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笔记第三章阳光[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阳光
第一节太阳辐射能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
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太阳辐射能: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球, 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 这种能量叫做辐射能(radiation energy)。
太阳每秒钟发出的太阳能为3.86×1026焦耳。
地球离太阳很远, 又比太阳小, 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几乎是平行的。
地球表面垂直于阳光的单位面积上, 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几乎是相同的。
这些能量仅是太阳发出的总辐射能中的极小的一部分(占太阳能的22亿分之一), 但足以提供地球上万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1.太阳的热辐射特点:
太阳的光、热辐射, 随着辐射距离的增大, 受照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就越来越小;(受照距离越大, 获得的辐射能越小, 反之, 受照距离越小, 获得的辐射能则越大)
相同距离处, 同一面积上所受到的辐射量, 与太阳光线对受照面的倾角大小关系密切: 太阳光垂直照射时最强, 太阳光线越倾斜, 单位面积辐射量越小。
冬季与夏季的气温差别, 主要是由于阳光照射地球表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所致。
日全食:太阳圆面全部被月球遮掩的现象, 在全食各观测点, 由于太阳辐射能骤然全部被月球阻挡, 出现气温明显下降, 狂风大作, 群星显露, 鸟雀纷飞。
(2001年6月21日非洲日全食)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茶叶烘焙、太阳能海水淡化、太
阳能车、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飞机等
记住:物体的颜色越深, 吸热本领越强(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 贮存天然气的球柜漆成白色——白色吸热本领差, 沙漠中的石头热得不能用手碰——黑色物体吸收太阳能本领较强)
第二节阳光的传播
一、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对地球来说, 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光源的种类
热光源: 由于高温而发光的光源。
如: 火炬、蜡烛、电灯、电弧灯。
对地球来说, 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冷光源: 发光时温度不高的光源。
如: 日光灯、节能灯、手术室的无影灯。
生物自行发光:萤火虫、乌贼等体内的发光细胞中有一种酶与氧作用后, 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产生发光现象。
光的反射: 人之所以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因为该物体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
例如: 月球本身不发光, 但因为反射太阳光而显得明亮。
二、阳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 缝隙成像。
无影灯:在一个灯发出的光照射下可能产生影的区域, 被其他灯发出的光照明, 产生“无影”的效果。
在不均匀介质中, 光的传播路径出现扭曲。
例如:走在高速公路上前方的景物似乎在晃动就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热空气上升, 温度较低的空气流过来补充, 冷热交汇, 似的地面附近的空气变得不均匀, 造成了光传播路径的扭曲。
沈括: 北宋时代的科学家、政治家。
著作: 《梦溪笔谈》。
三、光的传播速度: 现代激光技术测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2.99792458 ×108m/s。
一般计算中: 常取光速c=3×108m/s。
注意:理论上, 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小,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第三节阳光的组成
一、色散现象: 阳光经过棱镜后, 在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会出现一条彩色光带, 其中各色彩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 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色散现象的研究:1664年~1666年,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做了关于阳光色散的一系列实验。
牛顿还使色散后的7种色光再经过一个相反设置的棱镜, 各色光又能复合成白光。
色散现象表明阳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
单色光: 让每一种色光分别经过棱镜, 发现它们不能再发生色散, 这样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复色光: 由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阳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蜡烛火焰、白炽灯发出的光也是复色光。
二、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
光谱: 阳光经过棱镜发生色散后, 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 叫做光谱。
光谱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七种色光形成的光谱叫可见光谱。
虹的色彩与排列顺序和光谱相同, 因为雨后空气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 阳光射这些水滴发生色散而形成的。
实验证实: 在阳光的可见光谱之外还存在大量不可见辐射。
红外线: 在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红外线。
阳光可见光: 植物的生长主要依赖可见光谱部分, 促使叶绿素形成主要依靠吸收红光、蓝紫光
紫外线: 在紫外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紫外线。
光辐射:可见光范围内的太阳辐射, 还包括一部分红外线、紫外线。
太阳辐射
热辐射: 可见光的红光和范围很广的红外线。
2、红外线可绕过水雾飘尘等微粒, 根据红外线这一特点发展了红外遥测
和红外遥感技术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1.利用红外遥测技术准确收集气象资料, 通过计算机统和成云图与时预报台风、寒流的气象信息;从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海洋和河流的被污染情况、监测森林火灾、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进行夜间摄影, 统计机场停放的飞机型号与数量。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 多分布于北美洲, 在它的头部, 眼与鼻孔之间的颊窝上有两个热感受器, 多红外线极为敏感, 能觉察出几米内的田鼠、鸟雀等小动物发出的微弱的红外辐射, 并确定目标的位置。
由此制成了“响尾蛇”导弹。
不透明物体: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表面材料对各种色光的反射与吸收。
在阳光照射下, 物体表面反射红光, 吸收其它的光, 这个物体就呈现红色。
(也就是说: 物体的反射哪种光, 它就是哪种颜色。
物体对白光中的所有色光都不能反射, 吸收收各种色光这物体就是黑色的。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能允许透过的色光。
如交通信号灯:白炽灯+不同颜色的透光玻璃。
如果某种透明物体能让白光中的所有色光都透
过, 那么这一物体就是无色的, 如纯净水、透
明的水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