿着校服,不要追求名牌、高档、华丽的衣着。
体现出新世纪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我们要努力学好礼仪知识,不断地运用礼仪知识来完善自己的形象。
升旗仪式,最为庄严。
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更显得鲜艳。
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
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
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
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学生的批评劝阻。
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同学是朝夕相处的亲密伙伴,携手成长的友好同路人。
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因为同学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基础上的。
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
互相理解、宽容待人。
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这样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
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学校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礼貌做起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松树坪小学六年级建立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反复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然而,“和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的社会道德,而社会道德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礼貌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所以,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我们就从礼貌做起。
事无巨细,滴水可以汇成江河,微尘可以堆积成山。
要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我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就从礼貌做起。
礼貌待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有教养的具体表现。
俗话说“小树不修枝,长大难成材。
”同样,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也必须从小培养。
礼貌待人的标准之一,就是首先要会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因为这些文雅、和气、谦虚的礼貌用语,会给人一种亲切而诚挚的感受。
要礼貌待人,就要说话文雅,不用粗野庸俗甚至肮脏下流的词语。
人们都懂得,说话文明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它能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粗鲁的语言,往往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以致引起冲突。
据报上说,某市的一位女营业员的几句恶语,竟把一位上了年纪的顾客气死了。
虽然这种事只是极个别的,但它从反面说明礼貌语言的重要。
要礼貌待人,还要做到说话和气。
也就是说、讲话时的口气一定要和蔼、热情、可亲。
说话和气是一个人心灵美好的具体表现,是一种交际艺术,也能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的关系。
还有,礼貌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它几乎体现在人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孝敬父母和长辈,关心他们的健康,外出或回到家里要主动打招呼;尊敬师长,相遇时点头问好;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后在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收到你不喜欢的礼物,不要对礼物本身或送礼人表示不满;不嘲笑被批评的同学,向受表扬的同学表示真诚的祝贺;进入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吵闹;看见有人掉了东西,如果你离得近,要帮助捡起来;如果有人不小心碰了你,尽管不是你的错,你也应该说“对不起”。
高三写景作文:弘扬中华美德,建设和谐校园,从我做起_1200字

弘扬中华美德,建设和谐校园,从我做起_1200字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东方文化的一种魅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的集中表现,这种美德文化与现今学校提倡的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导向作用。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口号?打个比方,如果美德是血液,校园就是血管,我们自己就是人的身体。
血管要把民族的血液输入身体,输入心脏,为人提供养料。
21世纪是后生的时代,我们所担负的不仅是国家的发展,还要将民族文化承传下来,弘扬美德便是目标,而这种目标是以建设和谐校园,从自己做起为前提的。
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是用口说出来的,它藏匿起来的神秘宝藏,却又十分容易发掘,来得也很广泛。
可以存在于寥寥几字的成语,也可以镶嵌于经典古文之中,一言以蔽之,美德在于国学。
我们要弘扬中华的美德,就要继承中国的国学。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优秀的,差别只不过在后天的塑造。
魏征曾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国学,便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副双面镜,旧事或旧人便是我们最好的参考资料,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非,什么正道,什么邪途。
如果我们是船,国学就是帆,只有扬帆出海的船才能远航。
如果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那么校园便是灵魂的运载体,它承载着将灵魂导入虚空身体的任务。
中华的美德是扎根在文化土壤上的丰厚的精神粮食,国学的文化深度决定着美德的涵养,就像政治学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没有校园为我们打地基,就不会有精神上的楼阁,所以我想,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理想化,空泛化的学术道德,而是营造正统的国学文化氛围(就像台湾的国学教育一样)。
我们明白了弘扬美德,便要弘扬国学(注意是便要而不是便是),国学的文化深度(不是程度)决定美德的涵养。
为什么雕塑家对细节的处理都要花上好几个月?因为多一刀或少一刀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古人云:一棋错而满盘。
应用文的拟写一弘扬优秀传统构建和谐校园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应用文的拟写一弘扬优秀传统构建和谐校园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
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
我们作为21世纪青少年,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应珍惜祖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祖先们的优良传统,让礼仪洋溢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让礼仪永久地保存在中华大地。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
立足于教育学的视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构建和谐校园最终价值的追求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什么是和谐校园呢?借用胡锦涛同志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来具体指出和谐校园也就是:民主法治,公平争议,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
学校要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要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中,儒、道、法等各家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
一方面,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实现人与校园和谐的保障。
孔子主张“和而不同”的人际准则,把“仁”(即“爱人”)作为一切德性的总和,并提出仁、义、礼、恭、宽、信、忠、恕等一系列道德准则来保障和谐环境的实现,而墨家宣扬“兼爱”的社会行为,佛家张扬“因缘和合”的思想等等一切,也是提倡以宽和的人际交往,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正是基于和谐校园的文化根源及其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特别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传承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校园

传承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位于泾阳县城北极宫大街南段的泾阳县逸夫小学,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240人。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育情崇德,树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四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实施“四德教育”,传承中华美德。
学校紧扣“教会学生做人”这个核心,认真落实“三讲、两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了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争做好事为主要内容的“四德教育”。
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细致入微:班级每周布置适量的德育实践作业,由学生进行实践并作好记录,利用班队会进行汇报、评议和小结,并评选“四德之星”;每月进行“月评比”,评选“文明示范生”。
学校每季度收集“文明示范生”典型事迹,通过专栏进行公示;学期末对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作出综合评价,以“四德教育通知书”的形式反馈给家长,并对优秀家长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自实施“四德教育”以来,全体老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共同分享教育的快乐,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2006年12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来校视察,在详细了解“四德教育”实施过程并亲身感受教育成果之后,对“四德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督导团副总督学冯齐昌欣然题词:“探索学生养成教育互动模式,研创儿童健康成长服务和谐。
”重视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以“陶冶情操”为宗旨,以“构建和谐”为主题,开展了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
他们提出“我的校园我装点”的口号,鼓励全校师生动脑、动手设计、装饰和美化校园;用本校优秀学生和本县杰出人物的图片以及学生的语言来装点校园墙壁和橱窗,做到了人与景的和谐。
师生们精心构思设计的花坛、雕塑、文化墙、寄语牌等各种校园景观和谐统一、浑然天成,教育气息和人文内涵丰富、浓郁,体现了文与质的和谐。
他们着力推行的“人本管理”与深入开展的“四德教育”形成了高度的协调与统一,实现了人与人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而创建和谐校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
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
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
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
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
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
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
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要打照和谐的学生群体,打照和谐的人际关系,打照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成长!
愿我们的学校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