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XXXXXX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图形的运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方面来具体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四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线段旋转90°。
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研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已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且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已知图形绘制轴对称图形,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本单元知识的研究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在方格纸上绘制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够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美的图案,并且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4、教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研究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研究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在引导探索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我将详细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并在阐述过程中说明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引入。
[设计企图: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丰满的热情投入到研究探究当中。
]
2.教师课件演示图片。
提问: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含义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难度。
]教师总结: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这个点或轴叫旋转中心,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课题:旋转)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旋转现象。
提问: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是学生第一次正式了解,以钟面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物体旋转是有方向的,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
2.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
(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12”旋转到“3”
提问1: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
发问2: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个钟面上指针的旋转过程的异同,更清晰的意识到旋转过程中出了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也很重要。
]
(2)探究:钟面上的指针从“12”旋转到“1”该怎样用语言描述呢?(3)小组合作,练描述旋转现象。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设计企图:在观察的根蒂根基上,特别加入空缺钟面和指针的学具,请学生先想象再操作,使学生对旋转要素有全面的认识,想象与操作有机联合,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
(4)完成做一做,理解道闸的运动也是旋转现象。
[设计企图:拔取学生熟悉但有争议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认知]
3.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出示微课)
(1)提问:仔细观察旋转前后的三角板,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旋转现象的特征:物体旋转后形状、大小、中心不变,但位置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这里以微课的形式出示例题
2,将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并结合旋转的特征展示了与点相连的两条直角边的旋转过程,一方面为下节课研究例题3做了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另一方面将想象和操作结合,更直观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旋转的特征形象化。
]
(2)画一画
联合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和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
[设计意图:线段的旋转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研究先模拟“转”再“画”,通过操作,深化对旋转要素的理解,又为后续研究图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三、【巩固练】
1.看图填空
[设计企图:出示风车,以填空的形式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刻意的操演了逆时针偏向旋转,使同学们更全面的得到操演。
]
2.课堂小测试
[设计企图:展示根蒂根基性的题目进行测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做一个全面的巩固和测试,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研究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归纳不光是对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达到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二十一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