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运行方式及锅炉燃烧调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器的运行方式及锅炉燃烧调整原则性探讨
锅炉的燃烧特性,具体表现在实际当中,总是各不相同,调节方法也就不尽一致,即使一台锅炉,不同的工况下,调节手段亦是多变的,但无论如何变化,原则性的操作调整方法却是不能随意破坏的,因为一切的燃烧条件都是基于相对固定的理论之上,否则,便无法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燃烧的安全性。

在此,仅就一些基本燃烧、配风方面的基础理论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燃烧器的运行方式
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仅受到配风工况的影响,而且也与燃烧器的负荷有关。

1、保证正确的火焰中心位置,避免火焰偏斜,一般应使投入运行的各个燃烧器的负荷尽量分配均匀、对称,即将各燃烧器的风量和给粉量调整一致。

但在实际中,各喷嘴的给粉量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

此外,由于结构、安装、制造及布置方式的不同,各燃烧器的特性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适应高负荷的燃烧器未必适应低负荷;各燃烧器对煤种的适应性及对汽温、火焰分布、结渣等的影响也不一样。

2、在磨煤机的运行方式上,A、B、C、D磨为主力磨煤机,E、F磨煤机一般作为备用磨,也有些电厂设计时会将A磨作为备用磨。

加负荷需起动备用磨煤机时,应视锅炉整体运行情况而定。

启动上层制粉系统,可以提高主、再热汽温,但排烟温度随之增加,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加大;起动A层制粉系统,燃烧稳定性好,排烟温度及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降低,水冷壁吸热加强,锅炉主、再热汽温下降。

高负荷运行中出现的高汽压低汽温现象可通过烟道吹灰、倒换运行上层制粉系统、调整各台给煤机转速及辅助风挡板开度得以解决。

3、高负荷时,由于炉膛热负荷高,着火和燃烧均比较稳定,其主要问题是汽温高,容易结渣等。

因此在高负荷运行中应注意保持汽温稳定,同时力求避免结渣。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炉膛热负荷低,容易灭火。

因此首先应注意保持燃烧的稳
定性及对汽温的影响,其次才考虑经济指标。

为了防止灭火,可适当减小炉膛负压值,关小运行燃烧器之间的辅助风挡板,调整燃料量和风量要均匀,避免风速过大的波动,对燃烧不好的喷嘴加强监视等。

必要时可投入油枪助燃,稳定火焰。

4、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只要能维持着火和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应减少磨煤机运行台数,尽量保持高煤粉浓度。

当然,为提高煤粉浓度,相应的磨风量、锅炉总风量都应降低,以保证此时的燃烧仍然在最佳的风粉比关系下工作。

这样不但有利于火焰间的相互引燃,便于调节,容易适应负荷变化;而且这样运行对风粉混合、火焰充满度也较好,可使燃烧比较稳定和完全。

5、四角布置的摆动式直流燃烧器对调节燃烧中心位置、改变汽温和煤粉的燃烧完善程度是有相当作用的,故应注意充分利用这种燃烧器倾角可调的特点。

一般在保证正常汽温的条件下,尽可能增加其下倾角,以取得较高的燃烧经济性,但应注意避免冷灰斗因温度过高而结渣,同时也应注意燃烧器倾角调节时四角不联动,破坏炉内燃烧动力场。

高负荷调节燃烧器倾角时速度可快些,低负荷应尽量放缓速度。

6、除了被迫停运的情况外,有时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为了保持燃烧器一、二次风速的合理性,需要停用一层燃烧器,在正常情况下到底停用哪层燃烧器为好,应综合考虑。

在负荷允许情况下,应尽量保持A、B、C、D层燃烧器运行,从运行角度出发,考虑经济性与安全性。

在投、停燃烧器或改变燃烧器的负荷过程中,应同时注意其风量与煤量的配合。

磨煤机检修故障停运时,由于可能造成的隔层运行,所以必须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对于高负荷时影响较小,低负荷时应注意稳燃,发觉燃烧不稳时应及时投油稳燃。

二配风的基本方式
锅炉的燃烧配风方式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适合本台锅炉的,以下总结一
部分基本原则性的配风方式,具体情况在此条件下分别结合采用,但风门开度的大小,风压控制的多少,都因设备,因人的习惯而不尽相同。

A.均等配风。

二次风的开度一致。

适用于燃烧稳定时的大负荷,多为挥发分较高的烟煤。

优点:炉内的热负荷分布均匀。

B.束腰配风。

将中部的二次风适当的关小。

适用于燃烧不稳定或小负荷,多为低挥发分的无烟煤。

优点:提高局部断面热负荷,有利于燃烧稳定。

C.鼓腰配风。

将中部的二次风适当的开大。

适用于炉膛温度过高或结焦。

优点:切割分离燃烧中心,降低炉内温度。

D.倒宝塔配风。

是下小上大的配风方式。

优点:对于提高燃烧稳定性是有好处的,燃尽性也好。

缺点:是由于上部切圆增大烟气的旋转动量增大,热偏差也会增大。

配煤基本方式
A.均等配煤。

各层均匀给煤。

适用于燃烧稳定时的大负荷。

优点:炉内的热负荷分布均匀。

B.束腰配煤。

适当减少中间层给煤。

适用于炉膛温度过高或结焦。

优点:降低燃烧中心温度,防止结焦。

C.鼓腰配煤。

适当增加中间层给煤。

适用于燃烧不稳定或小负荷。

优点:提高局部断面热负荷,有利于燃烧稳定。

三隔层运行
隔层运行应尽量避免,但制粉系统的检修、保护动作、断煤等原因将造成制粉系统的隔层运行。

对于制粉系统的正常停运检修,应尽量安排在高负荷时进行,由于此时锅炉热负荷高,炉内温度高,煤粉较易着火,隔层运行对燃烧影响较小。

但由于有的检修工作时间较长,低负荷时的隔层运行问题也不可避免;而对于运行制粉系统突然跳闸的事故则对燃烧的影响更为明显,低负荷时,如处理不及时果断,很容易因全炉膛无火而造成锅炉熄火。

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制粉系统隔层运行,锅炉燃烧调整时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①制粉系统跳闸后如燃烧情况良好,可迅速暖磨,启动备用制粉系统。

②关小停运或跳闸燃烧器上、下两层辅助风挡板,尽量减少隔层的两层燃烧器之间的冷风量。

如磨煤机冷、热一次风门关闭后仍有较大漏风,应关闭隔绝门。

③适当加大隔为单层运行制粉系统的出力,提高其煤粉浓度,以利于着火。

④如负荷较低,启动制粉系统前,应做好事故预想。

暖磨过程应缓慢,防止暖磨时大量冷风进入炉膛,降低炉温,使得燃烧不稳,造成锅炉熄火。

必要时,可投油稳燃。

⑤保持较低的一次风压、总风量及磨风量,自动调节不稳时,可切至手动调整。

⑥低负荷运行时,尽量减少对燃烧有扰动的操作,如燃烧恶化,应及时投油。

四燃烧调整的注意事项
燃烧调整不仅要以理论为基础,要有实践经验作指导:
①将火焰检测监视窗口作为主要监视画面之一。

保持炉内燃烧稳定,火焰呈光亮的金黄色,不偏斜,不贴墙,且有良好的火焰充满度。

②维持空预器进口氧量在4%~6%范围内,当出现暗红而长的火焰甚至烟囱冒黑烟时,应及时调整锅炉辅助风挡板,组织合理的配风,维持风量、粉量的最佳配合,保持炉内良好燃烧。

③煤仓煤位应经常监视,防止原煤仓烧空造成磨煤机断煤。

④锅炉燃烧不稳时严禁锅炉吹灰以及制粉系统的启停等操作。

⑤应就地观察火焰情况,注意炉膛漏风,所有看火孔、打焦孔均严密关闭。

⑥运行人员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来煤特性,对煤质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组织合理的燃烧。

⑦定期对锅炉飞灰、炉底灰渣观测分析,及时进行燃烧调整,保持锅炉的经济运行。

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锅炉运行负荷与磨煤机出力有直接关系,这使得整个制粉系统往往不能在最经济工况下运行。

由于制粉系统的出力等于进入炉内的燃煤量,系统通风量的变化影响着一、二次风的配合比例,从而影响着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及炉内燃烧工况。

制粉系统的风量、煤量随锅炉运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且系统内的气粉浓度变化频繁,根据这些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切实有效的燃烧调整,以此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