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知兴替史记文白对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史为鉴知兴替史记文白对照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说,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
【白话译文】
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

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扩展资料: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